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宝“首选”飞鹤,中国飞鹤难“飞”出海

财中社
17 Apr

  曾几何时,“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使得飞鹤奶粉飞入千家万户。这一句广告词,无数中国家庭为其产品买单,中国飞鹤(06186)飞出海外之路却不进反退。

  日前,中国飞鹤发布2024年业绩,公司收入为207.5亿元,同比增加6.2%;股东应占溢利35.7亿元,同比增长5.3%,低于分析师预期9%左右的净利润增速。

  营销费超研发10倍中国家庭为高价买单

  2024年,中国飞鹤整体毛利率66.3%,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毛利率71.3%。毛利增长主要由于婴配粉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及原材料成本下降。

  自三聚氰胺事件后,外资奶粉一度抢占了不少中国奶粉市场份额。随着飞鹤凭借“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差异化定位、深耕线下市场迅速崛起。根据尼尔森数据,自2019年前三季度,飞鹤线下市场占有率达13.9%,整体市场份额11.9%,一举跃升行业第一。

  飞鹤乘势推出主打高端的“星飞帆”系列,跻身百亿单品。后续从200元高端价格带星飞帆升级至300元超高端品牌“卓睿”,并以更高的渠道利润、理顺渠道体系,在超高端价格带快速抢占外资份额。

  这一定位恰好契合了母婴消费的核心心理:以贵为好。根据艾媒咨询调查,在中国整个奶粉市场,2024年300元以上价格带婴配粉占比达到26%、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而200元以下价格带占比则为33%、大幅收缩9个百分点。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婴配粉企业报表呈现“高毛利、高费投”特点,安全焦虑和品牌溢价使得消费者价格敏感度较低,婴配粉在食品饮料中更类似于“高端品”而非“大众品”。

  然而,在持续保持200亿元营收体量的背后,中国飞鹤的研发投入却长期处于偏低水平。

  不同于部分企业单独列示研发费用,飞鹤将研发开支合并至“行政开支”项下。中国飞鹤2024详细年报尚未公布,业绩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由上一年的17.6亿元减少4.6%至16.8亿元,主要由于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减少。2023年,中国飞鹤研发投入6.1亿元,占营收的2.9%;2020-2022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7亿元、4.3亿元、4.9亿元,分别占营收的1.5%、1.9%、2.5%。

  与此同时,飞鹤在销售上的投入一如既往地“大手笔”。2024年销售及经销开支同比增加7%至71.8亿元,飞鹤奶粉2021-2023三年间,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达到67.3亿元、64.5亿元、67.1亿元。销售费用占收入比例长期维持30%左右,营销成本是研发成本的10倍以上。

  在整个婴配粉行业,低研发、高营销是普遍现象。例如澳优(01717)2024年研发开支1.3亿元,占总收入的1.8%;销售及分销开支20.8亿元,占比28.1%。合生元奶粉母公司H&H国际控股(01112)的研发开支2.4亿元,占收入的1.9%;销售及分销成本55.7亿元,占总收入42.7%;贝因美(002570)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133万元,占总收入0.5%;销售费用则占收入28.1%。

  从技术储备来看,中国飞鹤2019年前就完成多种研发。根据招股书,截至2019年,中国飞鹤共有63名研发人员,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工23位。而官方介绍中添加“更符合中国宝宝体质”钙吸收接近母乳59%(传统配方仅6%)的OPO结构脂是其2010年即研究的成分;公司主推的水解乳清蛋白、益生元及乳铁蛋白等多种优质营养也是在2019年招股书就已介绍。

  早在2020年,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就曾直言,“消费者的认知是这个好的就等于是贵的”,而飞鹤的奶粉“折算成公斤价,是全世界最贵的”。

  2022-2023年遭遇业绩下滑后,中国飞鹤开始提价。2024年3月,公司发布《关于飞鹤政策调整及产品价格上调的通知》,宣布旗下包括核心产品星飞帆在内的多款婴儿奶粉产品全面提价。在婴儿口粮奶粉“一周一罐”的消费频率下,普通家庭每月奶粉支出近1500元,逐渐成为不少家庭的经济负担。

  飞鹤难以“飞”进全球市场

  虽然高盛预计,在育儿补贴政策影响下,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增长前景将更趋稳定。婴配粉行业整体下滑趋势将逐步收窄,2025年同比降幅收至3.2%,2026-2027年降幅分别为2.5%和0.7%;但0-4岁婴童人口仍将持续负增长——2025至2027年预计年均下降4%-5%。

  尽管婴配粉市场趋于稳定,但奶粉一哥中国飞鹤面临着销量“见顶”的困境。最新的尼尔森跟踪数据显示,2025年1-2月线下销售额同比下降2.2%,其中销量下降4.1%,产品均价上涨1.9%;相比之下,2024年的销量下降9.4%,产品均价走低0.3%。

  在内需见顶的趋势下,中国飞鹤将目光投向海外,公司正尝试开启全球化,但现实并不乐观。根据财报,其境外收入比重极低。公司多年前就开始尝试入局北美市场。2021年以来,中国飞鹤来自美国市场年收入基本在2亿元浮动,远低于2018-2019年的6.4亿元和5.6亿元。自2023年,中国飞鹤进军加拿大市场,当年收入3780万元,2024年微增至3851万元。

  背后的原因是,出于安全底线考虑,全球多数国家施行婴配粉强监管,新品牌难以入场。根据华创证券研报,多数国家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提倡母乳喂养的号召,禁止或严格限制婴配粉企业广告营销、低价促销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后发品牌通过营销或低价切入市场。

  目前,中国飞鹤的基本盘依然扎根中国市场,但中国市场同样竞争激烈,伊利股份(600887)2024年前三季度的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收入213.3亿元。

  若核心技术和海外拓展能力迟迟无法突破,中国飞鹤“飞”得再高,也很难真正“飞”出去。

(文章来源:财中社)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