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安在线(06060)拥抱高水平ESG管治,科技、AI双驱动助力稳健发展

智通财经
24 Apr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持续推进,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已成为社会共识。近年以来,ESG投资代表了一种更加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理念,日益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也逐渐成为分析一家公司质地和长期价值创造力的新维度。

政策层面持续为绿色金融发展注入动力。中国内地积极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 ESG 投资规范发展。香港也不断强化其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地位,通过优化绿色金融认证机制、推出税收优惠政策等举措,吸引全球绿色资本。两地监管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各类金融机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积极鼓励资本市场开展 ESG 投资。在香港这样一个具备世界级金融基建、完善法律和监管制度的国际化成熟市场中,那些积极践行ESG发展理念,拥有高水平企业治理能力并能实现长期稳健经营的企业,愈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其中,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企业众安在线(06060)在 ESG 管治方面成绩斐然,表现领先行业。其凭借极具前瞻性的科技赋能长期增长战略,打造出推动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引擎”。

践行绿色金融理念,勇于承担企业责任

日前,众安在线发布2024年ESG报告。报告显示,众安结合自身“科技驱动金融,做有温度的保险”的发展理念和运营实践,将“严格合规运营”、“做有温度的保险”、“重视人文关怀”、“共享绿色生态”、“回馈社会民生”作为履行环境及社会责任、践行ESG理念的五大战略发展方向,围绕ESG领域重点议题开展了一系列提升行动,搭建 ESG 管理体系、制定并发布 ESG 系列制度,将 ESG 理念融入产品设计,逐步构建业务端 ESG 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了日常经营管理与可持续发展、ESG 管理实践的有机融合。

回顾2024年,众安在线通过“科技”将“绿色、普惠、数字”高效融入保险价值链各个环节,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长足进步,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24年,公司全年总保费收入达334.17亿元,同比增长13.3%;云端保险核心系统“无界山”全年处理保单197.32亿张,承保自动化率提升至99%,这些亮眼数据背后,是众安将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的成果,不仅大幅提升了业务效率,更助力保险行业向绿色低碳、普惠共享的方向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正式签署联合国环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可持续保险原则》(Principles for Sustainable Insurance,PSI),承诺并践行PSI的四项原则,这一举措标志着公司在国际化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迈出坚实一步。

从融入保险价值链的可持续理念,到亮眼的业务数据表现,再到国际层面的责任承诺,众安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承担社会责任、支持绿色金融服务发展、追求自身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展示出中国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据该ESG报告显示,在可持续保险领域,公司积极践行普惠保险理念,4篇普惠保险典型案例入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23年度普惠保险典型案例》,并荣获2024年第十届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IFCFI)“普惠保险成就奖”。公司亦积极探索绿色保险新形态,主要通过26个绿色保险条款,承保超851万件绿色保险保单,保费收入超3.37亿元。

绿色投资方面,众安将ESG因子整合融入投资全生命周期,布局“碳中和”等相关领域,促进产业社会低碳绿色转型。绿色运营方面,众安将“双碳”目标纳入战略规划,设立2030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通过LED照明全覆盖、智能空调系统优化、无纸化办公等措施。

在公益实践层面,众安连续四年携手千岛湖水基金开展“守护千岛湖”行动,依托保险专业能力,为湿地维护队定制保险保障方案;面对台风“魔羯”和“两广”汛情,依托智能理赔系统,第一时间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实现快速定损、高效赔付,最大限度减少客户财产损失。数据显示,2024年,众安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优化,将保险保障功能与社会公益需求深度融合,充分彰显“保险+科技”模式的社会价值,更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企业践行 ESG 理念的生动注脚。

不仅如此,众安保险亦视员工为宝贵的财富和发展的基石,构建起全方位的员工关怀体系,积极为员工提供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和机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平等健康的工作环境、公平有效的晋升机制和丰富多元的技能培训,着力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拓宽职业发展空间,让人才价值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瞄准AI前沿科技,塑造全新保险科技生态

如今,多项研究和调查表明,ESG的实践和传播对企业品牌、投资吸引力和长期成功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摩根士丹利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投资者对考虑ESG标准的投资表现出兴趣。哈佛商学院也有一项研究表示,强大的ESG准则与高企业价值和利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近年以来,众安不断以ESG理念促进自身高质量成长,取得了弥足的进展,科技赋能则成为其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次众安的ESG报告中,AI金融实践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践行“科技驱动金融,做有温度的保险”的核心理念,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成为公司当下的关键命题。

报告显示,众安以科技驱动业务创新为开局,持续锚向AIGC前沿技术,通过AI与大数据重构保险价值链。在“科技+服务生态”建设中,众安实现了AI技术对全业务场景渗透,持续拓展保险服务的深度与广度。

例如,众安部署超过70个活跃机器人覆盖AI客服、健康问诊、AI理赔等场景,还搭建了覆盖全流程、全量100%的AI质检,构建动态风险屏障。

又如,在健康险领域,AI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例如,智能理赔系统实现了材料自动分类、发票识别和控费审核,直赔+快赔自动化率达59%,最快15秒即可完成结案,电子发票覆盖全国31省3万家医院,同时增强了理赔审核风控能力;针对车险客户推出的视频报案服务,通过远程指导缩短了40%的报案时间。此外,数字人直播技术的引入,基于AI生成的虚拟主播支持多场景营销,使产品宣传更生动合规,人工成本显著降低。

与此同时,众安追求做“有温度的产品”,致力于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通过科技赋能打破传统保险边界,不断丰富健康生态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众安的互联网基因和多元化合作渠道,助其触达更广阔的群体,覆盖更广泛的市场。另一方面,公司主动提升特殊社会群体风险保障的覆盖度,例如为灵活用工人群、中老年人、儿童、女性等群体提供多种保险产品,让科技的力量融入到每一份保单,实现对保险价值的深入挖掘。

科技输出成果卓著,助力全球险业数字化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加强自身数字化能力建设,众安还积极与行业分享数字化发展经验,推动行业发展。其深耕保险科技领域,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探索与研发,将领先的保险科技经验及技术能力,以搭建数字新基建的方式输出,帮助保险产业链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

目前,众安为保险行业客户打造新一代保险核心系统,提供场景化数字解决方案,并与互联网平台及其他保险中介平台共同打造数字化保险生态。2024年,该公司依托在保险科技领域的持续深耕,在监管科技、数据智能、核心业务系统、经代中台和保险数字营销等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继续保持保险科技输出业务的快速增长。

报告显示,众安的科技输出业务持续开拓国内外市场,助力全球多个行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期内,科技输出总收入9.56亿元,同比增长15.3%,新签约保险产业链客户98家,新签约银行业、证券业等泛金融客户16家,获得全球客户的广泛认可。

智通财经APP认为,全球客户“朋友圈”的不断扩容,是对众安保险产品力的“试炼”,也令其在出海之路走得更为稳健。向全球客户提供标准化、可复制、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和技术型产品,也将为众安带来巨大的成长空间,真正实现以科技驱动革新保险行业的长远愿景。

综上不难看到,众安在线以科技持续推动ESG工作落到实效并与国际深度接轨,现已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众安特色的ESG治理体系,成为AI科技驱动保险可持续发展的代表型案例。

展望未来,公司将以科技优势赋能保险业健康良性发展,通过“科技+服务”双轮驱动,将ESG理念深度嵌入业务全流程,在提升运营效率、拓展绿色金融、实现长远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良好的ESG表现也有助于该公司吸引到更多国内外资本的关注,进而为公司资本市场的表现注入新的向上动能,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