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汽车深陷困境,破局之路在何方?

蓝鲸财经
22 Apr

文|蛇眼财经v

在汽车行业的变革浪潮中,智界汽车的诞生备受瞩目。作为华为与奇瑞两大巨头携手合作的结晶,智界汽车自孕育之初便承载着众人的期待,被视为融合前沿科技与卓越制造的典范,有望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2024年,智界品牌首款车型智界S7正式上市,凭借华为的技术赋能,如先进的鸿蒙智能座舱、强大的HUAWEI ADS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及奇瑞多年积累的深厚造车底蕴,在上市前赚足了眼球。智界S7的亮相,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消费者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行业内也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此,试图探寻这一全新品牌的发展潜力。

随后推出的智界R7同样来势汹汹。这款车不仅延续了智界品牌在智能科技方面的优势,在续航、空间等方面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也让智界品牌似乎迎来了开门红。余承东也曾在多个场合毫不掩饰对智界汽车的信心与期待,强调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巨大潜力,这无疑进一步提升了智界汽车的关注度。

然而,现实却给了智界汽车一记沉重的耳光。随着时间的推移,智界汽车的销量并未如预期般持续攀升,反而陷入了困境。智界S7的销量在短暂的高光之后迅速下滑,月销不足四位数,这样的成绩与上市前的火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大跌眼镜。尽管智界R7在销量上有过短暂的亮眼表现,但从整体市场表现来看,仍未能达到预期,与同价位的竞品相比,其销量差距逐渐显现,市场份额也在不断被挤压。

更令人担忧的是,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智界品牌之夜活动上坦言,智界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这一消息的公布,无疑让智界汽车的处境雪上加霜,也引发了外界对其未来发展的深深担忧。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智界汽车,如今却在市场的浪潮中陷入了迷茫,其失败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销量困境:高开低走的残酷现实

智界汽车销量的高开低走,犹如一场令人唏嘘的戏剧。

在上市初期,智界S7凭借其强大的品牌背书和先进的技术配置,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订单量一度火爆,上市当天便收获了超2万台订单 ,余承东兴奋地表示智界S7比同期的问界新M7还猛,似乎预示着一个爆款的诞生。然而,现实却给了所有人一个沉重的打击。从实际销量数据来看,2023年11月智界S7月销量仅115台,12月为786台,2024年1月和2月销量分别为604台和794 台,这样的成绩与上市前的火爆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着实令人大跌眼镜。

尽管在4月11 日二次上市后,智界S7的销量有了短暂的起色,4月和5月单月销量都超过了5000台,让人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但好景不长,6 月销量却突然下滑至2306台,环比销量近乎腰斩,此后销量更是持续低迷,8 月份甚至惨淡至425辆。在11月三度上市后,12月销量在春节旺季也仅为1833辆,进入2025年1月,销量更是滑落至1378辆,这样的销量表现无疑让智界S7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与同期竞品相比,智界 S7 的销量差距更是一目了然。以小米SU7为例,其自上市以来便一路高歌猛进,订单持续火爆,月销量已经持续在1万辆以上 ,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匹黑马。极氪 001 同样表现出色,月销稳定在较高水平,在2024年6月销量更是达到了 14383台。而比亚迪汉作为中大型车市场的老将,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月销量也常常突破万辆,在 2024年12月销量更是高达26427辆。相比之下,智界S7的销量显得微不足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逐渐被边缘化。

智界R7虽然在销量上有过连续三个月破万的表现,但从整体市场份额来看,仍未能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与特斯拉 Model Y、比亚迪宋 PLUS 新能源等畅销SUV 车型相比,智界R7的销量差距明显,市场份额也相对较小。

这表明智界R7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要想在SUV市场中取得更大的突破,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合作裂痕:双方博弈带来的内耗

智界汽车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奇瑞与华为这两大合作方之间的矛盾与分歧。这种内部的不和谐,就像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出现了故障,使得整个合作项目难以顺畅前行,对智界汽车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从生产主导权的争夺来看,奇瑞作为传统汽车制造商,拥有多年的造车经验和成熟的生产体系,一直以来在汽车生产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习惯了掌控生产的各个环节。而华为作为科技巨头,凭借在智能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希望在智界汽车的生产过程中注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对生产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从而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这使得双方在生产主导权上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在质量标准方面,双方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华为对产品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其在科技产品领域积累的品质管控经验,使得它将高标准、严要求带入了智界汽车的生产中 。华为认为,智界汽车作为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必须在质量上达到行业顶尖水平,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然而,奇瑞在长期的汽车制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质量标准体系,这套体系虽然能够满足传统汽车市场的需求,但与华为的高标准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产能分配问题也是双方矛盾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奇瑞自身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快速发展,旗下多个品牌都在争夺有限的产能资源 。星纪元作为奇瑞重点打造的高端电动品牌,与智界汽车基于同平台打造,在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上存在一定的重叠,这使得双方在产能分配上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当智界S7订单火爆,需要大量产能进行交付时,奇瑞可能需要优先保障自有品牌星纪元的生产,从而导致智界S7的产能受限,交付延迟。

