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到茶,2024谁在重写中国饮品行业的增长逻辑

蓝鲸财经
18 Apr

出品/茶咖观察 李彦

2024年的中国饮品江湖,是一幅冰与火交织的图景。

行业整体回暖的基调下暗流涌动——农夫山泉在财报中指出,全国饮料总产量同比增长6.3%,新增品类暴增17.8%。无糖茶、功能饮料等细分赛道狂飙突进,但巨头的版图争夺却愈发残酷。

一边是康师傅、农夫山泉等老牌巨头以“健康化”为矛,不断推出低糖、无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各类有益成分的创新饮品,在茶饮战场攻城略地;另一边,东鹏饮料凭借以“东鹏特饮”为主,“东鹏补水啦”为辅的大单品战略,硬生生从红海中撕开缺口,业绩逆势暴涨。

包装水市场则上演着农夫山泉与华润饮料的“绿瓶暗战”,价格厮杀刀刀见血。另有东方甄选、胖东来、山姆等B端渠道推出自有品牌的瓶装水产品;元气森林跨界推出“有矿”天然软矿泉水;乳业巨头伊利推出的“伊刻活泉”矿泉水等等。中研普华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瓶装水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提升,未来也仍将以10%左右的增速继续增长,预计2025年矿泉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大关。

近日,数家饮品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了2024年年度业绩,壹览商业选取了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华润饮料、东鹏特饮五大头部饮料企业财报数据进行对比,看看在过去这一年,“饮品大战”究竟结果如何。

东鹏跑的最快

2024年,国内饮料市场竞争持续升级,五大饮料集团——康师傅、统一、华润饮料、东鹏特饮和农夫山泉的财报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从营收与净利润的增长情况来看,传统巨头与功能性饮料企业的表现出现较大落差。

在营收规模上,康师傅仍以516.21亿元的营业收入稳居行业龙头,但增速仅1.30%,较过去几年明显放缓。农夫山泉紧随其后,营收达到428.96亿元。统一和东鹏特饮的营收分别为192.41亿元和158.39亿元,增速分别为8.24%和40.63%,其中东鹏特饮以40.63%的营收增速领跑行业,展现出功能性饮料市场的高增长潜力。华润饮料则以131.21亿元的营收垫底,增长几乎停滞,仅0.05%。

从净利润来看,东鹏特饮成为今年的最大赢家,其净利润高达41.45亿元,同比增长63.08%,远超同行。农夫山泉的净利润则为121.23亿元,但净利润增长率仅0.36%。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在公告中指出,自2024年2月底起,网络上涌现的大量针对公司及本人的负面舆论和恶意诋毁,对品牌和销售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康师傅的净利润仅25.06亿元,同比增长1.30%,这与其低营收增长率一致。统一的净利润为23.46亿元,增长率为21.55%,虽不及东鹏特饮,但仍保持了稳定的盈利增长。华润饮料虽然营收没有增长,但净利润却增长了25.55%。

营业成本和融资成本双双下降是华润饮料增利不增收的主要原因。华润饮料解释称,2024年,集团基本完成瓶坯自有化建设,并实施了全国统一的瓶坯调配运营方案,实现整体价值链成本降低。截至2024年底,华润饮料瓶坯自有率实现较大提升,减少了外部资源的依赖。

从利润率和毛利率表现来看,五大饮料企业的盈利能力分化明显。农夫山泉的利润率持续领先,2024年达28.26%,稳固行业龙头地位,同时毛利率维持在58.08%。东鹏特饮则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利润率从2020年的16.38%攀升至2024年的21%,但毛利率却没有明显增长,2024年44.81%的毛利率还不及2020年的46.6%。

同时,虽然东鹏饮料利润率常年远高于华润饮料,但毛利率却没有与之拉开差距。这是因为,东鹏饮料84%的收入来自能量饮料(东鹏特饮),该品类毛利率长期维持在45%以上,且功能性定位支撑较高定价权。相比之下,华润饮料90%收入依赖包装水业务,该品类市场竞争激烈,定价普遍偏低,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更大。

纯水不如茶好卖

从五大饮料企业的营收结构来看,各家公司产品布局差异明显。农夫山泉、统一、康师傅的产品线较为多元,其中茶饮是农夫山泉(40%)、统一(45%)和康师傅(42%)的主要收入来源。东鹏特饮则高度聚焦能量饮料,收入占比达84%,其余产品如电解质饮料仅占9%,展现出清晰的品牌定位与强势单品战略。华润饮料的业务则几乎完全依赖瓶装水(90%)

包装水行业正遭遇自2016年价格战爆发以来最激烈的一轮竞逐。过去一年,农夫山泉将其绿瓶装降价至9.9元一箱,在部分线下超市,娃哈哈纯净水596ml规格12瓶装,售价11.9元;怡宝纯净水555ml规格12瓶装,售价11.9元。

