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为桨,腾讯、京东们让金融科技启航

蓝鲸财经
18 Apr

文|辉常观察

从互联网金融洗牌的第一天开始,人们都开始寻找金融回归实体、回归产业的绝佳方式,后来出现的金融科技的概念,同样将这一目标看成是自身的发展方向。

期间,虽然诸多的玩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以腾讯京东为代表的玩家们尝试了许许多多的金融科技的新方式,但是,这些新方式似乎始终都没有摆脱互联网的影子。

以腾讯为例,自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000亿元,依托云计算、数据库、操作系统、安全技术、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能力,腾讯打造了一系列“好用”的全栈自主创新产品,并与国内主流的软硬件生态系统全面兼容。

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表示,金融行业正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数字技术,逐步打破数据孤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并拓宽服务边界。

同时,金融行业在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从而全面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京东,同样如此。

通过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同样打开了其在金融科技回归实体、故能实体上的新探索。截止目前,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从过去的3C、ICT、家电等消费产业不断扩展,如今已涵盖农副食品、酒、饮料等快消行业,以及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珠宝首饰、连锁酒店等更多细分板块。

伴随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将这些行业也纳入服务重点。

当AI时代的大幕开启,金融科技的玩家们凭借着以往它们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开始找到回归实体,赋能实体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

如果我们将腾讯、京东以往在金融科技上的探索和实践看成是一种积累的话,那么,AI,则是金融科技的新启航之地。

AI,让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握手”

在互联网时代,金融科技回归实体和行业之所以会是一句口号,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互联网玩家们并未找到与实体经济的玩家们的结合点。

换言之,两者之间并未真正找到彼此都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最终让它们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当AI时代来临,一切开始有了根本性的改观。

在AI的机制之下,金融科技的玩家们和实体经济的玩家们都可以开启一场由内而外的深度变革。

目前已有多家头部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企业宣布接入以DeepSeek为代表的,可进行垂直领域定制的开源大模型,拉开了金融行业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序幕。

金融壹账通为例,基于平安集团AI能力和海量金融业务数据,金融壹账通积极拥抱开源生态,接入DeepSeek、通义千问等开源大模型,推出全场景AI解决方案,帮助金融机构训练和推广多场景垂直领域模型,并助力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智能客服、精准营销、运营优化等多领域构建定制化AI应用,实现技术供给与业务需求的高效融合,进一步推动AI技术在金融行业的价值释放。

可见,AI,正在引发一场金融科技行业的全方位的变革。

当这样一种变革开启,金融科技的玩家们和实体经济的玩家们开始在AI的天空下,开始找到了共同的“元素”,在这样一种元素之下,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不再是彼此分离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融通的存在。

以此为原点,金融科技回归实体经济,便不再是一句口号和概念,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真正落地和实现的全新的存在。

说到底,AI让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握手”,而不再是彼此分离的存在,才是导致金融科技真正开始回归实体经济得以实现的关键。

AI所达成的这样一种金融科技回归实体经济的新方式,最为根本的一点在于,它让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不再是两个分离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相互融通,彼此赋能的存在,最终让金融科技回归实体经济不再是梦。

AI,让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

事实上,金融科技回归实体经济,就是一个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过程。

以腾讯、京东为代表的玩家们在数字经济的机制之下对于金融科技的新探索和新实践,其实就是在寻找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方式,但是,它们并未找到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之后的新物种。

当AI时代来临,一切开始有了新的改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AI,成为了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产物。

在这个新的产物里,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不再是彼此分离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彼此融通,彼此结合的存在。

以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为例,2024年,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的产品采购融资,还帮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医药健康等行业的客户提升融资额12倍,拉动消费商家交易额提升3倍。在这一年里,京保贝为京东上游一、二级能效家电的140家供应商提供服务,融资放款23.69亿元。

这些举措为3C、ICT、家电、快消品等消费品类的企业注入资金活血,缓解了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暂时压力。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的“四个一体化”发展战略,即“上游+下游、内场+外场、科技+金融、B端+C端”,也帮助产业伙伴打造具备产业纵深的供应链金融体系,绽放出辉煌的成果。

