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的Kindle电子阅读器曾被网友们戏称为“盖泡面神器”,但自从它退出后,国内整个电子阅读器市场呈现出一种疲态,没有Kindle跟着开路,电子阅读器市场始终不温不火。洛图科技(RUNTO)线上数据显示,2024年,在线上全渠道市场,国内的电子阅读器销量为48.5万台,同比增长34.4%,这个数据仅比办公本略高,比学习本的销量要差很多。
谁都没想到,Kindle这一走,把整个电子阅读器市场的注意力都给带走了。
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日前,微信读书新一代电子阅读器在3月中旬正式上线,售价999元,40多天竟然卖出1489台(数据截止稿前)。无论是腾讯公司的光环,还是微信的光环,亦或是微信读书的光环,都很难让人相信微信读书电子阅读器竟然是这个销量。
为什么没卖爆?
实际上这并非微信读书首次推出硬件产品,早在2021年1月,微信读书就推出了墨水屏阅读器产品,售价1499元,购买该机还会附送一张付费无限卡年卡,“微信读书app渠道预约+抽签形式限量发售500台”模式让外界对它充满了好奇心,在微信的光环加持之下,很容易让人对它痴迷,谁能拥有一台微信读书电子阅读器1代,那无形之中就是一种荣耀,甚至有人认为它会挑战当时的Kindle,可惜不久之后即销声匿迹。
1年后,微信读书悄悄推出了微信读书阅读器第二代产品,售价1999元,比第一代还高,事后来看,这款产品也没火起来。
正所谓“事不过三”,微信读书在阅读器产品上已经做出过两次尝试,且限量发售、悄悄发售,各种玩法和经验已经玩得够多,微信读书是不是应该推出一款“靠谱”的产品,或者说微信读书是不是该对电子阅读器产品上点心?
事实上并没有,微信读书依然是那个老样子,不慌不忙、坦然自若。与第一代、第二代产品相比,微信读书这次学聪明不少,比如,产品定价来到“良心价”,没有与微信读书会员捆绑,只卖硬件,价格来到了1000元以内,但销量依然不够好,为什么微信读书电子阅读器没有卖爆?郭静的互联网圈认为,主要有几个原因:
1.销售渠道过窄。微信读书第三代阅读器入口藏得可真深,用户需要在微信里搜索“微信读书”→搜索网络结果“微信读书阅读器”→点击头部系统推荐的商品进入→点击购买。如果有微信好友用过微信礼物送礼的话,详情页会显示“朋友送过”,在829条评论中,有8个网友选择“不够好”。
配图来自微信读书小店
微信读书小店是微信读书第三代阅读器的唯一购买渠道,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渠道内都没有这款电子阅读器,至于线下的销售渠道就更没有。都2025年了,只有微信小店这一个网购渠道,会不会显得过于“古典”?哪怕只是随便开个网店,不怎么维护,就冲着微信的名气,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任何一个电商平台,都会有不少的销量,可微信读书并未在这些平台开设频道,难道微信读书怕买这款阅读器的人太多?还是说售前、售后维护麻烦?没看懂。
2.宣传不力。不管微信读书第三代阅读器自身产品如何,究竟是不是微信自己代工生产的,它都是一款消费品,既然是消费品,那就要宣传、要卖货。而微信读书在这方面也非常保守和克制。
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微信读书App仅在应用宝上的下载量就达6792万次,华为应用市场中的下载量达10亿次,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微信读书第三代阅读器并没有在微信读书App上有任何宣传或者购买位置,要知道就连微信输入法推出的时候,微信读书都来了一波推广,可轮到微信读书第三代阅读器的时候,竟然什么都没有。
微信读书的公众号,也没有任何关于微信读书第三代阅读器的宣传消息,这意味着微信读书第三代阅读器的购买者全靠“自来水”,要么是媒体当作新闻报道来的流量,要么是用户主动搜索后进入的流量。
别人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微信读书第三代阅读器搞得好像生怕别人知道似的,什么也不宣传,就硬卖,主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产品平平无奇。根据已有的信息来看,微信读书第三代阅读器由文石代工,它是专为微信读书App定制的,其功能仅限于阅读微信读书App内容。配置方面,阅读器尺寸为 148×108×6.8mm,搭载高通 8 核(2.0 GHz)处理器,配备 6 英寸 Carta1300 屏幕(分辨率 1448×1072、300 dpi),提供 32GB EMMC 存储 + 2GB LPDDR4X 运存,TF卡槽最大支持1TB,电池容量为1500mAh,重量约145g,只有一个电源按键。
你很难从这款有“微信读书”logo的电子阅读器产品上看到有什么特色,更别谈有其他的诸如口碑传播、产品亮点等,除非你本身对微信读书比较痴迷,否则,市面上的其他阅读器产品并不比它差,性价比方面,无论是文石,还是掌阅、汉王、小米等,都有比它性价比更好的产品,为什么非要买它?
