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外挂”游戏扭亏,B站盈利可持续吗

财中社
17 Apr

  日前,哔哩哔哩(09626,以下简称“B站”)与灵犀互娱的一则诉讼判决,为B站正在寻找的第二增长曲线撕开一道伤口。(详见财中社《B站一审败诉被判赔百万:阿里灵犀互娱要掐B站盈利的“咽喉”?》)

  4月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一审判决B站旗下SLG(Simulation Game,策略游戏)手游《三国:谋定天下》(以下简称《三谋》)构成对阿里巴巴(09988)旗下灵犀互娱《三国志·战略版》的不正当竞争,判令B站与广告发布者共同赔偿100万元并刊登声明消除影响。

  对凭借游戏业务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的B站来说,这称得上“晴天霹雳”。

  财报显示,B站2024年营收268.3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移动游戏业务收入达到56亿元,同比增长40%,增幅最大。高毛利业务的增长带动毛利润同比增长61%,B站得以在第三和第四季度实现连续盈利。

  B站的移动游戏业务中,2024年6月推出的《三谋》贡献最大。B站在年报中称,增长得益于《三谋》的出色表现,其早期的成功以及策略类游戏的长生命周期特性,让公司有信心令其成为经久不衰的旗舰游戏之一。

  看起来,B站想要通过游戏业务,开发其第二增长曲线,但这一策略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除了上述提到的游戏侵权问题外,策略类游戏自身的流水规律也是其发展的桎梏,而B站少得可怜的游戏自研,更让人怀疑游戏成为B站稳定第二增长曲线的可持续性。

  游戏研发减少,扭亏主营来源非自研

  通过对比B站四个主要业务的环比增速,可以看出移动游戏业务的增速显著减少。

  2024年三季度,B站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之时,移动游戏收入为18.23亿元,环比增长80.93%,增值服务、广告、IP衍生品及其他收入环比增速分别为-24.03%、2.79%、9.86%。到了第四季度,移动游戏收入环比增速降至-1.38%,增值服务、广告、IP衍生品及其他收入环比增速分别为9.28%、14.05%、-18.06%。

  原因可能是《三谋》这类重氪金、重垂直类的SLG游戏,存在流水前高后低的规律。《三谋》2024年6月在iphone端上线,三季度其流水开始爆发。而七麦数据显示,进入第四季度,《三谋》流水已经出现了下滑,2024年10月1日-11月15日,其iPhone端流水为1489.87万美元,仅为前一季度的23.80%。

  同时,B站所在的游戏市场竞争白热化,尤其三国题材SLG游戏领域,网易《率土之滨》、阿里灵犀互娱《三国志·战略版》等竞品众多。如《三国志·战略版》长期稳居 App Store 畅销榜前五,给B站带来很大竞争压力。B站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取更大市场份额,必须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游戏品质、丰富玩法、优化技术,以吸引更多玩家。

  B站在年报中称,移动游戏的增长彰显了B站在高质量游戏长期运营方面的决心和实力。公司还计划利用在游戏行业的独特优势,继续致力于为用户带来高质量的ACG游戏,同时进一步探索不同游戏类型的其他机会。

  查询招聘平台上B站的招聘岗位,与游戏策划相关的超200个岗位,占到在招职位的约1/5,涉及游戏文案策划、游戏生态运营、游戏特效设计师、游戏后端开发等多个工种。

  在2024年5月B站举办的游戏发布会上,B站还宣布对《三谋》首年投入至少1 亿元现金扶持生态,同时倾斜价值1亿元流量资源用于游戏的长线运营。

  2024年B站的销售及营销费用增长了12%,达到44亿元,增加主要是由独家授权游戏的营销开支增加所致。

  然而游戏业务的可持续性关键在于研发投入。上市之前的2017年,B站的游戏收入曾占到总营收的80%以上。2018-2022年,B站不断加大游戏自研投入力度, 研发投入也跟着水涨船高,从2018年的5.37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47.65亿元。因为终止部分低效项目,聚焦核心产品,2023年-2024年,B站的研发开支在减少。2024年,研发开支进一步下降至36.85亿元,同比减少 18%,公司称减少主要是因为2024年研发人员人数下降及2023年第四季度所产生若干游戏项目的一次性终止开支。

