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联网那些事
DeepSeek领衔的“杭州六小龙”赚足眼球之际,“大模型六小虎”的智谱亦率先一步,向IPO发起冲击!
01,估值超200亿!AI独角兽智谱何方神圣?
4月14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在北京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意味着,智谱率先成为“大模型六小虎”中首家启动上市流程的公司。
注:大模型六小虎,业界专指智谱AI、百川智能、月之暗面、MiniMax、阶跃星辰和零一万物六家AI独角兽公司;
智谱启动IPO早有迹可循,上个月末,智谱CEO张鹏就对媒体公开表示“完成股改就是朝着IPO目标去的,并不完全取决于智谱自己的设计,跟外部大环境有关,智谱会持续推进融资工作,包括IPO前的准备工作…”
据公开资料,截至2025年3月3日,智谱已先后进行了至少15轮融资,募集资金超过150亿元(最近半年融资就高达48亿元规模),其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
有诸如君联智本、启明创投、红杉中国、高瓴资本等知名老牌投资机构;
有杭州城投产业基金、上城资本、珠海华发集团、成都高新区、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中关村科学城等多地国资的投资;
还有诸如美团、阿里、腾讯和“小米系”(小米集团、顺为资本、金山软件都悉数在列)等互联网科技巨头的投资;
甚至还拥有来自沙特阿美旗下公司的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C+轮时期(2024年7月前后),智谱的估值已达200亿元,其最新估值保估计还要再高一个level;
据智谱招股书显示,唐杰直接持有智谱7.4081%股权,刘德兵直接持有智谱0.2554%股权,并通过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17.3966%表决权,唐杰、刘德兵通过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智谱12.1600%表决权。二人合计控制公司36.9647%表决权,系智谱实际控制人。
坐拥清华学霸级创始班底,各路国资和知名投资机构背书,智谱的知名度却逊于深度求索的DeepSeek,甚至在网络上的存在感不敌同为“六小虎”的月之暗面的AIGC App Kimi,为何还能获得一众知名机构、各地国资和互联网科技巨头的青睐?
02,DeepSeek或难挡智谱的“诗和远方”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如果非要拟人化来形容智谱面对AI界“当红炸子鸡”DeepSeek的内心感受,恐怕再没有比金庸大侠《倚天屠龙记》中的这句九阳神功心法更为恰当的了!
深度求索固然很强,甚至一定程度撼动了硅谷的AI霸权地位,但是智谱也有着自己“真香三板斧”。
智谱实控人之一的唐杰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背景,并且是AI行业公认的知名学者,其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领域发表了200余篇高质量论文,还带领团队成功打造出中国首个世界规模最大的1.75万亿参数大模规模预训练模型WuDdao2.0,是智谱不折不扣的“灵魂人物”!
智谱核心团队的成员、公司CEO张鹏同样是来自清华的计算机博士,他还参与了智谱的GLM系列大模型、AMiner、XLORE等系列重点项目的研发工作,是真正懂技术的首席执行官;
再来看智谱的王牌“杀手锏”——GLM系列模型!
早在去年10月,智谱就推出自主研发的智能体AutoGLM,只需接收简单的文字或语音指令,就可以模拟人类操作手机的功能效果,据悉,智谱智能体已与三星手机(具体为Galaxy S25系列)展开合作 ;
2025年3月,智谱在中关村论坛上正式发布智能体AutoGLM沉思,其以具备深度研究能力并能实现实际操作引发了行业高度关注,有不少专家学者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智谱实质性推动AI Agent进入了边想边干的阶段;
就在官宣冲刺IPO的4月14日同日,智谱还宣布其新一代 GLM-4-32B-0414 系列模型正式发布,320 亿参数,效果比肩 OpenAI 的 GPT 系列和 DeepSeek 的 V3 / R1 系列,且支持非常友好的本地部署特性;
该系列模型共有 GLM-4-32B-Base-0414、GLM-Z1-32B-0414、 GLM-Z1-Rumination-32B-0414 和 GLM-Z1-9B-0414 四款模型。
4月15日,智谱宣布开源其最新的GLM模型系统,包括32B和9B尺寸,涵盖基座、推理、沉思三类模型,并且全部遵循MIT开源许可协议,面向商业用途免费开放,用户可通过新平台Z.ai及智谱MaaS平台进行体验。
在笔者看来,除了大模型底层和应用的硬核自研能力,在商业化落地表现上,智谱也展现出了优势领先其余“五小虎”的实力:
2024年以来,智谱商业化收入获得了同比100%以上的逆势增长,智谱COO张帆曾表示,预计智谱清言2024年收入超过千万元,尤其是MaaS平台API年收入同比增长超30倍,日均tokens消费量增长150平,已吸引70万企业和开发者用户;
据证券时报报道称,智谱在G端和B端都有较强的优势,其已经服务的客群中有相当数量的政府部门、央国企单位,并且在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数据安全方面积累了比较充分的经验,这才是其成为“国资宠儿”的重要原因;
结合公开报道和智谱创始人之一&公司董事长刘德兵的透露,目前智谱的业务已实质性覆盖到政务服务、金融行业、制造行业(智能汽车&智能手机&半导体芯片等,荣耀、英特尔、小鹏汽车皆与公司合作)、医疗健康、游戏娱乐、文化旅游等板块,智谱与合作伙伴加速推进着新品的落地应用,并在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实现规模化应用。
据智谱CEO张鹏透露,目前智谱已从手机端拓展到PC平台,并向更多终端设备延伸,包括智能眼镜、车载系统、平板电脑等各类智能硬件,也包括具身智能厂商。据悉,乐聚夸父机器人就已搭载智谱AI“大脑”。
也就是说,智谱的商业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另据媒体cc看科技预估,结合C端、B端市场的数据来拆解一下智谱的收入构成,其2024年整体收入保守估计超过1.4亿元。笔者认为,这一数字有望在2025年再创新高 ;
当然,摆在智谱面前的,也不全然都是利好,客观的挑战亦不容忽视
来自智能超参数《中国大模型中标项目监测报告(2024)》显示,2024年中国通用大模型厂商中标前六名依次为科大讯飞、百度、智谱、火山引擎(字节)、阿里云和腾讯云,智谱排在科大讯飞和百度之后,位列第3名;
另一份报告显示,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智谱以近8.8%的市场份额,排在百度(17.0%)、商汤科技(14.8%)、科大讯飞(14.1%)之后,位列第4名;而在MaaS(模型即服务)市场,TOP5玩家中,未出现智谱的身影;
前有腾讯(元宝)、阿里、百度等平台级巨头,已打通了AI技术软硬全栈自研的“任督二脉”,后有风头无俩的DeepSeek R1以及在C端存在感极强的豆包和Kimi……让智谱(智谱清言)身上原本耀眼的光环,稍显“黯淡”;
此番若能顺利IPO,意味着智谱有望通过资本市场募集更多资金,来反哺核心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拓展等重要工作,加固自己的护城河。
通往AGI的“诗与远方”,需要源源不断的热钱来护航,于智谱而言,抢先大模型 “五小虎”上市,已箭在弦上!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