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助力亚洲实现净零目标的八个方面

智通财经
14 Apr

智通财经APP获悉,4月14日,港交所首席可持续发展总监周冠英表示,在亚洲加速推进区域发展和碳中和的进程中,各地区越来越重视引导资本来助力实现净零目标。随着亚洲的自愿碳市场不断发展,像香港交易所这样的资本枢纽,在连接资本和气候项目,发挥碳市场的潜力方面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帮助亚洲地区加速迈向绿色未来,周冠英相信至少有以下八个方面。

1.倡导碳信用发挥适当作用

亚洲不能单靠碳抵销来解决气候危机。香港交易所鼓励企业将直接减排措施放在首位。而碳信用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来抵销无法避免的碳排放。企业仍需要努力从源头减少排放。

2.促进国际认可的碳信用交易

各类气候项目及其产生的碳信用产品,质量有高有低。

为帮助市场参与者筛选有品质保证的碳信用产品,Core Climate平台采用了国际认证标准。目前Core Climate上交易的碳信用均是来自经国际认证标准(包括黄金标准核证减排量(Gold Standard’s Ver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和Verra的核证减排标准(Verified Carbon Standard))独立认证的项目。

港交所表示也鼓励市场持续审查碳项目及其核证机构,提升自愿碳市场的信任度和透明度,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减碳进程。

3.提倡发行人披露ESG信息,包括碳信用使用的相关信息

香港交易所提倡发行人遵守国际认可的气候披露及汇报准则。在香港交易所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框架下,发行人必须披露碳信用的使用情况、可信度及相关信息。其中包括,发行人使用碳信用的计划,以及碳信用将由哪些第三方机构验证或认证等信息。希望能够通过强制披露,提升碳市场的透明度及标准化,并鼓励发行人将ESG纳入到其日常运营的策略中。

4.跨境互联互通

提升互通性,对于在亚洲建立高效、流动性充裕的联合碳市场至关重要。但因为跨境联合碳市场涉及不同司法管辖区,所以发展难度很大。

目前,Core Climate 是唯一同时接受港元和人民币结算的碳市场。香港交易所也曾与中国内地的两个碳市场(北京绿色交易所和深圳绿色交易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分享专业知识,希望能探索未来跨境交易、结算及相关方面的合作。

香港交易所也于2022年成立了香港国际碳市场委员会,成员包括国际和亚洲碳市场专业人士、领先的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希望能够集思广益,助力香港发展国际碳市场。

5.优化场外碳交易

由于碳信用产品的特殊性,全球市场中,碳信用主要以场外交易为主。但场外交易难免会影响市场效率。

Core Climate致力构建一个透明、高效的碳市场,减少场外交易中出现碳项目价格及信息不对等的情况。

Core Climate采用“货银对付”结算机制,有助降低对手风险,提升交易双方的信任度和交易效率,便利交易双方。

6.采用新技术

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运用可能会使碳信用的追踪更加透明高效,并有助于跨境交易,港交所表示因此对于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来解决现有碳市场问题持开放态度。

港交所与香港金管局合作开展Ensemble项目,测试批发层面央行数码货币(wCBDC)用于银行间结算的可行性,以及探索采用分布式分类账技术(DLT)将现实世界资产(包括碳信用)代币化的可行性。

7.搭建对话平台,促进交流

应对全球气候危机需要各领域协同行动与国际合作。作为推动自愿碳市场发展的重要实践,香港交易所将于4月15日举办国际碳市场峰会,搭建跨区域、跨领域的对话平台。

本次峰会为期两天,以圆桌会议、对话环节和主题演讲等形式,重点聚焦监管框架协同、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数码技术创新应用及区域合作等议题。

此外,香港交易所ESG Academy也持续为香港上市发行人提供市场教育及培训支持,协助企业建立ESG风险评估体系与管理机制,确保香港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港交所也发布了《净零排放指引》,为企业设立净零目标提供参考指引,并鼓励企业通过Core Climate参与碳市场。

8.发展可持续金融生态圈

香港市场提供的一系列可持续金融工具(如绿色债券、ESG ETF 和碳信用)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其中碳信用是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工具。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提高、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大家也逐渐意识到市场需要有更多的创新产品和工具。虽然 Core Climate 提供的产品目前以碳信用为主,但港交所也正在探索其他潜在产品,以扩大市场生态圈,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多选择。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