举例来说,TCL集团的电视、空调等原材料上游供应商,就使用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的“供货贷”服务;此外,空调近百家下游经销商,也使用了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的采购融资方案,围绕TCL集团实现了供应链上下游的高效协同。

苹果手机的授权经销商恒沙,也受益于相关产品。每到新款手机的发布上市时期,恒沙都需要准备大量资金采购备货。而手机行业新品发布快、出货量大、仓储周期短,传统的“现货质押”和“流动性贷款”难以满足需求。

然而今年的苹果新品发布季,凭借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的“订货贷”,恒沙能够在预定货阶段就获得近15亿元融资,成功锁定苹果新品的货源,达到资金与供应链需求的高效匹配。

在AI的天空之下,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无论是对于金融科技来讲,还是对于实体经济而言,AI,其实都是它们的新启航之地。以AI为起始点,两者之间的内部元素、运行逻辑都将发生一次深刻而全面的改变。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AI所导致的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最终所导致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便是新的金融科技,亦或是新的实体经济的衍生和出现。

当这一现象开始发生和出现,金融科技便不再是以往的金融科技,而是变成了一个有实体经济为它提供应用的场景,为它提供所需要是数字要素和资源的全新的存在。

因此,AI,才可以被称得上是金融科技的新启航之地。

AI,让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嬗变”

回顾以往的金融科技回归实体经济之所以会沦为一句口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嬗变”。

金融科技依然还是那个金融科技,实体经济依然还是那个实体经济。

当两者之间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嬗变,那么,所谓的金融回归实体经济,其实更像是一句口号。

当AI时代来临,特别是当AI所催生的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改变开始越来越多地发生,我们看到的是,一场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嬗变开始发生和出现。

以腾讯为例,腾讯云已有近百款产品成功入选工委会软硬件图谱,其产业供给能力在融合创新领域中脱颖而出,稳居前列。

腾讯对外开源了超过160个项目,并荣获近1400项互认证证书,成为国产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厂商。

在技术底座方面,腾讯专有云TCE凭借其卓越性能,已成为金融行业首选的私有云软件。

经过持续的演进与优化,TCE已满足一云多芯、云边一体、体验一致等先进要求,助力众多金融机构建立了私有云平台,成功管理百万级节点。

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打造了行业规模最大的“建行云”,支持管理六万多节点,实现多功能区、多地域、多芯片的统一高效管理。

此外,腾讯还与深证通合作打造了行业云“深证云”,并积极筹备金融团体云,以进一步推动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与提质增效。

除此之外,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腾讯云TDSQL助力农业银行在国有大行中首次采用数据库原生分布式能力支撑核心系统建设,实现两地二1800节点的超大规模部署,大幅节省服务器数量。

对于金融科技来讲,它不再是一个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融入到实体经济,甚至成为了实体经济的一分子的存在。

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它同样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财物所组成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以数字、数字为代表的虚拟元素和以传统意义上的实体元素实现了深度融合的存在。

正是由于金融科技和实体经济都实现了“嬗变”,正是因为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都实现了彻头彻尾的改变,我们才有理由相信,金融科技不再是以往的那个金融科技,而是蜕变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存在。

当金融科技开始在AI的天空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嬗变,那么,所谓的金融科技便不再是以往我们所认为的那个样子,而是真正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样子。

正是因为如此,AI,才成为了金融科技的启航之地。

写在最后

人们一直都在寻找金融回归实体的方式和方法,但是,人们似乎一直都没有找到。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并未找到真正可以触发金融科技和实体经济嬗变、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桥接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

正是因为如此,所谓的金融科技回归实体经济,便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当AI时代来临,特别是当AI所引发的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开启一场全新的变革,金融科技和实体经济开始发生一场深度而全面的变革。

在这样一种变革之下,金融科技和实体经济不再是彼此独立的,不再是彼此分离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相互融通,彼此赋能的全新的存在。

在AI的机制之下,金融科技开始启航,实体经济开始嬗变,新的大幕开始缓缓开启。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