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乐队主唱,也募了96亿

投中网
14 Apr

这两年,投资圈的明星效应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募资这件事上,动不动就能看到某明星投资人宣布离职,成立自己的Solo VC,然后第一支基金就能募到5亿10亿的,碾压一众有头有脸的明星机构。

这个热潮在2024年12月达到了一个顶峰,包括A16z的合伙人米歇尔·沃尔兹与斯里拉姆·克里希南、Two Sigma的维利·伊尔切夫、红杉位于欧洲市场的合伙人马特·米勒、Lightspeed Venture的合伙人亚历克斯·陶西格等有头有脸的大佬,先后宣布自己将另谋高就。

这其中,除了陶西格,他们选择的新方向都是成立自己的基金。

至于原因,可以说的很复杂,也很可以说的很简单:投资本来就是一场信任游戏。在普遍缺乏信心的情况下,明星投资人们的人脉、口碑、社会影响力,那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核心资源。

不过发展到今天,这条故事线似乎有点走向极端了。正如我上面提到的,此前我们熟悉的Solo VC,要么是功成名就的创业者,要么是久经沙场的投资家,再不济也是长期混迹于创投行业的资深媒体人。可最近,故事的主角变成了摇滚乐队的主唱,并且他完成的募资金额高达1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6亿元)。

Rock Home Town!

如果说石家庄是中国的摇滚之乡,那么北欧就是世界摇滚的石家庄。

维京海盗们在苦寒之地上建立起来神话体系,完美契合了摇滚乐寻求通过实验、噪音重新解构世界的精神内核,为摇滚乐坛三大流派death/black/gothic(也就是死亡、黑金、哥特)贡献了大量文化意象,比如兽人、骷髅、倒十字架/五星、自然之神、阴森古堡。瑞典金属名团Amon Amarth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将自己的风格定义为“维京金属”,2016年发表的专辑《Jomsviking》就取材自一部写于十二世纪左右的古斯堪的纳维亚传说,讲的是一位杀手加入了维京雇佣兵团的故事。

一体两面,北欧文化改造了摇滚乐,摇滚乐也慢慢融入北欧人的血液,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孕育了大量现象级的摇滚乐队,除了上面提到的Amon Amarth,瑞典的The Cardigans、芬兰的HIM都是杰出代表。以至于2022年冬奥会结束后,挪威冬奥代表团团长图雷·欧弗雷伯曾经在接受CGTN采访曾经幽默地表示,他们之所以能勇夺奖牌榜第一,是“黑金带给他们灵感”,是他们探索“艺术与运动相结合”的结果。

按理说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下,又选择以此为生,必然会对规则感鲜明、极端追逐物质回报的金融行业“天然不耐受”。但我们今天的主角比约恩·乌尔瓦尔斯(Björn Ulvaeus,为了方便叙事,以下简称“比爷”)似乎是个例外。

比爷打小就喜欢音乐,18岁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Hootenanny Singers,风格定位于非常先锋的“噪音民谣”。1966年他在巡演的过程中遇到了“瑞典披头士”之称的Hep Stars,更是和Hep Stars的键盘手本尼·安德森(Benny Andersson)结为老铁。两位天才少年惺惺相惜、情不自禁、互送秋波,不断探索共同创作的可能。

1969年,两人的首次合作就大获成功。他们在当年推出的两首歌曲“ Ljuva sextital”(甜蜜的六十年代)与“Speleman”(提琴手)歌一炮而红、不断霸榜。受此鼓舞,两人也一拍即合,在经纪公司的推动下决定正式组建团队,而接下来就是一段传奇故事——

他们的团队正是后来的瑞典传奇乐队ABBA,唱片全球销量达到了惊人的3.85亿张,是环球音乐有史以来最卖座的明星项目。由他们的音乐所改编的舞台剧《妈妈咪呀!》,迄今为止仍然是百老汇演出次数最多的剧目之一。2010年,ABBA入选摇滚名人堂,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支获得该荣誉的非英语国家乐队。

如此辉煌的经历,让ABBA的成员们都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根据英国知名媒体《卫报》于2024年的整理,比爷的个人财富达到了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而他的好基友安德森的个人财富也超过了2亿美元,足够这两位年逾古稀的老艺术家安度晚年。

但反直觉地来了,比爷和他的兄弟们虽然在艺术上追求极致,但他们并不是只专注于“艺术”的偏执天才。在ABBA组建至今的40多年里,他们从来没有停下过商业化的步伐。

例如上面提到的百老汇经典剧目《妈妈咪呀!》,就是他们主动进行改编的作品。在《妈妈咪呀!》大获成功之后,他们注册了一家名为Littlestar Services的公司,专门负责影视音乐制作、舞台剧改编等相关业务。这家公司源源不断地给比爷和乐队成员们带来可观的收入,即使疫情期间也不例外。一份公布于2023年3月31日的数据显示,Littlestar的收入从上年的770万英镑增至1280万英镑,2023年税前利润达到250万英镑。

