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外卖市场,互联网巨头们激战正酣。而在资本市场,投资大佬们对各自青睐的大厂已经押下筹码。
一季度外资出手增持中国核心资产,但布局标的各有偏好。其中,贝莱德集团(BlackRock Finance,Inc.)新进京东全球股东名单,先锋领航集团也增持京东,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则选择小幅增持美团。
不同于外资路径,一季度内资公募基金持有美团和京东的股份减少,腾讯则被内资公募加仓。
但一个新的变化是,内资公募对港股的布局提升明显。据民生金工统计数据,内资公募基金一季度对港股偏好持续提高,重仓市值环比增长约35.14%,且加权港股总仓位已达13.51%,创历史新高,增持了港股电子和传媒等多个板块。
内资、外资现反向操作
美团与京东因为外卖成为近期的焦点。从全球“投资巨头”的持仓来看,布局思路各有不同,但整体来看,一季度对美团及京东进行布局的基金公司减少,但持股集中度走高。
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球有105家公募基金公司持有美团,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已降为96家,持股数量从去年末的2.95亿股小幅增长至3.16亿股,QFII维持不变,仍是8家;内资公募基金对美团的持股也在下滑,据Wind数据,2024年底内资公募基金持有美团的数量为2.68亿股,2025年一季度则为2.35亿股,同比减少12.25%。
从全球股东持仓来看,截至2025年1月9日,摩根大通在增持412.33万股后,持有美团市值为402.39亿元。追溯到更早之前,截至2024年6月30日,贝莱德小幅增持美团后,持股数量增加384.08万股,合计持有3.35亿股,持股比例为5.49%。
在4月23日,南向资金现大幅净卖出,单日卖出金额高达181.07亿港元,单日净卖出额创逾4年来新高。而美团则获逆势加仓,净买入额为5.57亿港元。
京东由于没有进入港股通标的,如果内地公募基金配置须通过QDII基金进行布局,而近期在外资的持仓中,该标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球有35家公募基金公司持有京东,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已降为31家,持股数量从去年末的0.85亿股大幅增长至1.48亿股。而内资公募基金对京东的持股则小幅下滑,据Wind数据,2024年底内地公募基金持有京东的数量为0.76亿股,而2025年一季度为0.69亿股,同比减少8.31%。从具体基金的持仓来看,多数是ETF基金持股。
从京东的全球股东明细来看,贝莱德2025年2月28日更新的持仓显示,其新进入京东的全球股东名单,持股数量为1.50亿股,持仓市值为223.70亿元,持股比例为4.70%。先锋领航集团也新进了京东0.68亿股,持股比例为2.15%。
从基金一季报可知,明星基金经理张坤、萧楠等对美团进行了小幅减持,从持仓变化来看,他们增加了阿里巴巴的持股。
业内人士表示,“这或许是由于不少内地公募基金均对港股的持仓有一定限制,基金经理也会根据额度进行仓位的调整,并非是对某只个股的看法产生了变化,或者更准确地来说,是在仅有的额度中配置更好的。”
外资2024年更爱买银行和能源
据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的数据统计,从整体持仓来看,内地公募基金与外资的分歧主要出现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银行等板块,公募增持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减持银行,而外资减持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增持银行。
据Wind数据,2024年底,QFII重仓的A股流通股多达523家,以2024年年报周期为基准,南京银行是外资增持最多的A股上市公司,增持数量高达1.63亿股,合计QFII持股为18.65亿股,由法国巴黎银行持有。
同样被QFII持股超过10亿股的还有宁波银行,由华侨银行(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持有,持股数量为12.46亿股。
从2024年年报的持仓变动中来看,QFII增持数量超过600万股的有首创环保、新集能源、中煤能源3家,其中澳门金融管理局增持了首创环保和中煤能源,分别增持608万股和606万股。而科威特政府投资局增持了新集能源606万股。被减持超过1000万股的有3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为ST天邦、中谷物流和华测检测。
从外资增持的标的来看,多数是同行业配置或持有能源、电力等高分红的行业公司个股,减持的多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领域的个股等。
华南某私募基金经理向时代财经介绍,“外资通常会选择高分红的公司持有,还有一种投资的思路是布局同样行业的优质公司,一方面是足够了解,判断成功的概率比较高,另一方面也相当于用投资收益增厚利润,间接进行差异化的市场布局。”
外资基金公司也延续了外资一贯的投资思路,摩根士丹利基金多资产投资部向时代财经表示,“近期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港股波动加大,A股长期资金涌入对盘面形成较好支撑,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通,稳定香港市场波动。”
该团队进一步表示,下个阶段美国关税不确定性短期消散,海外股市技术性反弹,港股资产如港股科技、港股消费或是不错的布局方向;A股方面,重点关注红利资产与内需消费板块,看淡中游配置。
同样,面对国际局势的持续波动,内地公募基金经理在进行境外投资时,也会有自身的判断框架及交易节奏。
北京某QDII基金经理向时代财经分析了其近期的调仓策略,“受特朗普关税影响,之前持有的一些美股也在近期调仓换成了部分A股和港股,但是仍然持有一定仓位的美国股票,通常对于QDII基金来说,境内、境外各持有资产的最低比例为20%。越是动荡的时候,只能在能力范围内大致选择相应更有价值的资产类别做一些切换,以保持部分确定性。”
他进一步指出,这个原则对于管理可投A股和港股的基金产品同样适用,调仓并不能简单解读为对被减持的公司和板块长期不看好或公司基金面有变化,有时候是个人能力圈和资产配置层面的切换,所以投资者也需要谨慎看待基金经理披露的调仓变化,盲目模仿是不可取的。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