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朗普是否会(尝试)解雇鲍威尔,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摆在了明面上。但说实话,我真没太搞懂他的动机。
我们先把“特朗普到底有没有权力罢免鲍威尔”这个核心法律问题暂时放一边。4月1日,Tracy Alloway和我一起发布了一期播客节目,邀请到哥伦比亚大学的Lev Menand作为嘉宾,那期节目的标题是《未受华尔街关注的美联储的独立性风险正在上升》。现在嘛,可以确定地说,华尔街确实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当时节目的基本观点是,如果特朗普罢免联邦贸易委员会(以及其他类似机构)中民主党委员的尝试得到法律容许,那么理论上,美联储主席以及其他理事的职位也处在类似的不稳定状态中。
我们先来说经济层面。很明显,特朗普想让鲍威尔下台,而且是越快越好。他在自己的Truth Social账号上已经明确表达过这一点。上周五,白宫首席经济智囊凯文·哈塞特也证实,特朗普确实有意撤掉鲍威尔。不过,特朗普是否真的会动手(撇开法律问题不谈)还不确定。据记者 Colby Smith、Jonathan Swan和Maggie Haberman的报道,特朗普的顾问团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说服了他:如果他真的解雇鲍威尔,可能会引发金融市场更大的恐慌。所以眼下来看,他还没有下这个决心。
这里值得指出的一点是,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往往会让实体经济付出真金白银。举个相对微观的例子:上周,汽车租赁初创公司Turo宣布裁员15%,原因是IPO窗口彻底关闭了。股市下跌最终会带来裁员,这就是现实。
好吧,我们暂且不谈金融市场的动荡。总统当然希望利率更低——从各方面来看这都说得通。利率降低会让车贷和房贷利率、企业融资成本更低,哪位总统不想要这样的经济环境?
但我们设想一下:如果特朗普真的解雇鲍威尔,换上一位听命于他、上任就大幅降息的人——这对特朗普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恐怕现在对特朗普(当然对所有参与美国经济的人也是如此)最令人不安的图表之一是:自“解放日”以来,美国股市出现明显的避险抛盘,而长期国债收益率节节攀升。
上面这张图大家可能已经看过很多次了,但关于“10年期收益率”,还是值得提醒一下。这个数据大体上是反映市场对未来10年美联储将如何调整隔夜利率以实现2%通胀目标的预期。
记住,美联储的政策利率主要影响的是短期借贷成本。所谓“长期”其实是无数个“短期”叠加而成。市场当前的信号是,假如其他因素不变,在“解放日”之后,联邦基金利率未来10年会升到比之前预期更高的水平。
当然,私营部门的借贷成本通常是以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上的不同期限点位作为基准。我们以房贷为例,它是普通美国人与利率之间最直接的连接方式之一。房贷利率通常是在10年期美债收益率基础上再加一个利差,所以自“解放日”以来,随着10年期收益率上涨,房贷利率也随之上升。其他金融工具则可能挂钩曲线上的不同期限。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即便美联储现在选择激进降息,也无法保证那些真正影响实体经济的利率就会同步下降。因此,即便采取行动,在短期内也未必能对实体经济产生实质性拉动。
就理论而言,美联储确实有一套可以“机械性”压低所有利率的工具,即所谓的“收益率曲线控制”。美联储可以直接进入市场,依靠其几乎无上限的资产负债表,宣布买入所有收益率高于3%的美债。这么做的确可以让市场利率压下来。
但问题是,现在市场“集体智慧”给出的信号是:为了兑现美联储在通胀方面的承诺,3%的利率还远远不够,至少要平均达到4.3822%。所以,如果美联储真的这么做,市场将会解读为它放弃了控制通胀的承诺,从而导致美元显著贬值。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当前,美联储对持有美元的人做出的“承诺”是:你用美元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每年最多只涨价2%。这听起来很抽象,但值得停下来仔细想一想。人们总说美元不再“锚定”任何东西,其实并不准确。美元现在“锚定”的是一篮子商品。长期以来,由于美国政策制定者做得相当不错,这一篮子商品的价格每年只略微上涨。一些人甚至觉得2%的通胀已经太高,但不管怎样,这就是当前美元持有者与联储之间的“隐性契约”。如果美联储突然在实际行动中(哪怕是间接地)承认,这一篮子商品未来每年的涨价幅度将高于2%,那么美元将会显著贬值。
学者Bruno Höfig、Iderley Colombini和Leonardo Paes Müller曾写道,从历史演变来看,美国货币政策的框架已从“金本位”演变成他们所说的“价格指数本位”。过去,美元可以兑换黄金;现在,它“兑换”的是由CPI或PCE这类价格指数所衡量的一篮子商品与服务。
你可能会说,这其实也没什么新鲜的。毕竟过去几年我们已经看到,美联储在实现通胀目标方面严重偏离了轨道。难道央行不是早就“违约”了吗?
换个比喻来解释也许更直观。我个人特别讨厌那种约饭迟到的人,真的会让我抓狂。但迟到的原因其实有很多种。如果是因为地铁坏了,那我也不能怪他们。如果是地铁坐错了方向,那我可能会觉得这人有点不靠谱,但也不至于立刻翻脸。不过,如果他迟到的原因只是因为“觉得守时不重要”,那就说明他根本不尊重你,而你可能也不想再当他朋友了。
2022年,美元对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大幅下滑,但对一篮子其他货币却显著升值。市场给出的判断是——要么地铁坏了,要么美联储搭错了车。那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美联储低估了供应链受冲击的规模和财政扩张的影响。但说到底,全球几乎所有央行都犯了同样的错,所以你知道,不会因为这事就“跟美联储分手”。况且,美联储非常重视沟通,甚至可以说有点“话痨”。你能实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美联储并没有“已读不回”。
但如果今天只是因为“总统想要”就随意压低利率,从而让通胀重新抬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相当于对全球美元持有者发出了一个信息:美联储并不把“准时赴约”当回事。
周一和Martin Wolf一起录播客时提到一个观点:即便是在1971年之前,美国其实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金本位。我认为这个说法是对的。美国实行的,更像是一种“承诺以黄金兑换美元”的本位制度。中间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建立在法治、规范基础上的承诺——你拿着美元来,美国政府会兑现它,给你黄金。今天的“价格指数本位”其实也是一样。并没有哪条法律写明“美元每年最多只能贬值2%”,但持有美元的人相信美联储是一个严肃、守诺的机构。如果美联储变成一个对总统唯命是从的机构,那这一信任基础将遭到根本性破坏。
“特朗普2.0政府”的种种作为其实是对政治规范和制度架构的系统性挑战。在遣返移民等问题上,美国正在面临宪政结构和三权分立理念的严重危机。这或许会对美国体制造成长期伤害,但在短期内,政府的确能“赢”一把:特朗普想让一些人离开美国,他们就真的被送走了。
但要是换成美联储这样的机构,连这种“短期胜利”都很难看到,经济变好根本无从谈起。
责任编辑:丁文武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