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财讯 | 4月24日,A股午后盘中,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涨超2%,续创历史新高,齐鲁银行、渝农商行、厦门银行、上海银行、建设银行等涨幅靠前。
回顾历史,四大行中,工商银行(01398)股价从去年今日的3.649港元(2024年4月24日),到今天收盘的5.44港元,涨幅高达49.9%;同期,农业银行(01288)涨幅达52.21%;中国银行(03988)涨幅达47.3%;而建设银行(00939)的涨幅最高,达到59.87%。
不难看出,银行股已在市场中,先行走出了“慢牛”的感觉,不少银行个股在近两年已走出翻倍行情。过去银行股凭借高股息和低估值,被众人称为“养老神器”。在去年9月底股市显著改善后,银行股也暂时“熄火”,随后在12月初,科技股开始回调后,银行股再次站出来稳住大盘的同时,不断推升板块高度。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推动银行股上涨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点。
其一,长线资金及政策的持续加码:1月23日,国新办就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表示,需要提升实际投资比例。对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申万宏源表示,若假设未来3年五大国有大型险企保费增速中枢约5%(与GDP增速中枢一致),测算合计有1.4万亿保费入市,假设13.1%(上市银行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例)的资金流入银行板块,则合计约1881亿元(测算2024年沪深300、中证A500、上证50指数ETF合计流入银行板块1338亿)。
随后,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等长线资金纷纷加大对银行股的配置力度。例如,农业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等均被险企举牌。
此外,4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这也是近年来险资权益投资政策的重要调整,核心目标是通过释放长期资金潜力,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和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其二,“避险”成当前股市的一关键词,高股息、红利自然成为大家的重点关注方向。
对此,长城基金认为,虽然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仍存,但在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出手后,由资金面驱动的大盘价值或相对稳健,高质量+高盈利分红资产或占优。
富国基金认为,高股息红利资产在震荡市中的表现,主要源自三重逻辑:稳定且充裕的现金流、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对企业业绩形成支撑,显著的低估值属性形成较厚的安全垫,以股息率为代表的分红能力形成除股价上涨之外的第二道收益来源。综合来说,红利资产属于一类可攻可守、攻守兼备的投资方向。
展望未来,银行股的上涨逻辑依然清晰,随着中国长期利率的下行,权益资产的价值将得到重估,优质银行股凭借其较高的股息率和利差优势,将继续吸引长线资金的关注。
瑞银表示,虽然美国关税冲击不会对内银产生直接影响,但中国潜在的经济放缓或会带来一些间接影响。因此,瑞银预计未来降息计划、贷款需求疲弱、资产质量风险将在此次财报季度中被频繁提及,预计各内银股将保持韧性。
该行提及,在中国刺激措施尚未落地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较多的情况下,认为内银股往往呈现逆周期表现,相较于整体A/H股市场更具韧性。看好估值不高且股息收益率高的内银股,例如中信银行H股(00998)、建设银行H股、工商银行H股。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