从种种迹象来看,微信读书第三代阅读器都不像是要“大卖”的样子。
电子阅读器的困境
电子阅读器行业的高光时刻是在2018年,仅Kindle就卖出百万台,全行业的销量达200多万台,但随着Kindle的退出,整个市场开始萎靡,其他电子阅读器产品甚至连“盖泡面”的机会都没找到。微信读书阅读器的问题并不只有它一家,掌阅、文石、汉王等电子阅读器产品同样面临着困境。
首先,智能手机的挤压。某种程度上,电子阅读器产品是用户使用数字阅读的一个“垂类”,用户使用电子阅读器进入沉浸式阅读,可有大量用户都的阅读习惯还是以手机为主,这就意味着电子阅读器需要跟智能手机“抢饭碗”,如果再考虑到还有平板电脑也来分走一部分市场,电子阅读器的市场份额也就更小。
电子阅读器产品主打的一个亮点就是“护眼”,电子墨水屏能够更好地保护眼睛。但这几年智能手机行业也在不断卷,为了丰富用户的使用场景,智能手机也搞出各种各样的护眼功能,包括一加、荣耀、小米等厂商,都在力推“护眼”功能,这种情况下,电子阅读器的“护眼”功能就显得没那么突出。
任何一款产品,想要跟当前的智能手机抢饭碗,都不太可能,就像智能电视产品,虽然厂商们用各种各样的口号来呼吁用户“重回客厅”,可依然竞争不过智能手机。
其次,使用场景和使用频次受限。当用户的主要使用时长都被智能手机给吸走,留给电子阅读器的时间和机会就非常少,这就意味着电子阅读器本身的使用场景和使用频次受到限制,就像当初的Kindle被用来“盖泡面”一样,用户即使购买了电子阅读器,最终的结果可能也是放在抽屉里“吃灰”。
可能有不少人认为“场景”这个概念很虚,但事实上任何数字设备都是在各种各样的具体场景中被不断强化/弱化,当用户想不起来用的时候,产品就会被弱化,平板电脑都变成了这类鸡肋产品,更何况电子阅读器。
专门买一款产品用来看书,这看起来过于理想化,考虑到产品的价格在几百元到2000元不等,真正愿意买的人必然更少。
掌阅科技公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2024年营收为25.83亿元,其中,数字阅读平台的营收占比就达到了63.75%,若再减掉版权营收、衍生业务,电子阅读器产品的营收占比只怕会更少。
汉王科技2024年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收入为18.17亿元,其中,2024年笔智能交互业务收入10.93亿元,AI终端业务收入仅为4.19亿元,该版块中,汉王提到的是电纸本产品增长,电子阅读器产品只字未提。
互联网巨头们做硬件产品向来不被外界看好,比如,当初百度、阿里巴巴、腾讯、360等巨头们做手机,巨头们习惯了应用软件的“轻资产”模式,而硬件并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做产品,太用力了不行,但像微信读书这样完全不用力,好像也不行,不知道微信读书阅读器为什么要“藏着掖着”卖,你们是否会怀念当初的“盖泡面神器”Kindle?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