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见到能够向后旋转 180°的座椅,是在 2023 年广州车展上。
当时,上汽大通推出的 MPV 大家 7 搭载了这一配置,不过由于这辆车的热度有限,旋转座椅这一亮点也逐渐被大家遗忘。直到 2024 年下半年,极氪 MIX 的爆火,才让旋转座椅走进大众视野。
在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理想 MEGA Home 家庭特别版也带着旋转座椅入场。与此同时,理想汽车通过各大官方渠道,向广大用户展示了旋转座椅在家用场景中的更多可能。
在这个过程中,受益最大的可能就是今天发布的领克 900 了,因为它也配备了旋转座椅。
兄弟我正愁如何教育用户呢!感谢友商的助力!
今晚,领克正式发布了他们的首款大六座 SUV 领克 900,在 28.99 万元的限时售价公布时,现场响起了如雷般的掌声。
旋转座椅+天地尾门,领克的新“组合技”
今年 1 月,领克副总经理穆军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张领克 900 的侧颜照,并配文:
我常常想,如果人生是旷野的话,那么领克所做的就是去不断拓宽边界,发现生活的更多可能。
这段话初看之下似乎显得有些“形而上学”,但我们依然能够从中提炼出一些关于新车的核心要点——即“生活的更多可能”。
由于当时领克 900 还没有正式发布,董车会猜想,这辆 SUV 大概率会是一辆更注重家庭用途的车型,而且领克很有可能从使用场景出发,带来了一些别家少有的创新体验。
现在我们知道了,其中一大“创新体验”就是旋转座椅。
领克 900 是全球首款配备双 180° 电动旋转座椅的 SUV 车型,其二排座椅可以向两侧旋转 90°,又或者是向后旋转 180°,来适配不同的使用场景。
例如,朝外旋转方便奶爸们安装儿童安全座椅;搭配标配的双侧电动踏板方便老人上下车。
为了给这两张座椅提供最大灵活度,领克为 900 带来了同级别中最长的二排滑轨,达 1050mm,座椅滑移行程达 550mm,重新设计的前排电池包和油箱布局,也为 900 带来了高达 1.3m 的开阔空间。
据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林杰介绍,不只是座椅的旋转,领克在后门上还下了大功夫:电吸门+4 段式限位器,后门开度接近 90°,能够更好地方便家人进出。
“我们就是要为家人开最大的门。”林杰说,
不仅如此,领克 900 还将大六座 SUV 的三排空间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号称“身高一米九也有伸腿自由”。三排座椅滑动行程为 125mm,支持最大 155° 的靠背调节,甚至还配备“老板键”和一键便利下车(二排座椅往前收折)。
舒适性配置上,领克对六张座椅几乎是一视同仁,全部标配云感舒压座椅,支持热石按摩,即便是三排座椅的乘客,也能享受厚实的“大沙发”。
林杰说,老人和小孩坐都舒适,他管这叫“三岁到百岁都喜欢”。
领克对于座舱的创新不止空间,抬头就能看到一块 30 英寸的 6K 悬浮屏(入门版需选配),更大的尺寸为三排带来了更好的观影体验,且支持分屏操作和手势控制。
前排也用上了同一块娱乐屏幕,中控屏和副驾屏之间不再有隔断,副仪表台上也保留了一定的物理按钮,便于操作。
领克还使用包括 8 个头枕扬声器(前两排四个座位)在内的共计 31 扬声器,组成了一套峰值功率 2640W 的音响系统,支持杜比全景声,同时联合 QQ 音乐等平台推出了 96kHz 无损音源,追求音质的发烧友可以尝试一下不插 U 盘了。
可以发现,或许是入局较晚的缘故,虽然是第一次做大六座车型,但领克 900 并没有走什么弯路。
比如说,领克没有盲目选择所谓的“航空座椅”,而是配备了更适合家用的活动扶手;标配双小桌板、手机槽位、冷热冰箱、三排的音响和空调出风口,领克也有注意到。这些,都是近两年经过市场验证过的“标准答案”。
但如果只有这些,领克 900 和市场上那一堆六座家用 SUV 有什么区别?穆军口中的“生活的更多可能”,又在哪里?
