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在实现“双碳”目标中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市场资讯
18 Apr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目前,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实现全球碳中和进程已成大势所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在接受新华财经专访时表示,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也要重视经济同步发展,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议题,需要全球各国多方合力参与。

  在“双碳”战略实施情况的探讨中,金涌院士指出,碳中和并非国家战略的唯一目标,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经济同步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在“双碳”战略实施方面态度坚决,行动积极。实现碳中和不仅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更是推动能源革命、摆脱对进口化石能源依赖的重要举措。在能源转型层面,中国大力发展风电、光电、水电、核电来代替火电,实现能源结构的绿色变革。同时,在产业转型上,通过发展高生产力、高附加值、低能耗产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其中能源化工被认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

  针对能源化工的绿色转型,金涌院士以专业视角对绿色甲醇、绿氢等热门能源概念进行了剖析。他指出,绿氢的制备主要通过电解水,过程中能耗巨大,且后续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较低。因此,从经济和技术可行性角度来看,当前将绿色甲醇、绿氢作为能源大规模应用并不现实。“氢气应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而非燃料”例如,我国在合成氨等化工生产中需要大量氢气,未来可利用氢气合成更多高价值的化学品。

  对于如何加快绿色能源的推广应用,金涌院士建议,应充分发挥电能优势,推动工业和生活的电气化进程。天然气可作为制氢的优质原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他强调人居工程节能的重要性,我国建筑能耗占比高,应加强保温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 “双碳” 目标方面,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议题,需要全球各国多方合力参与”。目前,我国在 “双碳” 战略实施过程中,已经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合作。

  虽然当前国际形势愈发复杂多变,但金涌院士认为,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始终高度关注气候变化问题,设立“双碳”目标,积极建立碳市场,全面学习国际先进节能减排经验和技术,加大低碳转型科研投入,坚持不懈实现低碳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财经)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新浪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新浪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欣然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