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正在被人工智能(AI)重新定义。一段时间以来,长安、吉利、比亚迪等车企纷纷发布智能化战略,AI已成为驱动汽车业提质升级的关键变量。
“AI以强大动力推动汽车产品、汽车企业、汽车产业加速变革,汽车行业的科学技术性、智能性已越来越强,AI驱动将成为未来车企的底层竞争力。”在此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说。
从产品智能迈向全域AI
从能进行简单语音交互的出行工具,到集智能座舱等多种科技于一体的创新终端载体,来自汽车领域的智能应用让市场应接不暇。AI尽快从单一功能跃升为整车智能底座,进而提供更加定制化的驾驶体验,不仅是众多车友的期盼,也是撬动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支点。
前不久,吉利汽车举行全域AI智能战略发布会,官宣GEA智能新能源架构等前端AI科技成果已应用于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智能汽车全域;同时,AI已应用于产品研发、生产、售后服务等全链路环节,整车智能化应用全面加速落地。
“AI对汽车产业的变革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场景应用上,更在于对汽车全价值链的重塑。”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介绍,技术团队通过构建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三驾马车,对整车、能源、底盘、智驾等领域全面赋能。以能源方面为例,吉利银河星耀8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将能源管理方式从传统的规则控制升级为AI智能管理,能够实时感知车外温度、湿度、海拔高度、坡度等路况,随时调节整车能量,推动电混车型油耗降低10%至15%。
在里斯战略咨询全球CEO张云看来,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解决了能源和供应链的问题,下半场将进入超级智能和超级功能阶段。超级智能满足的是汽车的乘坐需求,超级功能则是通过技术与汽车相结合,带来更多更好更有趣的驾驶体验。
“AI引领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将进一步分化出更多全新品类,车企要把握好此轮机遇,结合更多的功能创新与多元化场景,持续推进品类创新。”张云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汽车产业正在成为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协同高效、韧性安全和低碳可持续的新能源新型现代产业化集团。下一步,产业发展重点要从推进产品智能化到推进产业智能化,不断拓展新能源汽车赛道,推动产业全域智能化发展。
突破瓶颈夯实技术底座
随着AI与汽车业加速融合,算力、算法、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新质要素成为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跃升的技术底座。
“数据是‘新石油’,算力是‘新引擎。’”上海零数科技副总裁兼汽车交通事业部总经理刘波认为,AI对数据和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数据的需要不仅仅是在数量方面,更要求数据的质量。但从全国范围看,我国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的优势潜力仍有待释放,2023年全国数据产存转化率不足3%,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算力供需方面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通常来说,智能驾驶端到端技术路线所需算力为1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起,理想算力需达100EFLOPS以上;座舱基础AI大模型训练需10EFLOPS以上,垂类模型训练及微调需数百到数千PFLOPS(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次数)。相比之下,我国车企在算力供给上的平均值为3EFLOPS左右,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规划算力为53EFLOPS。
对此,行业正在积极破题。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告诉记者,车企要做真正的正向研发,从一根线开始画起,推动原创技术创新。近日交付的蔚来ET9搭载的神玑NS9031芯片,是全球首颗车规级5纳米高阶智驾芯片,也是过去几年蔚来坚决持续高强度在底层技术研发投入上的结晶。
“产品迭代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算力需求,如果不是用增加控制器、增加芯片的方式,而是将一颗大算力芯片作为解决方案,这时的算力共享就变得非常重要。”理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李想介绍,可以通过自研的虚拟化技术,让一颗芯片同时处理多项工作,尤其是在智能驾驶方面添加新的功能、新的需求,实现更多价值覆盖,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面对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将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支持政策,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关键材料、车用芯片、大模型等基础技术、新体系电池、高功率长寿命燃料电池、高效混合动力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轻量化、低风阻等整车设计技术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
跨界协作构建全新生态
当汽车产业的技术高地和车企的战略支点向以AI驱动的智能化快速迁移,汽车产业变革周期不断缩短,建立AI技术领域合作“朋友圈”是众多车企打造自身竞争力的选择。
“隔行如隔山。”陈清泰坦言,面对如此大跨度的高新技术群,汽车制造企业单打独斗会面临很大困难,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是走向成功的路径。
近日,继宣布在中国启动360度全链AI战略后,宝马集团进一步深化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双方基于阿里通义AI大模型联合开发AI引擎,并将应用于中国市场的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这是推动AI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的一次探索。AI的想象力在于改造物理世界,把AI能力转化为千行百业的生产力。”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说。
“汽车属于传统制造业,这决定了汽车企业更加注重硬件质量和机械性能,而人工智能则侧重于软件、算法和数据处理能力。”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认为,汽车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并尊重自身与人工智能产业之间在企业、技术、市场等维度的差异,采取包容、开放的策略,通过跨界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共同丰富汽车AI化生态。
张永伟解释,当AI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车企与科技公司、软件开发商以及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将超越传统供应链关系,转而形成一种更为紧密、互惠的共生伙伴关系,多方协同创新服务、运营流量、挖掘数据价值,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且无缝衔接的体验,共同应对市场竞争。同时,也推动了汽车供应链由传统垂直链式向融合网状供应链生态演变,从而形成新型生态协同供应和服务体系。
“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至今,跨界合作、跨界传播已成为产业新常态,车企与科技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越来越明显。”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告诉记者,目前长安汽车正在持续推进与华为、腾讯、京东等跨界伙伴的合作,加强电动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同时,加大力度与外资品牌开展战略联手,从此前的技术引进转向联合开发全球化产品,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