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凭什么成了“车轮上的领跑者”?

红网
17 Apr

转自:新华社

曾经,这里是国家级贫困县,广为人知的“标签”是长丰草莓、下塘烧饼、吴山贡鹅。如今,这个小县城从传统农业县转型为“千亿汽车县”。长丰,华丽转身的“密码”是什么?
这是4月14日拍摄的安徽合肥长丰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孔根龙 摄)
春风和煦,杨柳轻舞,从合肥市区驱车向北约35公里,行至长丰县中南部的下塘镇,以比亚迪命名的主干道上,运送汽车零部件的货车排成长长一列,鱼贯而入比亚迪合肥基地园区。汽车产业是长丰的“支柱产业”。2024年,位于长丰县的比亚迪合肥基地园区新能源整车产量95万辆,约占安徽省新能源整车产量的59%,在全国的县域新能源汽车产量中位列第一。
4月14日,在安徽合肥长丰县,大货车在排队进入比亚迪合肥基地园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孔根龙 摄)
截至目前,长丰已集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220余家,构建了从电池、电机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共计约1150亿元,同比增长约55%,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的54.5%。“上了车”,就跑得快。依托汽车产业带动,长丰县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全县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110亿元,同比增长26.9%;下塘这个千年古镇,如今也换道超车,从“烧饼小镇”转型“千亿制造小镇”。据长丰县工信局局长金道旭介绍,2025年,长丰县提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的目标,接力推动汽车产业从集群化发展到构建协同共生、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千亿汽车县”如何崛起“千亿汽车县”为什么是长丰?敏锐捕捉产业发展趋势,抓住时代红利——长丰与比亚迪“牵手”的几年,正是中国汽车工业厚积薄发、弯道超车的提速期,也是安徽将汽车产业列为“首位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爆发期。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同年,安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
这是4月14日在安徽合肥长丰县拍摄的中创新航项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孔根龙 摄)
突破县域边界融入区域经济圈——在形成汽车产业链基础上,如今,长丰把县域发展放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争取“最大红利”。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长丰县招商引资的项目中有一半以上来自长三角地区。长丰县发展改革委主任王照辉说,长丰县紧邻合肥市,而合肥是长三角地区副中心城市,长丰县能够充分享受长三角一体化的政策红利,再以比亚迪项目为牵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协作,实现优势互补。
这是4月14日在安徽合肥长丰县拍摄的佳通轮胎项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孔根龙 摄)
优化营商环境,突出项目导向——“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绕项目转。”没有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就没有产业腾飞。这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时间表。2021年7月,比亚迪项目落户长丰县下塘镇,项目从谈判到签约仅用时23天,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42天,从开工到投产用时10个月。从一片荒地到“长”出一座汽车厂,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比亚迪合肥基地相关负责人说,这种建设速度并不是简单地压缩时间赶进度,而是得益于长丰优良的营商环境,比如县里成立工作专班,在土地要素保障上提供强有力支持等。直面竞争谋未来赶上“风口”是机遇,守住风口是能力。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竞争加剧,长丰能否再次把握住发展机会?“过去5分钟打一个烧饼,现在50秒下线一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郑斌说,一些前期的县域发展规划目标已提前超额完成,现在重新定目标,长丰人对未来高质量发展不断自我加压。在长丰县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汽车”出现了22次,“车”出现了43次,2025年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集群规模突破1300亿元;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整零比;打造汽车后市场先行区……
这是4月14日在安徽合肥长丰县拍摄的一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的玻璃生产线。新华社发(孔根龙 摄)

大道宽阔、厂房林立、街景繁华,漫步在下塘镇,四面八方的客商将从车流、人流中感受到蓬勃的长丰新景。“这两年,我们启动建设了30条市政道路,有16条同时在建,14条路已经通车。”长丰县委常委、下塘镇党委书记樊邵斌说,2025年,下塘镇将坚持做到生产、生活和生态相融合,努力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新能源汽车城。“长丰正以产业生态思维重构产业发展范式。”长丰县委书记李孝鸿说,未来,长丰的汽车产业不再是单一的制造链条,而是一幅由技术研发、零部件配套、终端制造、市场服务共同编织的立体产业图景。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力争到2030年,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达500家,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70%,新增中高端汽车人才超5万人,构建特色鲜明的城市级全域全场景智慧出行服务生态……长丰远景图值得更多期待。

来源:新华社

编辑:张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