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财域
当刘强东穿着制服亲自送外卖时,当王兴大增配送补贴给骑手,意图用百万骑手网络打造防线时,这场3.5万亿规模的外卖市场的较量,就已不是单纯的京东与美团之争,而是供应链模式与流量模式的相互绞杀,是行业模式的新一轮迭代重塑。
从线下到舆论的贴身肉搏
2025年4月的中国互联网江湖,被京东与美团的“口水战”彻底点燃。
4月21日清晨,京东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矛头直指竞争对手“强迫骑手二选一”,措辞激烈地称“望你们好自为之!早日回头是岸!”当日晚间,美团以《已辟谣谣言被再度利用的说明》迅速回击,称相关指控系谣言,并披露安徽合肥骑手曹某因传播不实信息被处罚。
这是近一段时间来,京东与美团的再一次隔空对垒,且碰撞原发激烈。从2月份开始,京东盯上了美团,美团薅住了京东,双方在外卖以及即时零售市场的战略级碰撞正在不断扩大。
今年2月,京东宣布进军外卖市场,让商家体验了一把“全年免佣金”的震撼。据媒体报道,仅此政策,京东就吸引到超过45万商家入驻。而为保障配送能力,除了大规模招聘、为骑手配偶解决工作外,京东还依托达达集团的130万骑手,宣布实现40个城市“30分钟必达”,直戳美团的闪送闪购。
京东进攻的高潮发生在4月15日。当美团闪购宣传视频暗讽“你的东东再等等”时,京东立即公布单日外卖订单破500万,创始人刘强东“净利润率永远不能超过5%,超了就要处分人!”的内部讲话开始疯传,相关话题也是登上热搜。这场精心策划的传播战役,让京东在道德制高点上建立起“革新者”形象,而美团则陷入“既得利益者”的被动境地。
在同日,京东外卖业务开始在北上广深等15个城市同步上线,打出“前100万单免配送费”、“超时10分钟赔10元”的激进政策。而美团也在4月16日进行回击,宣布“周末订单满29元减15元”,并加码“准时宝”赔付额度。
然而4月21日,当有消费者拿到刘强东亲自送的外卖并在社交圈发布后,舆论再次被引爆。穿着骑手服配送外卖、跟外卖员一起吃饭喝酒的照片与食品刷屏网络,更让京东在此次对垒中占尽舆论优势。
这场外卖市场的战争,已不再是简单的商业范畴。京东以“骑手直聘+五险一金”来展现企业价值观,社交媒体同步出现了#外卖骑手该不该有社保#话题来呼应主题,并将商业战争升华到社会责任。
反观美团,虽然不断强调提升骑手待遇,但是掩盖不了其外包模式以及强迫骑手“选边站”的舆情。虽然不断强调自身系统的技术优势保障准时率,同样被网友扒出“算法逼骑手闯红灯”的旧闻。
同时,曾经发生过的骑手“对轰”剧情,也开始再次上演。自4月15日开始,美团与京东股价不断下跌。可以说,这场外卖战争,已经发展成双方都输不起的“库尔斯克会战”。
京东的防守反击战
很多人不理解,如今外卖市场格局可以说已经固化。为何2025年伊始,京东突然开始强势入局?
当视角拉到2024年就会发现,京东入局其实不是偷袭珍珠港,而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在2024年,美团依靠超过500万人的骑手网络以及闪仓,开始以闪购业务,快速突击京东传统核心领域——3C数码。
这一拳正打在依靠“中心仓+干线物流”模式的京东软肋。毕竟购物心态大家都一样:买了货就希望立刻收到。尤其是当90后消费者“及时满足”需求的不断增长,主打“多快好省”的京东就不是那么有吸引力。这正如行业人士所认为的:“如果用户养成30分钟买手机的习惯,谁还会等半天收京东快递?”
你再限时达,你再“多快好省”,也没有“半小时就送到”有吸引力。
数据显示,京东3C品类在一线城市的复购率已从2021年的65%降至2024年的52%,部分流失用户转向美团闪购。而美团通过闪购加速渗透3C数码领域,其手机、电脑订单量分别达到京东全站的40%和100%,直接威胁京东核心护城河。
此外,京东更深层次的考量或在于流量入口的争夺。2025年已不是2015年,无论是淘宝还是京东,每日打开率不断下降。而美团外卖通过餐饮场景,构建出高频流量入口,并以此带动全品类即时零售增长。如不加以阻击,京东传统市场会被逐步蚕食,抱头挨打不是商业竞争的逻辑,选择主动出击更能起到效果。
虽然初入外卖行业,但是京东的反击也是有底气的。首先就是成本。京东目前在全国拥有1500个仓库,超过30万辆物流车。这部分资产在午间闲置率高达45%,而外卖订单的高峰恰恰就集中在这个时间段。
既然美团可以让外卖员在不送外卖的时间送快递,那么京东何尝不能让快递员在不送快递的时间送外卖呢?有机构测算,京东如果合并外卖与日用品配送动线,将使单均配送成本下降40%,对美团形成一定优势。
此外,京东PLUS会员,属于纯纯的高客单群体,其消费的理念,契合目前京东外卖专注的连锁品牌商家。高客单用户能够为京东支撑其低佣金模式,而佣金问题一直都是商家、骑手对于美团最不满的一点,所以京东外卖一上线,就出现了大量商家“倒戈”的情形,一旦低用金模式可以做成功,将会跟美团形成差异化竞争。
当然京东最大的底气,在于刘强东。
4月21日刘强东亲自送外卖,绝非简单作秀。这种“企业家-劳动者”身份的反差叙事,在“大强子”身上却显得毫无违和感,同时精准击中美团模式的舆论痛点:骑手外包比例高达82%,不停的压榨骑手和商家等等。而京东宣称“100%直聘”,刘强东称京东外卖员都是“自己兄弟”,这种通过塑造“责任企业”形象,一举扭转了京东近几年品牌上的危机。可谓既要里子,也要面子。
行业重构远比胜负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京东和美团,到底谁会胜出?
就目前来看,京东的全面攻势确实让美团的防御体系遭遇创立以来最严重的挑战。
虽然美团切中了京东的软肋,但是其引起为傲的“低成本扩张”模式,同样在京东的重资产打法面前显露疲态。
别的不说,就一个“五险一金”,美团的骑手可比京东多太多了,就这几百万骑手,一年增加的成本就是百亿级。而美团2024年净利润才358亿元人民币,拿出三分之一给骑手上“五险一金”?这对美团来说玩笑太大了。
其次,京东一旦以外卖姿态切入市场,此前的软肋美团也没得打了。道理很简单:京东的仓储和供应链体系是美团不具备的。一旦有了自己的骑手送外卖,京东的3C配货速度会远超美团闪送。
再借助目前电商业务来分摊骑手成本,京东显然手里的牌并不比美团少。
但这并不意味着京东就会在外卖大战中获得胜利。说白了美团也正在竞争中进行升级,比如降低骑手的外包比例、提升骑手的平均时薪、增加技术投资等。对于骑手、商家或者是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有效竞争最终可能会重塑行业的规则,推动中国外卖行业的进步。
至少从现在看到的,商业效率正在与劳动者尊严感平衡,技术创新也在与社会价值共振。所以无论谁输谁赢,这种竞争范式是行业所需要的,是社会所需要的,更是企业所需要的。
至于输赢,饿了么都没吭声呢,京东和美团还不用想这个问题。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