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间谍论”与“怼小米”:舆论风暴与心理迷雾

市场资讯
24 Apr

  来源:黑企鹅 

  71岁的董明珠,格力电器的“铁娘子”,最近又掀起舆论风暴。

  4月22日,格力2025年股东大会,董明珠连任董事长,开启第五个三年任期。 对了,还是超100%的得票率。

  志得意满就容易多说话。董大姐顺便抛出两颗“重磅炸弹”:一是“不用海归派,防间谍”,二是拿小米SU7事故开炮,称“小米汽车烧死人,格力‘大1路’十几年无火灾,这就是实力”。

  我估计,格力的公关在台下要急死了。

  作为一个有核心影响力的明星企业家,说这么不着边的话,舆论哗然。又在公开场合踩同行竞对,引火上身。

  只能说,董大姐是越活越通透了。

  最近在看武志红的心理书《深度关系》,对书中提到的全能自恋心理框架深有戚戚,还做了一张四象限图表当工具。

  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两件事背后的心理逻辑:从“间谍论”的封闭偏执,到“怼小米”的全能暴怒,董大姐到底是什么心态?

  言论一:“不用海归派,防间谍”

  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明确表示,格力“绝不用海归派”,理由是“海归可能有间谍,背景难以辨别”。她强调,格力1.5万研发人员全靠国内高校培养,技术自立自强,专利数量领先。

  网友调侃:“董大姐这是把海归当‘007’,格力要搞‘闭关锁国’了?”

  格力近年来在新能源、AI领域落后于美的、海尔,市场份额承压。董明珠却多次强调“本土研发优于外来技术”,此次“间谍论”进一步强化了她的“本土保护主义”。

  武志红说,全能自恋者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外界必须围着自己转,稍有挑战就可能触发迫害妄想。“间谍论”表面是安全考量,实则是全能自恋的封闭心理作祟。

  将海归派泛化为“潜在威胁”,本质是对“外来者”的系统性排斥。海归的国际化视野、多元思维,可能动摇一手打造的“纯本土生态”。在她心里,格力是她的“作品”,只有她培养的团队才“忠诚可靠”。

  前不久,将“格力专卖店”更名为个人IP主导的“董明珠健康家”,也是这一心理的折射。

  这种强势,根植于她早年的生存焦虑:30岁丧夫、独自打拼的经历,让她把“掌控一切”当作安全感的来源。

  年轻时,这股自恋是动力,推着她硬刚国美、改革渠道;可到71岁还在“连任”,还喊出“思想年轻化”“90岁还能干就干”。

  这背后,是全能自恋对权力的极致执着,跟时间较劲,怕退场等于“自我否定”。

  武志红在《深度关系》里提到,全能自恋者到晚年容易滑向全能无助与迫害妄想,因为衰老和外界的变化会放大内心深处的无力感。

  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人老了容易疑神疑鬼,觉得别人会害他。只能靠排斥“不可控变量”(如海归)来维护控制感。

  可这恰恰是格力的软肋:新能源赛道需要全球视野,她却选择“闭关”,让格力在创新路上越走越窄。

  言论二:“怼小米汽车,吹格力实力”

  董明珠和雷军的恩怨由来以久,当年10个亿的打赌也不知道最后兑现了没有。

  在股东大会上,董大姐直指小米SU7事故:“小米汽车烧死人你们看到了吧?格力在北京‘大1路’跑了十几年,从没有火灾事故,这就是实力,这就是技术!”

  我看了视频,不是调侃,是很认真地坐在主席台上强调。

  她提到的“小米事故”,指2024年3月29日安徽高速上的一起SU7车祸,三人死亡,车辆起火,引发智能驾驶安全争议。

  搜索显示,北京大1路自2017年10月起才逐步采用格力钛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

  首先,不到十年。其次,一个跑30公里/小时的公交车,和跑高速的电车,环境变量不同,有什么可比之处?更别提销量概率了。这纯属借机“拉踩”。

  这种“拉踩”更像是一种心理补偿:当内心不安时,贬低对手是她维护“全能”形象的惯用招数。

  武志红指出,全能自恋者最怕权威被挑战,一旦有人动摇他们的“完美形象”,就会爆发全能暴怒,用攻击来维护自尊。“怼小米”,正是这种心理的放大镜。

  董明珠是传奇,也是矛盾体。从“间谍论”到“怼小米”,全能自恋让她站在“核心技术神坛”上,却也让她困在“偏执孤岛”里。

  1954年的人,董明珠的传奇人生,堪称全能自恋的教科书:30岁丧夫,单亲妈妈南下打拼,从基层销售逆袭成格力掌舵人。

  这条路走得有多硬核,内心就得有多“神”。

  她的管理哲学形成于2000年代中国制造业的“狼性文化”,强调忠诚、集权、个人英雄主义。

  可2025年的今天,Z世代员工要自由,资本市场要效率,AI、新能源要开放。她的“全能自恋”就像一座孤岛,越来越不合时宜。

  武志红在书中最后给出的解决之道:真正的成长,是放下“全能”的幻觉,接受自己的有限。

  这句话,也送给终将面对衰老的每一个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尉旖涵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