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贸一体化畅通双循环 企业品牌化建设正当时

证券日报
Yesterday

  在刚刚结束的消博会上,《证券日报》记者品尝到了口味独特的崂山白花蛇草水。据了解,这款中药味十足的饮品已畅销海外。

  “公司生产的崂山白花蛇草水已经以‘中国草本饮品’形象走出了国门。同时,公司生产的本草可乐也被定位为‘世界另一种可乐’,为全球‘可乐版图’增添了一抹‘中国味道’。”青岛饮料集团国际贸易经理张翼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上升与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企业正面临相比以前更加复杂的挑战——如何让同一款产品既符合海外标准,又能打动国内消费者?这也是当前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趋势下的核心命题。

  目前,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示范作用。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内外贸一体化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抓手,通过有效促进外贸企业生产端与国内消费端的跨市场对接,可以激发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潜能,并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持久动力。同时,内外贸一体化是应对国际经贸规则变革的迫切需求,也是对冲外部冲击的务实选择。

  引导外贸优品“转”内销

  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加剧,外贸企业急需开拓国内市场,但“转场”并非易事:国内消费者对产品包装、品牌故事、营销方式的需求与海外市场存在显著差异。

  北京幸福益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敏告诉记者,公司在调研国内市场后,通过技术下沉推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高性价比医疗和日化产品,并借助电商平台实现快速触达用户。

  事实上,上述公司遇到的挑战颇具共性。外贸企业要“转”内销,前期往往面临不了解国内市场需求、缺乏平台运营经验、品牌认知度低、国内外标准不同等一系列挑战。

  “内需市场虽然庞大,但竞争激烈。传统外贸企业‘大批量、少批次’的生产特点,与国内市场‘小批量、多批次、快迭代’的需求存在矛盾。”京东零售招商运营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品牌、新商品要打开国内市场,需投入较大的人力和成本,且周期较长。

  记者注意到,为进一步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腾讯京东、盒马、阿里等电商平台近日纷纷发起了专项行动。例如,4月11日,京东宣布将设立2000亿元专项采购资金,启动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4月17日,腾讯推出“外贸新征程助跑计划”,预计通过小程序、微信小店、数字化线下门店等商业生态,为广大外贸企业新增1000亿元销售规模。

  腾讯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微信小店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快速开店服务,商家持营业执照即可申请开店,并实现分钟级审核绿色通道。同时,为进一步降低商家经营成本,支持0保证金试运营,微信小店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商品展示和线上销售渠道。此外,微信小店还撮合带货者拓展线上销路,推出“外贸好物节”直播专场,促进交易转化,扩大优质商家的经营效益。

  “自4月11日京东宣布设立2000亿元专项采购资金并启动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后,受到了广大外贸企业的关注。截至目前,已有超过6000家企业和商家与京东接洽,寻求合作和帮助,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快速上升。”前述京东零售招商运营负责人表示,京东正在积极发挥供应链优势,并持续打造开放生态,帮助外贸商家解决难题。一方面通过大规模采购,依托京东自营供应链,如京东自营、京喜自营模式,尽可能帮助外贸企业缓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通过“春晓计划”等扶持举措,帮助商家开设自己的店铺并提供运营指导,进而实现长线运营,打造自主品牌。

  在章俊看来,腾讯、京东、盒马等平台为外贸企业开通内销绿色通道,凸显了国内市场作为“大后方”的支撑作用。

  增强中国制造话语权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的高品质商品持续畅销海内外市场,但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仍需付出诸多努力。

  “在内外贸一体化趋势下,企业品牌建设需兼顾多元的市场需求与文化背景。”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黄赟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全球化布局中,公司针对不同市场的文化差异和消费习惯,采取了灵活多元的核心策略。例如,对于海外用户,公司开展了技术适配与本地化设计,基于声音大模型的多语言训练能力,公司不断优化语音交互功能,提升产品在非中文市场的渗透率。

  品牌建设之路虽然艰难,但行则将至,受访企业也是干劲十足。“全球都在进入老年化,公司的口腔功效牙膏和无菌软膏敷料等产品已经走向世界,不管海内外消费差异有多大,这些都是市场刚需。”梁敏表示,公司以Regesi再生医学材料为核心,解决了世界再生医学材料“卡脖子”技术,同步满足了国内外合规性及文化适配性,形成了再生医学产业集群,强化国内外市场联动。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具有多重意义。从国内来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有助于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链条中的堵点,扩大内需市场,对冲外需波动风险,为外贸企业提供内部缓冲空间,助力外贸企业利用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消化产能,同时引导内贸企业对标国际标准提升竞争力。从产业链来看,内外贸融合能促进技术、品牌、服务等要素整合,推动产业升级,增强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话语权。

  政策协同发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快解决标准认证、市场渠道等方面问题;中办、国办于3月份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出,支持外贸产品拓内销,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商务部于4月份表示,正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在市场准入、渠道开拓、财政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帮助力度。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将进一步拓宽外贸企业的市场空间,企业可依托国内统一大市场对冲外部波动。”章俊表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在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依靠政策体系协同发力推动企业主体加快技术革新与品质升级,实现出口产品向内销优质商品的高效转化。外贸企业按照“同线同标同质”要求,加速整合国内外先进生产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将形成推动产品结构优化、技术含量提升的促进效应。

  此外,各地已经相继出台了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工作计划,总结来看,主要聚焦于标准衔接、企业转型和示范创新三个方面。

  例如,山西省提出,在推动内外贸标准制度衔接方面,发挥检验检测和认证服务联盟作用,推动内外贸相关检验检测、认证互认,积极推进进口商品检验采信工作,扩大合格检验机构目录。浙江省提出,培育内外贸并重发展的企业主体。开展“领跑者”行动,加快内外贸品牌建设,支持内外贸企业创新发展。

  “这些措施若能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并实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的有效配套,将有望形成‘政策引导—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董忠云分析称,推动标准认证、规则规制统一是基础性工程,统一标准可减少重复认证成本,提升产品通用性。支持企业创建国际品牌、拓展跨境电商等,有助于通过国内市场培育自主品牌的国际议价能力,开辟企业新增长极。同时,依托示范项目探索创新具有试点意义,若能够形成可复制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将带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谈及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还应如何做?董忠云认为,首先,可以进一步强化制度型开放,通过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快国内外规则衔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其次,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如完善供应链金融,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提供跨境物流、合规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等。再次,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如建设内外贸一体化数字平台,实现订单、仓储、物流数据互通,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内外需求,鼓励企业利用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新渠道拓市场等。最后,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强化相关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对冲汇率波动、贸易摩擦等风险。加强企业法律合规培训,帮助企业规避国内外法律差异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