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投行研究报告
谁在抛售美国国债:对冲基金高达1万亿美元规模的基差交易“炸弹”被指是罪魁祸首!
美国国债市场,长期以来的稳定堡垒,在2025年4月初遭遇剧烈震荡,收益率飙升,债券价格暴跌,投资者与政策制定者急于寻找幕后推手。风波始于4月2日特朗普总统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引发股市暴跌,投资者涌向安全资产,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行。然而,这份平静昙花一现:4月7日至11日,长期利率骤然反弹,债券价格重挫。
开始,一些阴谋论者指向中国,回忆起2018年至2020年贸易战期间中国减持近10%美国国债的先例。但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迅速驳斥,称“没有主权国家抛售的证据”,并指出近期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拍卖中外国投资者参与度上升。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也对此持怀疑态度,警告债券市场“叙事”常在数据披露后被推翻。纽约联储数据显示,海外持有的国债余额接近3万亿美元,近几周略有增加,走势稳定。焦点因此转向一个更隐秘的角色:对冲基金的“基差交易”。这种高杠杆策略利用国债期货与现货债券的价差获利,规模估计达1万亿美元,其仓位解除被认为是债券市场动荡的主要嫌疑人。
基差交易与利率互换的失算
基差交易是对冲基金的宠儿,却也是一把双刃剑。基金通过大量借款卖出国债期货、买入现货债券,从微小价差中获取稳定利润。但当市场剧烈波动时,如关税冲击后的股市崩盘,这些杠杆押注可能迅速崩塌。瑞穗证券高级债券策略师上家秀裕指出,利率互换市场异常是关键触发因素。
30年期互换利率与国债收益率之差(即互换利差)在股市暴跌后急剧扩大,负值幅度创下新低。这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如管理变额年金的机构)为对冲股市损失,蜂拥买入互换(接受固定利率),导致互换利率面临下行压力,国债收益率相对显得被高估。一些对冲基金预期利差收窄,配置了卖出互换(支付固定利率)并买入国债的交易。然而,事与愿违:利差非但未收窄,反而急剧扩大,迫使基金止损,抛售现货债券。纽约联储4月1日的一篇论文已警告,基差交易曾在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加剧市场混乱。特朗普重返政坛并传言将放宽补充杠杆率(SLR)监管,缓解银行持有国债的资本压力,点燃了市场对供需改善的希望。但关税引发的波动盖过了这一利好,基金措手不及,债券市场陷入混乱。
未解的危机与市场隐忧
4月9日,美国政府为非中国国家设置90天关税宽限期,暂时缓解了国债抛售压力,但市场深层脆弱性依然令人不安。野村证券首席策略师松泽中警告:“根本问题完全未解。”若中国经济急剧下滑,引发资本外流,可能导致大规模抛售国债——尽管目前无证据,但这一担忧挥之不去。
与此同时,基差交易的“炸弹”规模高达1万亿美元,若市场再次动荡,可能引发新一轮混乱。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作为地缘政治杠杆,加剧不确定性,而SLR监管放松等措施虽可能稳定市场,却也可能鼓励更多风险行为。目前,国债市场的动荡源于杠杆交易失灵、政策冲击以及对主权国家退场的持续恐惧。一位华尔街交易员直言:“这不仅是抛售问题,而是市场被拉至极限。”随着关税政策持续发酵,基差交易如定时炸弹般 ticking,国债市场的下一次“反叛”或已不远。投资者需为更多震荡做好准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