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潍柴雷沃赴港上市 潍柴动力子公司曲折上市路

贝果财经
26 Apr

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

终止火炬科技分拆上市不到一个月时间,动力巨头潍柴动力(000338.SZ)再度谋求分拆子公司上市。

日前,潍柴动力对外发布公告,其拟分拆所属子公司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雷沃”)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潍柴动力方面强调,本次分拆完成后,其仍将维持对潍柴雷沃的控股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这已是潍柴动力近年来第二次推动潍柴雷沃登陆资本市场。2024年4月,潍柴动力方面曾表示,暂时终止潍柴雷沃至创业板上市。潍柴动力子公司分拆上市似乎颇为曲折,今年3月份,潍柴动力方面还表示,暂时终止所属火炬科技分拆至创业板上市。

“最近在A股上市并不容易,专精特新企业获得支持的倾向性更大。”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向记者表示,港股估值要比A股低,对潍柴雷沃而言,从估值角度来说,其认为并不会很高,“因为成长性有限”。不过黄立冲也对此表示,这是大环境所致。

子公司潍柴雷沃转战港股

推动旗下的农业装备企业潍柴雷沃至港股上市,潍柴动力近日的分拆之举引发市场关注。

4月9日,潍柴动力方面对外表示,其拟将潍柴雷沃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通过本次分拆,潍柴动力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将潍柴雷沃打造成为公司下属独立上市平台。”

潍柴动力方面进一步表示,通过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推进其与潍柴雷沃的业务协同及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潍柴雷沃的综合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具体而言,在发行规模方面,潍柴动力方面表示,在符合分拆上市地最低发行比例、最低公众持股比例、最低流通比例等监管规定的前提下,本次发行的 H 股股数占潍柴雷沃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 25%(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

“本次发行全部为公开发行的新股,公司股东不公开发售股份。本次发行可以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5%。”潍柴动力方面透露,潍柴雷沃将在其股东大会决议以及境内外监管机构批复的有效期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并上市。

相关信息显示,潍柴雷沃是国内农业装备领头羊,旗下收获机械、拖拉机等业务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是国内少数可以为现代农业提供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品牌之一。

截至目前,潍柴动力持有潍柴雷沃 61.098%的股份,为潍柴雷沃控股股东;山东重工通过潍柴集团、潍柴动力合计持有潍柴雷沃88.360%的股份,为潍柴雷沃实际控制人。

不过当下谋求港股上市的潍柴雷沃,其被纳入潍柴动力旗下的时间并不长。

潍柴雷沃方面曾对外披露,2022年6月,为发挥潍柴动力与潍柴雷沃之间战略协同效应,潍柴动力向潍柴集团收购其所持有的潍柴雷沃 22.69%股权。在此次收购后,潍柴动力持股比例增至62.00%,潍柴集团持股比例下降为 37.31%,发行人控股股东由潍柴集团变更为潍柴动力,实际控制人仍为山东重工。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潍柴雷沃在短短几年内第二次冲击IPO。2024年4月份,潍柴动力方面曾表示,基于彼时市场环境等因素考虑,为统筹安排潍柴雷沃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规划,其拟暂时终止分拆潍柴雷沃至创业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在业内看来,与香港相比,内地资本市场门槛较高、审核严格,若申请上市企业非专精特新类型,上市难度较大。对于潍柴雷沃此次转战港股,黄立冲就向记者表示,从上次申请角度来说,虽然港股估值要比A股低,但是如果看重上市,港股市场仍是最佳选择。

失约500亿营收目标

连续冲击资本市场的背后,潍柴雷沃的业绩表现如何呢?

相关数据显示,2022—2024年,潍柴雷沃营收分别为171.6亿元、146.9亿元、173.9亿元,增速分别为-0.30%、-14.40%、18.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9亿元、7.72亿元、8.95亿元,同期增速分别为-37.52%、0.39%、15.83%。

尽管2024年潍柴雷沃营收、归母净利润皆保持增长态势,但与此前确定的500亿元营收目标,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将时间拨回2021年1月6日,公开信息显示,彼时,潍柴动力控股股东潍柴集团在山东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完成对潍柴雷沃前身雷沃重工的战略重组,双方已于2020年12月29日完成了股权交割。