值得庆幸的是,领克 900 并不是一辆套着“领克壳子”的理想 L9,更灵活的三排空间,以及二排座椅的的巧思,都体现了领克对于“生活”的一些思考,就连它的尾门,也换成了成本更高,但置物更加便利,使用场景也更多的天地尾门。
林杰向我们介绍称,这实际上是自主品牌第一个天地尾门,能够承重 300kg,把六座车变成“外挂八座车”没有任何问题。
做天地门其实特别费时又费力,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做?很简单,领克 900 车长 5.24 米,停车入库以后,车位往往都会离墙很近,常规的后备箱很难打开。
另外,900 还可选装收缩电动拖车钩,拖挂承载重量 2 吨,在预售订单里,有超过 10% 的用户选择了这一配置。
驾控和安全,是领克的根本
在市场上现有的一些大型新能源 SUV,它的智能化的表现是十分吸睛的,但驾控不够跟手,悬架也比较软,有的时候就像开船。
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林杰认为,900 最大的特点,就是解决了家用需求的同时,还能提供上乘的驾驶感受,对得起车头的领克徽标。
在领克 900 这辆车上,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即便是造家用 SUV,领克也依然保持着它一贯的坚持和追求。
领克 900 基于 SPA Evo 架构打造,配备同级唯一的闭式双腔空悬,在过滤颠簸和支撑方面,拥有更宽的调整范围。在转向方面,900 还用上了更精准、响应更快的 RPS 转向机。
从日常驾驶的角度来看,领克也为 900 加入了一些大车该有的配置——后轮转向。
900 2.0T 探索版拥有 10° 的后轮转向,这也表明,SPA Evo 的后悬挂很有可能从 SPA 的 H-Arm 搭配整体式衬套的设计,换成了操控性能更优的 5 连杆。
同时,SPA Evo 继续向智能化进化,搭载领克 Super AI 数字底盘,标配数字魔毯等功能,空气悬架的最大调节行程为 105mm,可配合车辆的感知系统实现毫秒级的软硬调节;探索版还支持窄路蟹行、华尔兹掉头,最小转弯半径小于 5 米。
动力上,领克 900 分成了三个版本:
入门款用的是 1.5T 发动机+前后双电机,往上就是 2.0T 发动机+前后双电机。
要注意的是,两个版本的电机功率一致,零百加速都在 4 秒级,换用 2.0T 主要是为了满足长时间高功率的输出工况。
还有一个顶配用的是 2.0T+三电机(后轴两台轮边电机),综合功率达到 884 马力,零百加速 4.3 秒,最高车速 240km/h,百公里刹停距离 33.95 米。
另外,无论是哪个动力版本,都配置了 3 档 DHT,即使是在馈电状态,动力也依旧不会有太大衰减。
除了空间和动力,安全也是领克在发布会中提到的重点。
在极氪科技集团 CEO 安聪慧演讲的部分,他讲到,SPA Evo 架构在对结构优化的同时,延续了“丢轮保命”绝技和前纵梁 W 折弯的吸能技术;重新设计的五横六纵车身结构为电池提供了“超强防护”。
不仅如此,900 还成为了行业首个做到乘员舱侧面百分百覆盖热成型钢的车型,尾部则用上了热成型纵梁和高强度钢板,就连三排座椅靠背之内,也增加了钢板。
车尾的重重防护,让 900 成功通过了中保研 100km/h 75% 偏置后碰测试。
主动安全方面,领克 900 的 2.0T 车型配备了基于英伟达 Thor 平台的千里浩瀚智驾 H7 方案,虽然 1.5T 车型用的是 Orin-X,但无论是入门还是顶配,都采用了“视觉+激光雷达”的方案。得益于此,AEB 的介入最高速度来到了 130km/h。
空间+驾控+安全,领克作为家用 SUV 市场的后来者,非常清楚自己该如何赢下这场牌局。
不让用户做选择题
回顾过去,领克凭借 CMA 和 SPA 架构,在性能操控和安全方面达到了领先行业的高度,领克 09 确也称得上是中大型新能源 SUV 中最安全、最好开的大车。但显然,领克的那一次尝试并没有获得销量上的成功。
从领克 09 用户的实际反馈来看,领克 09 的“安全”和“驾控”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认可,但是空间确实做得美中不足。
“我们意识到,空间对于购买大车的用户来说十分重要”,林杰曾在采访中对董车会说,“领克之所以在今天推出基于 SPA Evo 架构打造的领克 900,就是为了让用户不再做选择题。”
在领克 900 这辆车上,我们看到了 Ultra 版和探索版标配的后排娱乐屏和 21 英寸轮毂,看到了全系标配的电动踏板、天地门、旋转座椅;为了打消部分用户对于车头外屏的碎屏顾虑,领克甚至还专门推出了“免费碎屏险”。
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让用户不再做选择题。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