这种内部合作的不畅,不仅影响了智界汽车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对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消费者在面对交付延迟、质量问题等困扰时,对智界汽车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品牌口碑也因此受到负面影响。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品牌形象和口碑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一旦受损,很难在短期内恢复。

智界汽车要想摆脱当前的困境,就必须解决好奇瑞与华为之间的合作问题,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产品短板:性价比与定位之殇

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产品力无疑是决定一款车型成败的关键因素,而智界汽车在这方面却存在着诸多短板,尤其是智界S7,在性价比与定位上的问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从性价比来看,智界S7在配置与价格的平衡上存在明显不足。以其与竞品极氪001的对比为例,极氪001售价26.9 - 32.9万元,智界S7售价24.98 - 34.98万元,两者售价高度重合 。但在配置方面,智界S7若要选择双电机版本,价格需达到32.98万元的次高配车型;而极氪 001只需 26.9万就能拥有双电机版本,相比之下,智界S7在双电机配置上要多花费5万元,这使得智界S7在性价比上明显处于下风。

此外,智界S7的配置分布不均,许多高端配置如激光雷达等都集中在高配车型上,低配版不仅续航里程较短,甚至连激光雷达都没有,这无疑降低了其对预算有限消费者的吸引力 。在如今消费者对汽车性价比愈发看重的市场环境下,智界S7这种配置与价格的不合理搭配,无疑成为了其销量增长的一大阻碍。

再看智界S7的市场定位,也存在着尴尬之处。与问界品牌专注于家用SUV,定位清晰明确不同,智界S7作为一款中大型轿车,主打操控性 。然而,在当前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智驾功能日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而智界S7所追求的操控性与智驾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当车辆更多地依赖智驾系统实现自动驾驶时,驾驶者对操控性的体验和需求相应减少,这使得智界S7的操控性定位在智驾时代的价值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在智界S7所处的价位段,小米SU7等竞品同样标榜操控性,且定价更低,配置也不逊色,这进一步削弱了智界S7的市场竞争力。

在这种情况下,智界S7既无法充分发挥其操控性优势吸引追求驾驶乐趣的消费者,又在智驾功能上未能突出差异化,难以满足追求智能化体验的消费者需求,导致其在市场中的定位模糊,目标用户群体不明确,销量自然难以提升。

市场洪流:激烈竞争下的艰难突围

智界汽车的困境,与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环境密不可分。在这个快速发展且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每一款新车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智界汽车也难以幸免。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竞争也愈发激烈。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市场的火爆吸引了众多车企的加入,新车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智界汽车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在众多竞品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从车型偏好来看,国内消费者对 SUV车型的喜爱程度较高,SUV市场持续火爆。2024年12 月,SUV销量排名前几位的车型如特斯拉 Model Y、比亚迪宋 PLUS新能源等,销量都远超智界R7。这表明在SUV市场,智界R7面临着来自众多竞品的强大压力。消费者对SUV车型的青睐,使得轿车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智界S7作为一款轿车,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要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难度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竞品还在不断涌现,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小米SU7自上市以来,凭借其出色的性能、高性价比以及小米品牌的强大影响力,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月销量持续在 1万辆以上。极氪001也凭借其优秀的产品力和良好的口碑,月销稳定在较高水平。

这些新竞品的出现,分食了市场份额,对智界汽车的销量产生了严重的冲击。智界S7在与小米SU7、极氪001等竞品的竞争中,由于在性价比、市场定位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其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销量持续下滑。

破局之路:未来能否逆风翻盘?

智界汽车当前面临的困境,是由合作、产品、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实现逆风翻盘,智界汽车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刻反思和全面调整。

总而言之,智界汽车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挑战,但也并非没有机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只要智界汽车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破局策略,加强合作、优化产品、适应市场,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逆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