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略大参考 杨知潮
“小绿书”并不是某个特定产品,而是微信生态的一整套新探索。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公众号、看一看、搜一搜、元宝等产品,轮番上阵。
4月,公众号进行了一次灰度测试,个人微信号可以直接注册公众号,发布公众号。再加上此前公众号对短图文内容的不断升级,眼下的公众号越来越短,也越来越轻。
早在2023年,微信就在看一看内部添加了图片TAB,大图模式和短内容外观与小红书相似,也被网友称为“小绿书”。虽然看一看的图片界面已经被取消,但微信此后的多次更新里,无不继续在朝着短内容的方向靠近。
而在“略大参考”看来,所谓的“小绿书”,并不是某个特定的产品或者页面,而是一整套新的微信生态。
毕竟微信已经是个有年头的产品,腾讯电商、广告、AI三个核心业务的崛起,又对微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个过程里,看一看、公众号、视频号、搜一搜,甚至是朋友圈,都有机会成为“小绿书”的入口。
01 公众号接棒
微信此前声量最大的,被称为“小绿书”的产品,是在看一看中。2023年年中,微信对“看一看”产品进行了一次更新,添加了“图片”页面,外形看起来和小红书极为相似,
微信方面的解释是,这是视频号原有图文功能的一个升级,但从用户体感来看,它更像是一个新产品。
被誉为全村希望的视频号也给用户提供了单独的按钮发布“小绿书”,图文内容可以直接在视频号内显示,从这一举动来看,微信似乎有想把视频号做成综合社交媒体的想法。
图注:与图文媒体看似不相关的视频号也当过一段时间“小绿书”
但随着看一看的数次更新,眼下这个页面已经被取消。视频号页面也已经无法找到发表图文的按钮。并没有官方消息公布这两个功能下线的具体日期,不过根据公开资料,直到2024年初,仍然有视频号图文发布的教程出现。
公众号成为了它的接棒者。
4月16日前后,大量用户开始发现了微信的灰度测试功能:个人微信号可以直接注册公众号,并且直接发表文章。在此之前,公众号的注册和发布需要进入专门的网站或者APP,而眼下,注册和发布公众号的难度,并不会比朋友圈高太多。
早在2023年和2024年,公众号就至少两次升级了公众号图文消息功能。两次升级后,公众号可以发布以图片为主的短内容。
图注:微信派在2023年发布的公众号更新示例图,看起来和小红书很像
不过,公众号的底子毕竟是一个古典媒体,这两次更新后,它的体量仍然“很重”。比如虽然公众号可以在手机端直接发布图片+短内容,但它仍然依赖订阅号助手这一后台APP。
而随着此次灰度测试,公众号的“申请权”和“发放权”下放到个人微信,此外,今年年初,公众号再次内测图片评论功能,严肃的媒体评论区,变成了可以斗图的社交场所。
在专业创作者平台向社交媒体演变的同时,公众号过去两年的分发模式也在变化。2021年年底,公众号内测了信息流功能。此后两年公众号的公域流量池占比越来越高,阅读量与粉丝数的相关性开始减弱。“看一看”板块的崛起,又为公众号的公域流量池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入口。
公众号已经彻底具备了成为个人社交媒体的条件。它有能力接过“看一看小绿书”留下的接力棒。
不过在微信生态内,像“小绿书”的产品还不止公众号一个。2023年公开课上,微信团队宣布推出“问一问”功能,看起来在对标百度知道或者知乎。
但产品怎么用,并不由产品经理说了算。眼下,问一问实际上就是另一个“小绿书”。很多用户并不把问一问当成提问工具,而是短内容的发布平台。甚至里面也有零食推荐、美妆种草、人生感悟这样典型的小红书内容。
从内容形式和互动率来看,这一原本定位于知乎或者百度知道的产品,甚至比“公众号图文”和“看一看图文”更像真正的小绿书。
图注:不难发现,“问一问”里很多人根本不提问,而是纯粹把它当成微博或者小红书。
问一问的自然演化,体现了用户对“小绿书”的需求:微信用户需要一个公域流量里的朋友圈,但在“看一看小绿书”取消后,这个角色是缺位的。至于这个“小绿书”在哪个产品里,对用户来说可能并不重要。
02 谁都可以是小绿书
在“略大参考”看来,“小绿书”不止是某一款产品,更是最近几年,微信对新流量生态的一种探索,这个探索过程中不止有“三个小绿书”的形式尝试,也有流量逻辑的底层变化。
过去,微信的内容生态颇有点各自为战的意味,它们各自占据自己的流量位:朋友圈、公众号、视频号,乃至微信生态里的拼多多、同程旅行、京东、滴滴打车也都是相对独立的。
从这个层面来看,微信生态和互联网导航首页没有本质区别,它们只是各自独立的网址,再通过社交这一核心功能被整合在一起,这就是微信强大的社交生态。
这个生态跑出过拼多多的奇迹,孕育出了滴滴、同程等多个上市公司,还衍生出了腾讯庞大的娱乐和金融生态。它很好,但毕竟已经有年头了,也需要更新,升级。
于是,微信的逻辑在最近几年不断朝着“小绿书”的逻辑变化,原本各自为战的入口,正在被整合。
2017年,在今日头条如日中天的年代,微信推出了“看一看”这个对标产品。从对抗今日头条的角度来看,看一看当时不算成功,但在多年以后,它却成为了复杂生态的一个统一入口。
比如2023年那次出圈的“小绿书”,就是通过看一看入口来分发的。
眼下,虽然“看一看小绿书”已经不在,但它仍然是公众号和问一问两款产品的重要入口。
