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鲍威尔的碰撞已逼近宪政与金融制度的底线。关税、利率、通胀、总统意志——所有矛盾正在美国金融心脏爆炸。
特朗普威胁要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除非他降息以缓解关税带来的打击。问题有两个方面:
目前尚不清楚总统是否有法律权力在鲍威尔明年任期结束前将其解职;
特朗普的贸易战使得降息暂时变得更加困难,因为美联储担心采取行动支撑经济可能会加剧通胀。
除非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或者经济在进口关税的重压下出现崩溃的迹象,否则这种紧张局势将使两人在碰撞的道路上无路可逃。
2005年至今年1月担任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的共和党国会议员帕特里克-麦克亨利(Patrick McHenry)说:“这是美联储主席遇到的最复杂的一手牌。”
贸易战有可能引发白宫与美联储之间有争议的摊牌,有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法律对峙,或使该机构长期以来按其认为合适的方式设定利率的自主权出现倒退。
在第一个任期内,特朗普就曾敦促鲍威尔降低利率,但从未兑现过要解雇这位他在2018年安插的央行领导人的威胁。部分原因是美联储最终朝着特朗普希望的方向调整利率——尽管速度往往不够快,幅度也不够大。鲍威尔还明确表示,如果被要求离职,他也不会离开自己的职位,因为他认为法律不允许因政策争议而将他解职。
第二任期的情况有所不同。在整个政府中,特朗普试图在关键职位上安插忠于自己的人,而这些人的资历受到了主流专家的质疑。白宫还表现出挑战法律和制度先例的更大意愿,包括围绕美联储独立性的关键保护措施。
司法部正在寻求推翻一项长达90年之久的法律原则,该原则保护包括美联储在内的监管任命人员不会因政策争议而被解雇。
本周三,鲍威尔干脆利落地指出美联储将面临如何管理贸易战后果的艰难权衡后,紧张局势沸腾了。特朗普周四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抨击鲍威尔,称他任期的结束“来得不够快”。随后,他告诉记者:“如果我想让他下台,他会很快下台的,相信我。”
特朗普认识到,他的关税政策可能会带来短期的痛苦,因此他现在希望美联储来拯救他。
鲍威尔意识到,如果经济出现衰退,美联储可能需要缓和贸易战带来的打击,但他并不愿意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因为这可能会使通胀更加恶化。
“特朗普似乎希望这个世界上所有重要的权力来源都屈从于他的奇思妙想:法院、精英大学、外国人——无论敌友。”从2018年到去年一直担任鲍威尔高级顾问的乔恩-福斯特(Jon Faust)说。“在我看来,美联储最终摆脱这种命运的可能性很小。”
他说,美联储权力危机的风险“高得令人不安”。福斯特现在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金融经济学中心的研究员。
许多宪法学者认为很难解除美联储主席的职务,但这个问题在法律上还没有定论。鲍威尔一直表示,他不认为自己可以因为政策争议而被免职。他周三表示:“我们的独立性是一个法律问题。”
据与鲍威尔交谈过的人士称,如果特朗普兑现罢免鲍威尔的威胁,这位美联储主席很可能会亲自出资进行法律挑战。这场斗争很可能由最高法院来解决。即使避免了短期内的冲突,特朗普仍有机会在明年任命继任者,为该机构打上自己的印记。
在经济方面,特朗普单方面征收的关税比其第一任期的规模更大、范围更广,有可能在短期内导致物价上涨。这让美联储感到担忧,因为通胀率一直高于2%的目标,而不是像特朗普第一任期那样低于2%的目标。
所谓的供应冲击限制了经济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而制定利率来缓冲这种冲击对央行来说是一种特别具有挑战性的情况。贸易战最初会导致价格上涨,同时也会削弱需求,打击劳动力市场。
在明确通胀还是失业才是更大的问题之前,美联储为抑制通胀压力而采取的任何利率措施都可能加剧失业,反之亦然。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加征关税,引发了市场大幅波动,促使华尔街一些角落在上周黯然怀疑美联储是否可能不得不进行干预,以支持功能失调的国债市场。在国债拍卖成功后,再加上特朗普于4月9日宣布决定将许多最大规模的关税上调暂停90天,这些最坏的情况得以避免。
这一插曲凸显了美联储与白宫之间发生冲突的几种潜在途径之一。福斯特说:“出现紧张局势的途径太多了。”如果通胀或失业率因关税而恶化,“不会有快速的解决办法,不像关税问题,特朗普可以在一些破坏性政策上走回头路”。
即使对总统所属党派的成员来说,试图在鲍威尔任期结束前将其撤职也被视为一种核选择,既不能实现总统的愿望,又会带来巨大的负面风险。麦克亨利说:“这在一个相当不稳定的时期破坏了稳定。”
他说,总统挑起与美联储的法律对峙,不仅会带来有害的市场不稳定风险,而且会使他在国会山的立法议程受挫,甚至会对美联储理事会的“规范人选”造成不合理的审查。他说:“这不值得。”
众议员、俄克拉荷马州共和党人弗兰克-卢卡斯(Frank Lucas)周四表示,美联储是由“一群非常聪明、意志坚强的人组成的”,他还表示,由他负责监督的货币政策特别工作组最终可能会考虑采取措施加强美联储的独立性。
卢卡斯说:“这种独立性非常重要。我谨指出,在国会创建美联储时,关于谁应该控制美联储的争论就已经开始了。”
以上内容来自《华尔街日报》著名记者、有“美联储传声筒”之称的Nick Timiraos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