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商隐社 浩然
一、
本以为随着去年底各大电商平台间的“价格战”落幕,互联网企业短期内不会再有激烈的战事了。没成想,互联网行业唯二重模式的两家大厂美团与京东,这几个月在外卖业务上不断交锋。
早在2月份京东宣布入局外卖时,我在文章《刘强东的外卖阳谋》里分析过:
京东虽然强势发起了“外卖革命”,但真正的战场可能并不在外卖,而在更广阔的即时零售;而且刘强东极擅“以小博大”的舆论战,在舆论上会使美团非常被动。
最近一段时间,美团与京东外卖竞争的话题时常登上热搜。
先是4月12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社交平台发文“隔空喊话”京东,结果被刘强东简短地以“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轻松化解。
然后4月15日上午,美团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到了傍晚,一段刘强东在2024年内部讲话的线上会议视频在这时候流出,刘强东在视频中表示“我给京东外卖定一条规矩,京东外卖赚的净利润永远不允许超过5%,超过5%,我要处分人的”,同时强调了外卖行业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在舆论上给了美团重击。
要知道,2024年美团净利润率虽然达到了10.6%,但高毛利主要来自包含到店餐饮、到店娱乐和酒旅的到店酒旅板块,如果单纯看外卖板块,其实净利润还不到3%,而成立17年之久的饿了么如今还深陷亏损泥潭。
但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更容易把美团10.6%的净利润跟刘强东不允许超过的5%作对比,从而为京东外卖赚了更多好感度。
前天,京东平台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信中提到,因竞对平台对兼职外卖骑手强迫“二选一”的行为,导致京东平台部分外卖订单延迟。京东还在信中承诺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的外卖订单全部免单。
在此之前,美团已就“美团骑手去其他平台接单会被封号”等说法进行过辟谣。
到了晚上,美团又发布《关于已辟谣谣言被某平台再度利用的说明》,用夹杂着调侃的言语对号入座京东的公开信,并称其中仅有这一句符合事实:“近期……平台……外卖订单延迟”。之后逐一晒图回应京东公开信中提及的问题。
美团还在回应京东的挑衅时,刘强东又开辟了另一块舆论战场——有网友晒出自己跟刘强东的合影,称这是“东哥送的第一单外卖”。
“身价千亿大佬亲自送外卖”随后引发了网络热议,其传播效果跟“雷军低头弯腰为Su7车主开车门”相媲美,网友戏称“20多万的车,雷总给你开车门,20块的外卖,东哥给你送到家”。
没过多久,“刘强东请骑手吃海底捞”的话题又成为了热搜。
虽然京东外卖目前日均配送为500万单,相比美团7000-8000万单和饿了么的3000万单左右还有很大差距,但在京东“0佣金”“百亿补贴”等的强势竞争下,美团也将投入更多成本和精力来应对。
即便京东外卖不能对美团的基本盘造成太大动摇,擅长打舆论战的刘强东在舆论上也会给美团不小的冲击。
二、
美团、京东的竞争会让我想起《三国演义》里的吴国和蜀国,曾经他们为了对抗雄踞北方的曹魏结成联盟,关系的破裂终止于吕蒙用闪电战的方式,让部下都扮作成商人的样子“白衣渡江”,奇袭荆州,擒杀关羽,切入蜀国腹地,导致了随后的刘备东征吴国。
曾经在2017年12月初,乌镇那场著名的“东兴饭局”的组织者就是刘强东和王兴,马化腾坐在C位,他们两人坐在马化腾两侧。
彼时淘宝是京东唯一的劲敌,拼多多还没崭露头角,抖音电商还没出现,而在外卖领域,刚合并了百度外卖的饿了么占据超一半的市场份额,美团最大的对手同样来自阿里。
时移世易,在美团外卖将饿了么的份额渐渐挤压到只剩三成的同时,美团推出了闪购业务,从团购、外卖、酒旅的服务零售向范围更大的实物零售进发,宣称“30分钟送万物”,美团希望高频且刚需的外卖业务能以高带低,打响任何品类的即时配送。
当然,这也包括作为京东“大本营”的3C、大家电等高客单价商品,甚至从2020年开始,苹果、华为等手机品牌发布新机型都成为他们用速度展开角逐的战场。
美团闪购的速度来源于其布局到县城的近3万个闪电仓,以及740多万骑手搭建起来的配送网络。