另一个统一入口是搜一搜。2021年9月,搜狗正式宣布收购案尘埃落定,这一拥有国内领先搜索技术的公司正式被并入腾讯生态。第二年,搜一搜开始高歌猛进,月活达到8亿,同比增长约54%。
它的价值在于,为微信丰富的内容生态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现在的搜一搜下有16个标签,这16种搜索结果,都通过一个搜一搜被整合起来。
数据显示,在高光的2022年:通过搜一搜带动的公众号新增粉丝贡献占比达到27%,文章分发量较去年增长43%;小程序新增日活用户贡献占比20%,小程序分发量较去年增长26%;视频号新增粉丝量较去年增长120%,视频分发量较去年增长895%。
在2023年的微信公开课上,搜一搜团队直接用“连接美好”作为自己的演讲主题。显然,它最大的价值是整合。
加上微信原本的聊天逻辑,“小绿书”的流量转化逻辑初见雏形:第一,以聊天为载体的社交流量。第二,以看一看为主的算法分发流量。第三,以搜一搜为主的主动搜索流量。
当微信小店横空出世时,这种逻辑已经基本建成。
2024年8月,微信小店重新上线。在元宝崛起之前,微信小店是当时腾讯毫无疑问的一号工程。但这样重要的产品,却连个入口都没有:在整个微信生态里,没有任何一个小程序、或者APP叫作“微信小店”。
这是因为:没有入口的小店,恰恰处处都是入口。
视频号里可以买,搜一搜里可以搜索到商品卡片,聊天的“送礼物”里可以为好友买礼物。这体现了微信新生态的一种有趣理念,也就是:商品信息应该成为一个原子化交易组件,能自由地在微信里游走。
在AI产品元宝中,腾讯再一次使用了这种“小绿书”打法,为元宝准备了非常多的入口:1.搜一搜中,元宝可以提供AI搜索服务。2.服务页面,提供了一个独立入口。3.最近几天,腾讯又将元宝添加到了通讯录,用户可以直接在微信里聊天。元宝完全融入了整个微信生态内部。
两次业务体现了“小绿书”生态的一种理念:一个入口,多种产品;一个产品,多个入口。
由于入口的统一,公众号、视频号、这些不同产品之间的边界正在模糊,甚至这些业务本身都快要被整合:今年2月,微信灰度测试账号系统:公众号、服务号、小程序及视频号合并。合并进展还需要时间观察,但眼下同一个人的公众号和视频号已经可以显示在同一页面,这种整合的趋势已经形成。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公众号、搜一搜、视频号、问一问,谁做“小绿书”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03 业务的需要
与“小绿书”逻辑一起变化的,是腾讯的业务需求。
在游戏收入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微信在赚钱这件事上扮演的角色是:作为腾讯游戏的营销场与社交传播场。最终它也很好地完成了《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爆款游戏的传播,庞大的流量下,甚至还跑出了同程、拼多多、滴滴这样的上市公司。
微信没变,但腾讯变了。原本占据腾讯——也就是社交娱乐业务重要份额的直播收入眼下已经严重下滑,游戏业务虽然坚挺,但增长放缓。
与此同时,互联网大厂转向广告业务已经成为了一种时髦,视频号横空出世,加之直播电商的出现,三种业务提出了一个一样的需求:微信必须能承载更多的内容。
过去的腾讯是广告主,变现引擎是游戏和社交等业务,而现在腾讯正在变成广告商,微信自己就得能变现。面对这种需求,微信原有的效率是不完美的,于是引来了前文提到的一系列变化。
而这种变化在承接腾讯的新增长曲线时,显得更加顺滑。
比如公众号在2023年和2024年的更新后,可以在文章里添加公众号、小程序、链接,更方便内容发布者种草,打广告,成为真正可以种草的“笔记”。
搜一搜在融入了小程序生态后,直接承接了微信当下两个非常重要的业务:本地生活和小游戏。
此外,搜一搜还完美契合了电商与LLM两个新业务。腾讯把“商品”放在了搜一搜的黄金流量位,让这个视频号里孕育出的电商业务一起步就有了“货架”属性。
用户的搜索需求,又为年轻的元宝提供了海量的调用机会,是AI搜索最好的普及场。
除了这些眼前的业务,“小绿书”生态还有一个更诱人的目标:Agent。
在去年的双11大会上,微信团队对微信小店的定义用到了“原子化组件,自由游走”。而这个概念非常接近智能体时代的流量畅想,即通过AI大模型,直接连接各类信息、生活服务。
比如用户在智能体里提出“点外卖”,AI可以直接匹配商家,完成下单,支付。成为内容和服务的入口。
当然,上述场景只是畅想,目前还没有一家大厂真的打通这样的生态。但它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OpenAI也于今年年初推出了“任务模式”,虽然功能还很简陋,只有定时提醒等少数能力,但算是迈出了从聊天机器人到智能助手的第一步。此前爆火的Manus,也是在朝着可以自主执行的智能体方向演进。
对大厂来说,这种智能体的前景是极其诱人的,这可能是一个新的流量入口,比如未来用户购物或许不再通过电商平台,而是直接通过最先进的智能体。
尤其是对腾讯来说,它的业务十分庞杂,一旦元宝能够构建出类似的智能体,腾讯原有的社交、小游戏、服务、内容等一系列业务将被打通。
而这种“整合一切”的智能体,或许也会成为未来“小绿书”的真实内涵和演进方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