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 罗宁
近日,著名投资人段永平在投资交流平台雪球上,以“大道无形我有型”的ID发文表示:“由于某种原因,我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再上雪球了,也许有一天我还会回来。”
尽管未明确“离开”二字,但字里行间透露出暂别之意。消息公布后迅速引发热议,网友留言“感恩遇见”。
雪球创始人方三文(ID:不明真相的群众)留言称“也许三年九个月以后?”尽管段永平随后回复辟谣,称并非因身体原因而暂时离开雪球,但其日常与网友交流投资心得的核心平台均在雪球,他选择在这一时间点离开颇为微妙。
实际上,就在宣布离开的两天前,段永平在雪球陆续贴了5张交割单,公布自己的“实战记录”,分别卖出英伟达、苹果、台积电、谷歌以及腾讯的认沽期权。
此话正好对应了两天后方三文的回复。截至发稿,段永平在雪球平台再无新动态,但今年以来段永平的一些动作,或许也预示了他对社交平台的疲倦,新浪财经《长镜头》栏目在此梳理出一些重要事件,或许能够揭示出段永平离开背后的更多故事。
“折腾的大年”
4月8日,段永平在美股暴跌后高调抄底,买入(或卖出看跌期权)苹果、英伟达、谷歌、台积电、腾讯。通过计算得知,此次段永平的操作总共涉及资金约3.9455亿美元(约29亿元人民币)。在一般人眼中,可谓大手笔,不过对于段永平来说,或许只是一场游戏,他直言:“懂王感觉起码还要折腾一阵子,卖点put来回一起折腾也许是个好玩的游戏。”
其中,段永平对英伟达的押注最重(1.5亿美元),苹果、谷歌和台积电各约8000万至9000万美元,腾讯则以440港元/股尝试性操作。这些操作基于他对市场恐慌情绪的逆向判断,也符合他认可的巴菲特所说过的“别人恐惧我贪婪”理念,认为暴跌后的美股存在抄底机会。此前一个月,他刚因美股大跌前“空仓逃顶”引发关注,此次迅速转向抄底,展现了段永平灵活调仓的风格。
段永平的抄底逻辑围绕长期价值与产业趋势展开:苹果和谷歌是其长期重仓股(苹果持仓超百亿美元),他坚信苹果商业模式稳固,谷歌则因“深厚底蕴”被持续看好;而英伟达和台积电作为AI算力核心供应商(“卖水人”),成为其新押注方向。而他的本次操作是卖出看跌期权,卖出看跌期权是预期股价未来上涨或者不继续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年前他坦言“看不懂英伟达”,但段永平今年对其态度转变,认为其护城河深厚且CEO黄仁勋值得信任,甚至以“买点大概率会赚钱”为由试仓。这一操作延续其历史经典案例——如2001年抄底网易(获利百倍)、2008年金融危机抄底GE(200%收益)、2022年五次抄底腾讯ADR,均体现其“逆向投资”和“危机中找机会”的核心理念。他多次强调“投资是管理风险,而非追求收益”,此次卖出认沽期权前已备足现金仓位以应对潜在风险。对于这些操作,段永平不但晒出了自己的交易单,还在和网友的对话中展示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但他在其中也指出了接下来的几年股市会很“折腾”。
例如,有网友评论:苹果受关税影响挺大的。段永平表示:10年后看也许没那么大。对于网友提到“苹果pe还有26呢。虽然跌得很猛,也没有很便宜。”段永平回应:“是的,不急。”
此外,段永平对于这次动荡的判断是长期存在的。有网友指出:“我还蛮期待特朗普瞎搞一阵子的,要不然真没机会下手啊。”他直言:“不用担心,他乱搞一辈子了,不会停手的。还有三年零九个月。”当网友问“未来几年是抄底的大年,还是上涨的大年?”他的回答简洁明了:“折腾的大年”。
“做投资最重要的是不要踩雷”
除了在股市上动作频频,今年1月5日,段永平还现身浙江大学,展开了一场近两小时的闭门演讲。这场被外界关注的交流,不仅系统梳理了其三十年投资哲学,也暗藏了其告别公众视野前的认知迭代轨迹。
不同于雪球上针对具体公司的战术拆解,段永平在浙大聚焦于投资基础认知的建构。他表示:“生活要看长远,找到好公司就持有。”并提到,“做投资不怕错过一些机会,最重要的是不要踩雷。部分投资者缺钱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想赚快钱的心理。”
同时,他对风险认知的提示也让不少人关注。他提到:“不要用你需要的钱去赌你不需要的钱。作为投资人进行风险投资也是合理的,但当你有大笔资金时,不能用自己的必需资金去赌一个不需要的钱,我一年赚个10%到25%就挺好的,搞一个500%回报,可能会亏得一干二净,那我为什么要去做呢?”
他还认为:“做投资不怕错过一些机会,最重要的是不要踩雷。部分投资者缺钱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想赚快钱的心理。”
面对现场关于AI投资狂潮的提问,段永平展现出与其雪球发帖截然不同的深度思考。他提到:“我说过‘敢为天下后’,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Google、苹果、微软都是成功的企业。你说还有谁不是?AI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跟着做,你说他们创新吗?从ChatGPT开始,但我也搞不清楚,我用过很多,包括ChatGPT、Gemini、perplexity等等,但他们是否创新呢?”
不过,在这场闭门交流中,段永平还提到了一个观点:“我不喜欢和无法沟通的人打交道,但我非常喜欢和黄峥交流,因为我觉得他和我一样,是一个看本质的人。黄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把事情做对,想得长远。”
这种态度,也许是其离开雪球的深层动因——当投资理念已通过雪球完成大众化传播,他选择短暂退场,因为如今的社交平台“杂音”太多。正如他在宣布暂离雪球之后补充的内容“我活得好好的!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也不是方丈的原因,大家别乱猜想哈。我就是很长时间不想再发言了的意思,等语言环境好了之后我会再回来的。”
“布道者”生涯
2015年,段永平以网名“大道无形我有型”入驻雪球,用九年时间将个人主页打造成价值投资者的“线上讲堂”,也被不少人称为“中国的巴菲特”。他拒绝预测涨跌,却以“逻辑拆解”影响其105万粉丝,尤其是近几年,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段永平通过自己的操作和动作拆解,以及与网友的频繁交流,让更多人认识到了这位投资领域的“布道者”。
段永平的投资纪律在雪球上近乎“冷酷”。他从不追逐风口,却在市场恐慌时逆势加仓:2023年游戏行业寒冬中抄底腾讯,2022年白酒股回调时坚守茅台,苹果持仓比例常年逼近80%“商业模式就是公司赚钱的模式,好的商业模式是有护城河的。护城河能长期维持差异化,差异化就是产品能满足别人满足不了的需求。”成为散户对抗情绪化交易的一种象征。
与高高在上的“股神”不同,段永平在雪球的评论区化身“犀利导师”。他会用“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股东,你会只拿10天吗?”这样的观点来回应那些只做短线投资的股民;而面对质疑苹果创新力的网友,他搬出乔布斯名言:“消费者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到面前。”这种“苏格拉底式提问”倒逼粉丝深度思考,也成为雪球社区受人关注的焦点。
段永平的暂时离开,之所以引发很多圈外人士关注。或许正如他在个人简介中所写:人们关注我们往往是因为我们做了的那些事情,其实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很大程度上还因为我们不做的那些事情。我的能力圈有限,大部分公司我都不了解。我喜欢的公司我会说的,不用问。我偶尔会选择屏蔽我不喜欢的语言和发言者。
责任编辑:尉旖涵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