营收下滑,亏损翻倍,软云科技赴美上市背后的K12教育困局

美股研究社
14 Apr

近年来,中国教育科技公司经历着冰火两重天的命运。

头部企业凭借AI+教育转型市值翻倍,而细分赛道中小企业却在纳斯达克遭遇"破发魔咒"。在“双减”政策余波未平、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江西软云科技(RYET)以“AI+教育”的标签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年内首家赴美IPO的中国教育科技公司。

首日股价上涨12.75%、市值突破1.5亿美元的表现,既折射出市场对教育科技赛道的期待,也凸显了其营收下滑、亏损扩长的隐忧。这家扎根江西、服务超1500万学生的企业,如何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挑战中寻找平衡?

“智慧作业”收入占营收9成,

软云科技的护城河与隐忧

天眼查显示,软云科技作为一家以数据为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企业,聚焦于中国幼儿园至12年级(K-12)教育领域。公司致力于借助互联网与AI技术,为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打造全新的教学、学习与评估工具,构建现代化、高效且有效的学习模式。

自2021年提交相关文件以来,软云踏上了漫长的上市征程,迄今已历时三年。早在2021年8月31日,公司便秘密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招股书。直至2022年12月29日,才正式向SEC公开披露招股书,整个过程耗时颇久。

在过往的2021财年、2022财年、2023财年以及2024财年,软云科技的收入分别为1149.94万美元、1280.31万美元、913.29万美元、915.41万美元。与之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52.21万美元、-73.07万美元、-117.71万美元、-200.61万美元,净亏损呈现出逐步扩大的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4财年915.41万美元的收入中,智能作业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高达9成。根据招股书内容,软云的绝大部分收入源自两条核心产品线,即SmartExam®解决方案(智慧考试解决方案)与SmartHomework®解决方案(智能作业解决方案)。

其收入涵盖六大来源,包括平台开发、其他测试服务、软件定制和内容开发、许可证、个性化练习册和MOTKPro,以及数字化服务。

SmartHomework®解决方案定位为提供多样化数字教学内容与服务的平台,主要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平台开发、软件定制和内容开发、许可、个性化练习册和MOTKPro,以及数字化服务。

截至2025年2月28日,超过1515万名K-12学生使用在线SmartHomework®学习平台,其中平均每月活跃用户数量约为2.1万名。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和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总收入的88.7%和93.6%分别来自SmartHomework®解决方案的产品与服务。

SmartExam®解决方案主要包含两个层面:其一,开发并实施用于中国学术水平考试的计算机化测试考试平台;其二,提供其他测试服务,涵盖软件定制、硬件销售等全方位的专业测试服务,最终以计算机形式助力完成中国学业水平考试。

自2021年中国“双减”政策推行以来,传统K-12教培机构遭遇严峻的生存挑战,不过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却显著攀升。软云科技通过向B端和G端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成功规避了政策风险,这也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AI自习室——

软云科技“AI+教育”的关键布局

尽管软云科技的财务状况欠佳,然而其“AI+教育”的独特亮点,依旧吸引了众多目光。在过往十年间,软云科技的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已从单纯的学校学习与评估范畴,逐步拓展至人工智能应用、服务以及硬件领域。其中,招股书中着重提及的,便是其进校的AI自习室建设项目。

软云科技于2020年底正式启动AI自习室建设项目。依据招股书所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已在江西省成功建成1000多个AI自习室,而在其他省份也建成了32个。

AI自习室堪称软云科技全面的在线互动学习和AI大数据平台的“零售店”。这是一种配备了电脑、高分辨率扫描仪和打印机的特定教室。在该教室中,学生能够接入软云科技的在线学习平台,上传已评分的作业、测验及考试内容,以便进行评估。

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下载学习指南以及进一步学习的建议。AI自习室为学生使用SmartHomework®平台提供了实体场所,相关费用由当地学校和/或学区承担。

此外,软云科技的人工智能学习平台,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额外的在线服务。基于收集到的作业数据,系统能够协助教师,针对学习进度超前或落后的学生,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学生同样能够查看自身的历史学习数据,并根据自身需求,获取个性化在线课程以及自适应在线练习。在进行在线练习时,系统会持续给予反馈,助力学生保持学习进度。

基于APT评估服务,软云科技推出了备考书籍和自适应练习应用程序,并且开始投资研发智能设备,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效率。

在日常学习及测评服务的基础上,软云科技积极投身智能设备的研发,成功发明了用于个性化出版的智能打印机,以及用于英语测评的江西软云智能耳机,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效率。

软云科技始终秉持学生应在学校完成大部分学习任务的理念,因此全力将技术引入校园。公司不仅提供在线学术练习内容,还在校园内构建AI自习室,并将SmartHomework®平台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深度融合。

得益于这些举措,K-12学校系统已成为软云科技强劲的增长动力源泉。据招股书披露,自成立以来,公司的数据库已累计收集来自2万多所学校、1515多万用户的100多亿条学习数据。

红海竞争与战略转型,

教育科技行业的生死竞速

自“双减”政策落地实施这三年来,众多教育科技公司纷纷将业务方向转向教育信息化赛道,与此同时,该赛道的市场集中度也在加速提升。软云科技当前仅处于区域型参与者的地位,与行业头部企业在规模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

从长远视角审视,软云科技在AI技术与教育场景融合领域仍存在广阔的市场拓展空间。

以其智能作业系统为例,该系统借助扫描纸质作业来完成数据分析工作,能够助力教师实现精准教学,高度契合教育信息化以及个性化学习的长远发展趋势。

倘若软云科技能够在产品创新以及用户体验层面持续取得突破,极有可能开拓更为广袤的全球市场。

依据招股书的内容,软云科技正将资源重点向消费者(2C)市场倾斜。截至2025年2月28日,软云在全国范围内所拥有的注册用户数量已超过1515万。

软云科技认为,注册用户向付费用户转化的比例有望不断攀升,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学生在使用SmartHomework®平台时,需要经历一段适应阶段,此过程涉及培训以及学习习惯的转变;

其二,从传统出版商和其他战略业务合作伙伴处吸纳的用户,大多来自省外地区,这些用户无法享受江西政府补贴,均属于付费客户;

其三,随着学生年级的逐步升高,入学考试压力随之增大,他们对于在线学习平台的依赖程度和需求也会显著增强;

其四,特殊情况会促使在线学习工具(无论是订阅类还是免费类)的使用更为普及,并且一旦学生养成在线学习的习惯,通常会保持持续使用的状态。

回顾过往,教育科技行业曾迎来一段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彼时,资本疯狂涌入,催生出一批诸如在线教育、智能硬件、教育信息化等领域的明星企业。

然而,随着政策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双减”政策正式落地,行业的发展逻辑被彻底改写。以往“烧钱换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众多企业纷纷陷入增长瓶颈。

软云科技选择上市,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这种困境的一种突围尝试。当下赴美上市潮能否延续,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而这一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在“讲好故事”与“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之间找到精妙的平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