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交卷”:净利润82亿,超过中信建投、中金公司!重回百亿要多久?

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21 Apr

4月18日晚间,随着国信证券(002736.SZ)年报出炉,10家头部券商的年报悉数披露。

年报显示,国信证券2024全年实现营收201.67亿元,同比增长16.46%;归母净利润82.17亿元,同比增长27.84%。截至2024年末,国信证券总资产为5015.06亿元。

这已是国信证券近三年来交出的最好成绩,但距离巅峰时期仍有距离,其2021年、201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15亿元、139.49亿元。

4月21日,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国信证券董事会办公室,相关人员表示,证券公司业绩和整个资本市场的成交热度关系密切,公司业绩增长跟市场整体态势有很大关系。

一名曾任职于国信证券的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过去由于线下营业部的卓越表现,经纪业务成为国信证券最强劲的业务之一。但在当下,公司重点或许是其他业务的开拓,包括投行和资管业务。

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时代周报记者/摄

归母净利润排名第七,自营业务为业绩拉升关键

从头部10家券商2024年业绩整体来看,中信证券仍然稳固“一哥”地位,无论是营收还是归母净利润,均与第二、三名国泰海通华泰证券拉出较大差距。国泰君安去年营收超出华泰证券近20亿,但其归母净利润低于华泰证券申万宏源营收排在第六,但其归母净利润仅有52.11亿元,为10家中最低。

国信证券营收在头部10家券商中排名第十,略低于招商证券的208.91亿元,略高于东方证券的191.90亿元;但其归母净利润排名第七,高于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申万宏源,这也是国信证券自2019年以来归母净利润首次超过中信建投。

数据来源Wind;时代周报记者/制表

财报显示,国信证券2024全年实现营收201.67亿元,同比增长16.46%;归母净利润82.17亿元,同比增长27.84%。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微跌1.38%、归母净利润微涨0.1%。由此看来,去年“924”行情对于其第四季度的业绩拉升明显。

具体到四大业务的表现,国信证券2024全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55.78亿元,同比增长28.10%;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0.20亿元,同比下滑25.20%;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8.20亿元,同比增长65.42%;自营业务收入为93.33亿元,同比增长49.92%。

除投行业务下滑外,国信证券其余三大业务均实现增长。其中,自营业务收入已接近百亿规模,占总营收比例达到46.28%,占比较上年提升近11个百分点,自营业务或成为业绩拉升的关键。

国信证券在财报中解释,2024年债券市场围绕经济基本面与政策情况持续“债牛”行情,A股市场回暖,大宗商品表现分化。公司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坚持稳健投资,通过深度研判与积极应对,持仓的各类资产均获得较好的收益;同时,在低利率环境下积极把握交易性机会,多举措扩大收入来源。

上述国信证券相关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的自营业务体量是“提上来了”,以债券为主,大概有80%的体量,债券投资的波动相对没有股票那么大。

时代周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国信证券自营收入93.33亿元,仅次于招商证券(95.27亿元),高于广发证券(77.54亿元)和中信建投(77.28亿元)。

不过,其资管业务收入相比其余头部券商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Wind数据显示,在目前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券商中,国信证券的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排名行业第十,国泰海通、中泰证券中金公司首创证券的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为38.93亿元、20.70亿元、12.09亿元、8.87亿元。

在券商成立资管子公司的趋势下,今年3月,国信证券筹备三年的全资资管子公司国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资管”)终于正式展业,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也将全部平移到国信资管。上述国信证券相关人员表示,目前现在还有一些收尾工作,总部的资管部门很快要撤销,等撤销完成就正式“分开”了。

其他子公司方面,鹏华基金实现营收35.94亿元,同比下滑8.94%;净利润7.51亿元,同比下滑10.54%;截至2024年末,鹏华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1.22万亿元,其中公募管理规模9124亿元。这已经是鹏华基金连续第三年营收、净利润双下滑。

私募子公司国信弘盛实现营收8045.66万元,同比下滑18.52%;净利润2375.28万元,同比增长18.44%。

并购万和证券获深交所受理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国信证券并购万和证券也在近期迎来了新消息。

4月11日,国信证券公告,拟收购万和证券96.08%股权的事项正式获深交所受理。接下来还需深交所审核通过,证监会同意注册以及交易所涉及的股东变更等事项经证监会有关部门核准。

与同行相比,“国信+万和”的速度并不算快。去年8月,国信证券首次官宣拟收购万和证券53.09%的股权,以获得后者的实际控制权。去年9月,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预案出炉,其收购股权比例大幅增长,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万和证券96.08%股权,交易总对价51.92亿元。

2024年末,国信证券发布本次交易预案草案。在差异情况对比说明中,国信证券补充增加关于本次交易相关的风险,以及万和证券历史沿革、股权架构、诉讼仲裁情况等。

在诉讼一栏中,万和证券作为原告且案由均为“融资融券交易纠纷”的两起案件,涉诉金额分别为3.96亿元、4.44亿元,合计8.4亿元。公告显示,两起案件均已进行终审判决,法院均支持万和证券请求,案件均在执行阶段。

上述国信证券人员表示,此前是因为财务数据过期,公司进行了再次申报,深交所受理之后的进度应该会加快,并购是全速在推进的。

在当下券商并购浪潮中,相比强强联合的国泰海通、国联民生,“国信+万和”为头部并购小型券商的案例,可参考“浙商+国都”。

不同点在于,浙商证券与国都证券并不属于同一实控人,浙商并购国都可以实现从华东地区到华北地区的覆盖,并购想象空间更大;而国信证券与万和证券实际控制人均为深圳国资委,并购后其区域从华南地区覆盖到海南省,相对有限。

根据公告,2024年1月~11月,万和证券实现营收4.2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920.46万元。收购报告书显示,本次交易后,2024年1月~11月,“国信+万和”合计实现营收183.13亿元,变动率2.35%;合计归母净利润74.53亿元,变动率0.33%;合计总资产5200.97亿元,变动率2.28%。

国信证券日后是否会继续收购其他券商?上述人员表示,从公司战略层面来说还会有的,这是一条规模扩张的路径。

无论如何,这家曾创下单家营业部最高交易量“奇迹”的深圳本土券商,市场仍然关注其动向。根据Wind数据,2015年,国信证券泰然九路营业部的股票交易额达到2.28亿元,此后仍未被超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