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牛刀财经 赵本水
时隔大半年,浙商银行终于迎来了新行长。
4月10日,浙商银行公告显示,同意聘任陈海强为该行行长,任职资格尚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在任职资格核准前,陈海强代为履行行长职责,董事长陆建强不再代为履行行长职责。
根据公告,陈海强生于1974年,曾先后在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招商银行宁波分行任职,经验丰富。因此,随着他掌舵,外界也希望他能给浙商银行带来新气象。
此前不久,浙商银行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业务规模稳健增长,总资产增至3.33万亿元,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增长。同期拨备覆盖率178.67%,较上年下降3.93个百分点。
然而在亮眼的数据背后,浙商银行也不乏隐忧: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信用减值损失增加,逾期贷款增加。
不仅如此,浙商银行曾两次拍卖其持有的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0.7879%股权,均以流拍告终。
最新消息显示,浙商银行将于2025年5月8日10时起再次拍卖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0.7879%股权,这次能否顺利成交?
净利增速放缓,第四季度环比“腰斩”
浙商银行是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于2004年8月18日正式开业,总部设在浙江杭州,系全国第13家“A+H”上市银行。
财报显示,2024年,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76.5亿元,较上年增加39.46亿元,增长6.19%,其中利息净收入451.57亿元,较上年减少23.71亿元,下降4.99%;非利息净收入224.93亿元,较上年增加63.17亿元,增长39.05%。
同期,浙商银行净利润151.86亿元,较上年增加1.38亿元,增长0.92%,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
分季度来看,2024年第四季度,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1.59亿元,同比增长4.55%,但环比下降11.93%。同期其净利润为22.81亿元,同比下降0.61%,环比下降53.53%。
截至报告期末,浙商银行资产总额33255.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16.60亿元,增长5.78%。
对于这样一份业绩答卷,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是浙商银行成立20周年,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集团总资产站稳3.3万亿新台阶,营收增速持续领跑同业,非息收入大幅提升,净利润继续保持正增长,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但另一方面,浙商银行超过一半的经营业绩来自长三角区域,且零售银行业务经营业绩有所下滑,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
浙商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公司及零售银行服务,资金业务及其他商业银行业务。截至2024年年底,浙商银行设立了362家营业分支机构,包括72家分行(其中一级分行30家),2家分行级专营机构及288家支行。
“实现了对浙江大本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海西地区和部分中西部地区的有效覆盖。”
但长三角地区仍然是浙商银行的“大本营”。2024年,浙商银行长三角地区的收入为390.31亿元,同比增加12.2%,占总营收的比重进一步增至57.69%。
除此之外,浙商银行在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及海西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占比同比均下滑。
2024年,浙商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的收入为125.5亿元,占总收入的18.55%,和2023年比起来均有所下滑。2023年,浙商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收入为134亿元,占总收入的21.03%。
值得一提的是,零售银行业务收入下滑的同时,其利润由盈转亏,为亏损26.63亿元。而2023年,零售银行业务的利润为盈利2900万元。
逾期贷款激增,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陆建强还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资产质量持续优化,不良贷款率连续三年下降。
从具体数据来看,浙商银行2024年的不良贷款率下降0.06个百分点,为1.38%;拨备覆盖率178.67%,较上年末下降3.93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46%,较上年末下降0.17个百分点。
但是报告期内,浙商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571.1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08.76亿元,增长8.21%。
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18126.8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94.12亿元,增长8.33%;金融投资10554.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8.14亿元,增长5.48%。
从结构上看,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占资产总额的54.51%,较上年末上升1.29个百分点,金融投资占资产总额的31.74%,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
截至报告期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254.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98亿元,其中一大半的不良贷款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2024年,浙商银行长三角地区的不良贷款金额161.15亿元,不良贷款率1.63%。
浙商银行的贷款客户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等行业。截至报告期末,浙商银行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436.21亿元,占集团资本净额的16.75%。
其中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为106.85亿元,占集团资本净额的4.1%。
和2023年相比,浙商银行前十大贷款客户贷款金额、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均大幅增长。
财报显示,浙商银行2023年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356.94亿元,占集团资本净额的15.06%。其中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为63.78亿元,占集团资本净额的2.69%。
不仅如此,截至报告期末,浙商银行逾期贷款余额335.1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7.25亿元;其中90天以上逾期贷款211.1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97亿元。
2024年,浙商银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81.95亿元,较上年增加20.82亿元,增长7.97%。
“甩卖爆雷”资产
业绩之外,近期浙商银行还有一件事情备受关注。
阿里资产拍卖平台显示,浙商银行将于2025年5月8日10时起至2025年5月9日10时止(延时的除外)在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淘宝网资产竞价网络平台上进行公开竞价活动,拍卖其持有的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川煤集团”)0.7879%股权(对应出资额23353758元)。
本次拍卖起拍价2304万元,保证金116万元,加价幅度10万元或整倍数。
据川煤集团官网介绍,公司是四川省委、省政府为优化调整煤炭工业结构,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于2005年8月28日以省内国有重点煤矿为基础组建的大型企业集团,注册资本30亿元。
现有华荣能源公司、鼎能公司、物产公司、泽润公司、恒升公司等五个子公司,资产总额297亿元。
企查查显示,浙商银行对川煤集团的首次持股日期为2021年6月21日,认缴出资额2335.3758万元。目前,川煤集团有10条限制高消费记录,涉案总金额约9.29亿元。
此前有消息显示,浙商银行主承销的“15川煤炭PPN002”于2018年9月25日首次违约,最新违约金额为4亿元,原因为无法兑付,债券类型为定向工具PPN,发行人就是川煤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浙商银行第三次拍卖川煤集团0.7879%股权,前两次都以流拍告终。
时间回到2025年1月3日,浙商银行第一次公开拍卖川煤集团0.7879%股权,彼时起拍价为3600万元,保证金180万元,加价幅度10万元或整倍数。直到拍卖结束,都无人出价,竞价失败。
2月11日,浙商银行再次公开拍卖川煤集团0.7879%股权,这一次的起拍价下降到了2880万元,保证金也降至144万元,加价幅度10万元或整倍数。但经过一天的竞价周期之后,仍然无人出价,拍卖失败。
如今,浙商银行一再降低起拍价和保证金后,能否顺利成交?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