即便在低价策略下抢占了部分渠道资源,农夫山泉、华润饮料水业务却并不乐观。农夫山泉的包装水营收在2024下滑21.3%,几乎是其历史上首次出现如此明显的负增长,华润饮料的瓶装水收入虽然仍占总营收90%,但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均未有显著提升。小规格瓶装水(<1L),直接暴跌 8.9%。

(图源华润饮料2024年报)

相比之下,茶饮业务则成为各家饮料公司争相押注的新战场。在健康消费趋势日益深化的推动下,无糖茶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含糖饮料,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首选。这种趋势在农夫山泉的财报中尤为显著:其茶饮业务2024年增长32.3%,其中2024年上半年,“东方树叶”同比增长高达90%。

统一亦在过去一年大力推动无糖茶矩阵,全年茶饮收入增长11.8%。甚至主打功能饮料的东鹏特饮,也在2024年拓展了“鹏友上茶”的SKU,增加了对无糖茶类目的布局。

这种结构性变化背后,是饮料行业商业模式的重构。相比包装水,茶饮拥有更高的定价空间和更强的品牌区隔能力。农夫山泉的高毛利率(58.08%)和远高于行业平均的净利率(28.26%),部分正来自其茶饮业务的强劲贡献。统一虽然整体规模不及康师傅,但在利润率上实现反超,亦与其长期深耕茶饮并持续迭代产品密不可分。

更重要的是,茶饮的成功已经不再仅仅依靠大单品,而是逐渐转向品牌矩阵和文化符号的塑造。农夫山泉围绕东方树叶构建“无糖茶生态”;统一将阿萨姆、茶里王等系列打造成不同场景下的消费选择;而新锐品牌如三得利、元气森林也在加速抢占细分赛道。相比之下,包装水由于品类本身的标准化属性,品牌溢价和用户忠诚度都在被压缩。

2024年可能是包装水行业承认“失速”的元年,也或许是茶饮真正走入价值核心的转折点。那些仍在水中鏖战的企业,面对的已不再只是渠道与产能之争,更是增长逻辑和利润模型的根本再造。在行业边界日益模糊、消费偏好快速演化的今天,“水不敢好卖,茶好卖”,并不仅仅是个市场现象,而是一次供需错位后的产业价值重塑。

不同的供应链选择

饮料是线下渠道定生死的行业,供应链效率已成为利润差距的决定性因素。从财报中,不难解读出东鹏饮料净利润暴增的原因:毛细血管式的渠道铺设。

东鹏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东鹏饮料在全国市场已拥有近400万活跃终端销售网点。2024年,东鹏特饮在华北、华东、华中区域的营收增速分别高达83.85%、45.13%和48.17%。

相比之下,农夫山泉则展现出另一种供应链逻辑:以水源地为基、以多品类为翼。2024年,农夫山泉新增安徽黄山水源地,并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投资,同步推进6个水源地项目。其在12大水源地基础上构建的“靠近资源而非市场”的生产模式,曾是其包装水毛利高企的关键。

但2024年包装水销量同比下滑21.3%,令其这一成本优势遭遇挑战,固定成本分摊压力上升,毛利率同比下滑1.4%。东方树叶茶饮的爆发式增长虽然对冲部分压力,但也暴露出农夫在生产灵活性与渠道反馈机制上的局限:建德50亿元新基地尚未完全释放产能,短期仍受限于单品驱动。这意味着,即便是行业毛利之王(58.08%),也难以在需求结构变化面前独善其身。

华润饮料的路径则更具“修复性”特征。其在自有工厂占比提升至50%的基础上,优化代工合作费率,净利率提升至12.2%。但其过度依赖怡宝,即使“本优”低价产品努力抢占市场,也难逃边际利润递减与价格战的泥潭。换言之,供应链优化若不能配合品类扩展,只能在存量中自我博弈,难以获得结构性超额回报。

2024年的中国饮品行业,走过了一条从全面开火到深度内卷的道路。赛道在分化,盈利结构在重构。茶饮凭借健康化趋势与品牌溢价,逐渐成为核心增量;功能饮料则以高频、刚需为武器持续抢占消费者心智;而包装水,这一曾经的现金奶牛,正被迫转向“利润守城战”。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战场上,成功的路径不再统一:东鹏靠渠道穿透力跑出增长奇迹,农夫山泉靠品牌势能转守为攻,统一与康师傅试图以产品多元化突围,华润饮料则押注供应链重构以提效稳收。每一家饮料公司,都是时代消费结构变化下的样本。

未来,饮品行业的壁垒将不仅来自产能、渠道或资本,而是消费者心智的占领能力、组织对趋势的应变效率,以及品类与品牌之间能否协同创造复利。这场看似热闹的“饮品江湖”,比拼的早已不是谁的产品更多、铺货更广,而是谁的逻辑更新、响应更快。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