除了Littlestar Services,ABBA还积极拥抱电影工业。他们所策划的Abba Voyage音乐节,主打的就是和电影视觉巨头工业光魔 (ILM)合作,共同还原70年代的舞台氛围,通过数字化身复活已经故去的歌手。光听介绍就知道,这计划投入不菲,成本高达1.4亿美元,但好在大获成功,仅2023年的巡演票房收入就超过了1.3亿美元,吸引乐迷超过100万人。

开头提到的募资故事,则更多是比爷的个人操作。2014年,比爷和欧洲知名PE巨头殷拓集团(EQT)的联合创始人Conni Jonsson,共同创建了一家名为Pophouse Entertainment Group的公司,专注于音乐制作、版权管理、艺人及其IP周边开发业务。2024年,他们决定借助金融杠杆来放大投资能力,进而追逐更高的利润回报,于是决定募资Pophouse Entertainment成立以来的第一支基金。

2025年3月底,这只一号基金尘埃落定,超过了他们此前设定的10亿欧元(约10.7亿美元)目标。再加上他们通过共同投资工具募集的2亿欧元,Pophouse Entertainment一举完成了规模达12亿欧元的募资(近百亿元人民币)。

根据规划,这12亿欧元已经有30%完成了投资,基本都用于与知名歌手、乐队的合作。其中包括美国摇滚乐队 KISS、美国流行歌星辛迪·劳帕、瑞典电子舞曲艺术家Avicii。

当明星,挣大钱

当然,强行说比爷是单靠“老艺术家光环”募到这么大一笔钱,显然有些牵强。尤其考虑到他的合伙人是殷拓的Conni Jonsson这样的老炮儿,这只基金中的“商业因素”一定只多不少。

市场数据也能很直白地说明问题。根据统计,2024年,欧洲市场发生在电影、音乐和娱乐行业中的PE交易总规模,创造了自2021年大放水时代以来的新高,达到了41亿欧元(约330亿人民币)。这其中还诞生了两笔超过10亿欧元的重磅交易。一起交易发生在4月,EQT和TCV联手以15.2亿欧元收购了法国数字音乐公司Believe。另一起交易发生在10月,KKR、 CVC、Orkila Capital联手以13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来自英国的演出策划服务商Superstruct Entertainment。

更重要的是自2021年起,电影、音乐和娱乐行业中的PE交易案例也连续4年超过30起。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比爷深耕的音乐领域就是当前少有的、保持相当活跃度、几乎不用验证的赛道——站在LP们的视角出发,远胜于商业模式模糊不清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更重要的是,虽然IP产业已经显得有些老生常谈,但它的价值天花板仍然还没有见顶。仍然不断地有明星公司涌现,并带来让人瞠目结舌的回报。

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前曼联球星路易斯·萨哈所创建的AxisStars。萨哈的创业想法出现在2014年,那一年萨哈刚刚带着一身伤病结束了职业生涯,但却没有得到任何的休息。因为每天都有大量焦虑的年轻球员向他寻求建议,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出现在更大的赛场上,或者帮助自己挣更多的钱。这让萨哈决定建立一组织帮助职业运动员、演员、歌手等从业者规划职业生涯,寻求个人价值的进一步放大。

2018年,他结识了资深市场营销专家,曾供职于联合利华、Tesco、迪士尼的凯特·哈默,并邀请她成为合伙人,共同创业,AxisStars由此正式步入正轨。发展到今天,AxisStars先后完成过3轮股权融资,目前仅职业运动员客户就超过550人,估值一路攀升至43亿英镑(约合56亿美元、413亿人民币)。

大家都知道C罗是目前全球收入最高的足球运动员,他每年从沙特豪门利雅得胜利拿到的年薪高达2亿美元。但饶是如此,根据英国知名花边媒体《太阳报》上个月的计算,他的老队友萨哈目前所积累的财富,已经达到了C罗的7倍。

比爷是1948年生人,到现在虚岁都78了,不见得还有多少壮志雄心。但有明显更高行业地位的比爷,如果想复制萨哈的故事,显然也不是什么难事,更别说音乐的受众比足球那可广泛太多了。

另外,写到这里我莫名地想起“公孙策”任泉的StarVC。最近几年,国内市场“明星跨圈转型投资人”的消息几乎绝迹,人们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是:明星跨界玩投资游戏,不容易。不过去年年底,他们在2018年投资的项目、数字孪生独角兽51WORLD正式申请在港上市。

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51WORLD共完成8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8亿元。除了任泉,光速光合、途家、当代置业、绿民投产业链基金、商汤科技、松禾资本、浦发硅谷银行东方明珠传媒产业基金、云九资本、骆驼基金、谢诺投资、国和投资、中新融创、摩尔线程、朗姿韩亚资管、南宁焕新资本、葛卫东、微木资本创始人吕晓彤......都是他们的支持者。

或许当51WORLD完成上市,再加上比爷、萨哈的财富效应,我们又将迎来一波明星转型潮?我不确定,但我真诚地希望这一切真的发生,因为那就说明我们一直呼唤的“信心”,回来了。

责任编辑:栎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