闪电仓就是商家把店搬到线上,纯线上经营,美团提供从选址-选品-配送-运营的运营指导。当然,这主要是以小商家为主,所以优缺点都同样明显。
闪电仓其实是把传统电商的“大仓”拆解为无数“小仓”,虽然远不如电商货品供给全面,但能离消费者更近,就在同一区域甚至同一街道,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城市的角落,而且它是针对这一片小区域的,所以对于区域内的热门产品掌握得更精准,不像电商是针对全国各地,一线城市跟县城看到的基本都是一样的SKU。
这样的取舍换来了美团闪购的速度。有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2024年美团闪购3C家电订单量已接近京东全站四成,其中电脑办公类商品订单量已超过京东全站,手机通讯类商品订单量超过京东全站四成;美妆品类订单达京东全站三成。不过,美团闪购在3C、家电上的客单价目前还大幅低于京东。
这相当于奇袭了京东的“荆州”,让前两年还在用“价格战”抵抗“曹魏”的京东倍感压力,“价格战”结束后便挥师东征美团。
其实两家大厂的风格跟吴、蜀也颇有相似之处。
吴国的优势在于团队协作与战术执行能力相当强悍,在防御战中鲜有不胜的。三国里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中,吴国以防御战的形式参与了后两场,都是大获全胜。
赤壁之战虽有刘备集团的参与,《三国演义》里还有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等虚构情节,但主要执行方还是孙权集团。而夷陵之战中,吴国总指挥陆逊“火烧联营七百里”,一举攻破刘备伐吴大军,非常稳、准、狠。
吴国也非常务实,赤壁之战时,孙权曾宣称与曹操势不两立。等到要从刘备手中夺取荆州时,又向曹操称臣,劝曹操称帝。
孙权没有刘备那么理想化,极其理性,目标性极强,他的目标就是“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只不过,他知道条件还不够成熟,因而保持了相当的克制。
而且吴国很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都在一段内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他像程普、丁奉、甘宁、周泰等战将虽然名气不如“五虎将”,但实力比较均衡、稳定,也没有明显的缺陷,不像吕布虽勇猛无敌但却无谋,人品也有问题;张飞虽勇,但却脾气暴躁。
务实、执行力强悍、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同样也是美团的特性。
如果说吴国是战术上有强悍的执行力,战略上非常克制、谨慎,那蜀国正好相反:战略上相当大胆,战术执行上却有所欠缺。
相比吴国的保守,蜀国在战略上一直进取,比如刘备攻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即便三国中论总体实力蜀国是最末的,也阻挡不了蜀国用宏大战略积极进取,但失利颇多。
再加上蜀国人才断层严重,夷陵之战时刘备已是耳顺之年,仍亲率大军前往,对面的陆逊还不到40岁,后期蜀国更是出现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困局,在对战略的执行上就会出现很多偏差。
还有一点,蜀国始终占据着道德制高点,刘备是“汉室宗亲”,以“光复汉室,还于旧都”为使命,信义著于四海,到哪都有主角光环加持。
刘备也擅长收买人心,对志同道合的关羽、张飞以“兄弟”相称,更是留下了“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这样的典故。
京东在战略上同样高举高打,早些年京东从3C扩张到全品类、自建物流都是重要且大胆的战略选择,自建物流由于过于烧钱还差点让京东命悬一线。刘强东2022年归来后,又从之前品质电商的定位迅速切换到低价战略,上线“百亿补贴”、京东采销。
这次外卖大战,京东外卖更是从一开始就宣布“0佣金”并给全职骑手缴纳社保,很多做法都出乎大家意料。在传播上也始终强调“社会价值”,站在舆论制高点,让美团非常被动。
商场如战场,两者都有同样的残酷性和策略性,都是理想与现实、理性与感性、战略与执行之间的拉锯。
希望京东、美团的“外卖大战”不是陷入到“零和博弈”中,而是能进一步优化服务生态,给商家、骑手和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