  聚焦主要游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是好事,然而B站游戏营收担当《三谋》却是外部团队制作,其开发主体是浙江华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B站只持股10%。在自研游戏开发减少、主要靠外部团队研发的游戏,B站想凭借这样的策略打翻身仗,有效性存疑。

  增速“见顶”,UP主收益骤降

  B站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背后,实际上也反映出用户增长显著放缓的当下,其社区生态正在面临困境。

  2024年,B站的日均活跃用户1.04亿,月均活跃用户3.41亿,增长分别为6%和4%。尽管用户仍在增长,但是增速明显放缓。2018年-2024年,B站月活用户分别为8700万、1.1175亿、1.858亿、2.717亿、3.145亿、3.29亿、3.41亿,同比增速分别为35.06%、58.13%、46.24%、15.75%、4.61%、3.65%。

  不难发现,2021年是B站月活用户高速增长的“见顶”年。这之后的三年,B站月活用户同比增速已降至低个位百分数。

  而月活用户增速趋缓的同时,B站的内容生态建设也遭遇巨大挑战——活跃UP主的数量仍保持增长,但Up主的收入增幅下滑明显。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近310万UP主在B站获得收入,其中通过广告和增值服务获得的总收入同比增长21%。对比来看,2024年上半年约有210万UP主在B站获得收入,从广告和增值服务获得的收入同比增幅为30%。

  也就是说,2024年,在B站赚到钱的UP主变多了,但UP主的个人平均增收幅度放缓较明显。B站Up主抱怨在B站挣钱越来越难了。

  Up主在B站平台获得收入的方法大致分四类:B站平台激励,用户的投币,直播打赏以及接商务广告。

  一方面,平台的创作激励一直在下降。2024年,B站调整了视频创作激励年度计划,4月起,B站UP主视频基础激励设置上限为每月2000元。

  有不少UP主表示,在新的激励计划下,收入明显减少。一些UP主提到,以前一个有10万播放量的视频能挣50元左右,现在可能不到10元,收入骤降约80%。

  另一方面,UP主的广告分成也在降低。2023年B站UP主分成占广告收入的 40.8%,2024年这一比例骤降至25%。2024年B站广告收入同比增长 28%至81.9亿元,按比例计算,UP主分成从约38亿元下降至29.8亿元。

  UP主增多、总分成“蛋糕”减少逾8亿元,这一变化主要源于B站商业化路径的调整。一方面,2024年效果广告收入占比65%,增速超40%,此类广告依赖算法精准投放而非UP主植入,降低了分成需求;另一方面,1%的头部创作者占据70%的商单资源,平台通过“花火商单”平台优化匹配效率,减少了中小UP主的无效分成。

  但B站头部UP主们的生存环境,可能比B站描述的更难些。

  知名UP主木鱼水心曾发布动态表示,2023年前四个月未接到任何广告,B站的创作激励甚至不足以支付办公室租金。

  B站美食区头部UP主“大祥哥来了”发布2024年自述视频称,因轻信“商业大佬”而负债数百万元。其做自媒体收入暴跌,为偿还由自己担保、邀请朋友参与投资的700多万元资金,大祥哥已被迫卖掉迈巴赫抵债,掏空父母积蓄、挪用奶奶的养老钱。

  市象《“围剿”B站》的相关报道也显示,流量明星粉丝与吐槽UP主之间的对抗已然升级至最新形式——“冲商单”。

  所谓冲商单,即流量明星粉丝通过向品牌方施压,要求品牌方终止与B站特定UP主的商业合作,可以让UP主吐槽明星的相关内容迅速下架,直击命脉,最终将影视区"恶霸"UP主们斩落马下。而这种玩法,相较于粉丝们过往通过控评、举报、占领弹幕区的人海战术,高效精准得多。

  市象称,当下,B站影视区UP主们的分层越发明显——大UP主在品牌主与算法推荐间走钢丝,中腰部及以下的UP主则在激励缩水与商单门槛中批量退场。

  作为B站的流量根基,多元化的创作内容、相对少的广告干扰,曾构筑起B站令人愉悦的社区氛围。但现在,B站盈利的巨大压力下,部分中腰部乃至不同领域头部UP主收益已然江河日下,B站提供新颖、多元且吸引人内容的能力势必受限,用户对B站的关注和依赖度还能持续多久,恐怕是B站CEO陈睿最需斟酌和平衡的战略性难题之一。

(文章来源:财中社)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