“雷沃重工一定要上市。”潍柴集团原董事长谭旭光当时表示,雷沃重工未来将聚焦高端农业装备,打造世界一流的农业装备集团,2025年前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进入全球行业第一梯队。

但梳理相关数据可发现,自2019年以来,潍柴雷沃营收一直保持在百亿元规模,与谭旭光此前确定的500亿元营收规模相去甚远,不仅如此,2023年,潍柴雷沃营收甚至同比下滑14.4%,仅为146.93亿元。

记者翻阅潍柴动力2023年年度报告发现,其似乎从“侧面”解释了旗下农业装备业务当年营收下滑的原因。潍柴动力方面彼时表示,2023年,农机市场出现阶段性深度调整。“排放升级、粮食价格等多重因素叠加、农机市场大幅下滑。”不过潍柴动力方面仍表示,其“农业装备业务逆势而上,主要产品市占率全面提升”。

对于此前确定的500亿元营收目标,黄立冲直言,除非潍柴雷沃采用收购模式,达到成长目标的可能性“在未来几年比较渺茫”。

业绩存在明显波动的另一边,头顶“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矩阵最完备的农业装备企业”的潍柴雷沃,在此前冲击创业板上市的过程中,就因盈利能力一般、毛利率低于同行等问题受到外界关注。

相关信息显示,拖拉机和收获机械为潍柴雷沃核心业务。潍柴雷沃方面曾对外介绍,2022年,其玉米收获机械国内市场占有率单体排名第一,合并口径排名第二,拖拉机和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拖拉机出口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尽管如此,潍柴雷沃的相关业务毛利率水平却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相关数据显示,2020—2023年上半年,潍柴雷沃农业装备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3.97%、16.00%、13.49%及14.13%。

而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这一数据分别为17.84%、15.71%、17.11%、18.50%。潍柴雷沃方面曾解释,其原材料主要依赖外部采购,自制率相对较低,整机成本较高,因此毛利率较一拖股份和沃得农机偏低。“整体来看,公司毛利率位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合理区间内,符合公司实际情况。”

子公司IPO接连终止

不仅仅是潍柴雷沃,潍柴动力旗下火炬科技IPO筹划四年,近期也宣告终止。

今年3月17日,潍柴动力方面对外表示,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董事会和2025年第二次临时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议案,同意暂时终止所属子公司火炬科技分拆至创业板上市相关事项。

对于终止上市的原因,潍柴动力方面表示,基于目前市场环境等因素考虑,为统筹安排火炬科技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规划,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其拟暂时终止分拆火炬科技至创业板上市相关事项。

记者注意到,在近年来急于推动旗下多个子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背后,除了政策支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等因素外,也与相关子公司债务率较高、亟须融资支持有关。

相关数据显示,2020—2023年上半年,潍柴雷沃负债总额分别高达 120.28亿元、138.68亿元、104.38亿元及 119.85亿元,同期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5.45%、84.84%、83.40%及 82.54%,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记者注意到,潍柴雷沃方面在此前申请创业板上市时表示,其发行募集资金50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为10亿元。潍柴雷沃方面坦言,自身“资产负债率水平较高,资本结构亟待优化,速动比率水平低于1,经营性负债压力较大,募集资金及补充流动资金均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

“假设本次募集资金50亿元后,公司报告期末的资产负债率将降低至61.40%,处于同行业合理水平,债务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潍柴雷沃方面在2023年9月份如此表示。

尽管如此,对于持续分拆旗下子公司上市,外界也不乏质疑声音。今年4月份,就有投资者在互动易平台向潍柴动力“发问”:“贵司资本市场分拆子公司上市摊薄上市公司权益,不利于母公司股东,分拆A股失败后又H股分拆,对资本市场融资乐此不疲,而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大比例回购注销这类应该做的而不做,与公司形象严重不符。”

“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全面提升潍柴雷沃的综合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进而有助于提升潍柴雷沃持续盈利能力,公司也将享有更大的利润增长空间。”潍柴动力方面此后如此回复。

对于潍柴雷沃撤回创业板申请仅一年即谋求赴港上市、潍柴雷沃近年来营收波动幅度较大等原因,记者此前致电致函潍柴动力方面,其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因为当前正在静默期,相关事项暂无法披露。”

(编辑:石英婧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