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境内频传化债利好,融创彻底“减负”加速恢复经营

金融界资讯
17 Apr

4月17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1918.HK)发布公告,针对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持有债务本金约13亿美元的初始同意债权人已签订重组支持协议,持有债务本金超10亿美元的债权人正在进行签署程序,支持债权人合计持有债务本金占现有债务本金总额约26%。融创现向其他债务持有人寻求更广泛的支持。

“融创一直是房企化险的标杆,本次重组方案很有看点,将彻底解决融创境外债风险,使其成为第一家基本‘零’境外债的大型房企,更难得的是现在及将来都不会占用公司境内任何资金和资源,还充分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解决了股权结构和团队稳定问题,让融创可以集中所有的精力和资源,全力投入到境内保交楼、资产盘活和公司长期经营稳步恢复当中,提升长期股权价值,从而在根本上达成多方共赢的局面。”一位债务重组专家表示。

据了解,本次融创境外债务重组将上市公司发行或担保的债务全面纳入重组方案,覆盖了公开市场债券、私募贷款等不同类型,以彻底化解上市公司层面的债务风险。

重组方案取得重大进展,也显示出债权人对融创优质股票资源和经营恢复态势的正面预期,以及对主要股东和团队在上一阶段全力以赴推动公司恢复的认可,各方也形成共识——保持股权结构和骨干员工的稳定,赋予其长期责任,才能继续带领公司走出困境,才能分享到公司恢复的长期价值。

具体来看,融创重组方案的一大亮点即是“全额债权转股权”,为债权人提供获得短期流动性及潜在股票升值收益机会。公司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强制可转债(新MCB),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6.80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生效日起转股;另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3.85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后18-30个月内转股,该类总量不超过债权总额的25%。

同时,应部分债权人建议,债务重组方案推出“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向主要股东提供部分附带条件的受限股票,主要股东在6年内仅获得该等受限股票的投票权等极其受限的权利,除非达到特定限制条件,否则不能处置、抵押、转让受限股票。通过该计划,主要股东股权比例维持在一定水平,避免过分稀释,赋予长期责任,让其能够持续为公司核心经营事项及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在过去三年,严格控制管理费用支出成为地产行业的一大关键词,大比例的裁员、降薪也成为普遍现象,作为大型房企之一的融创也不例外。融创在公告中坦言,虽然集团保持了团队的整体稳定,但特殊阶段的长期工作压力叠加员工薪酬问题,也出现了业务骨干频频流失的现象。

鉴于公司未来持续推动保交付、债务风险化解、资产盘活等工作和长期的经营恢复、业绩表现,需要依赖一支稳定且有能力团队全力以赴、积极投入,持续做出贡献和创造价值,融创境外债重组方案推出“团队稳定计划”,在资金来源依旧匮乏的情况下,将通过新发行股份方式,向在核心经营事项中做出贡献的骨干员工逐年授予股份,以作为未来整体薪酬的补充,让团队保持长期稳定性。

据了解,目前国内有不少房企正在磋商类似股权计划,4月11日碧桂园在披露境外债重组进展时,也宣布了新管理层股权计划。

据上述债务重组专家测算,当前债券市场收购价动辄打1折,房企债务重组也经常出现高溢价转股,融创境外债重组实际转股价溢价倍数相对合理,符合市场转股一般水平。方案允许债权人在新MCB到期前随时转股,给予转股便利,并以新MCB形式安排了高达1%的早鸟同意费,远远超过市场常见的0.1%同意费水平,这些细节都体现出融创解决债务问题的诚意。

而回顾融创本轮债务重组,从开始的方案磋商,到如今推出正式方案并锁定持债本金额26%的债权人支持,取得重大进展,已为未来债务重组成功创造有利条件。重组的生效,也将成为融创资本结构优化、财务健康和经营恢复的重要根基。

此次融创的境外债重组参与转股的债务规模近百亿美元,加上年初融创境内债重组成功,在上市公司层面未来将几乎没有负债压力,预计整体偿债压力下降近七百亿元规模,每年利息支出可节约数十亿元,财务稳定性增强,净资产增加,资产负债表也将迎来修复,公司抗风险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融创用创新思路解决了这一阶段房企债务重组的核心问题——全面、彻底的化解债务风险,大大减轻公司债务包袱、还实现多方互利共赢,将再次成为行业化债的典范。”一位市场分析师指出,也应该清晰认识到,融创出险后实控人和团队展现出的执行力,赢得各方充分信任和支持,融创股票流动性也一直是行业最好,这是融创模式的核心特质,在行业中兼具这些特性的房企少之又少,从这点来看,其化债模式很难被大规模效仿。

责任编辑:钟离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