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冲击下,百事可乐(PEP.US)拉响美国“消费警报”

智通财经
25 Apr

智通财经APP获悉,面对关税逆风和白宫对其部分业务施加的压力,百事公司(PEP.US)下调了全年利润预期,原因是不可预测的美国贸易政策和不断恶化的消费者信心推高了成本,削弱了对该公司零食和软饮料的需求。

这家拥有佳得乐、立顿和桂格等品牌的公司目前预计,按照固定汇率计算,2025年的每股收益将与2024年持平,而此前的预测是增速达个位数左右。该公司周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预计有机收入仍将出现个位数增速的低增长,其中不包括一些项目。

从早餐麦片和果汁,到咸薯片和甜汽水,百事可乐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消耗品,为市场提供了观察特朗普关税政策对消费者影响的途径。随着美国新关税提高原料成本,该公司还准备应对供应链成本上升的问题。

该公司在美国不可预测的贸易政策和消费者信心下降的情况下下调了全年利润预期。百事可乐首席执行官Ramon Laguart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展望未来,我们预计会有更多的波动和不确定性,特别是与全球贸易发展有关的波动和不确定性。”他补充说,公司正在努力减少成本上升的影响。

花旗美国饮料、家用产品和个人护理主管分析师Filippo Falorn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百事可乐的业绩有些令人失望,尤其是在前景方面。他们将全年每股收益增长预期下调至持平……他们将关税、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疲软的消费背景作为下调预期的原因。”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Robert F. Kennedy Jr.本周宣布,计划逐步停止使用所有以石油为基础的合成食品染料,这将影响百事公司生产的许多产品。他还在游说各州州长加入他的运动,限制含糖糖果和饮料的获取。Laguarta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未来几年,我们将把所有产品组合都换成天然颜色。”

百事公司报告第一季度销售额下降1.8%至179亿美元。排除汇率波动和收购影响的有机销售额增长1.2%。核心收益为每股1.48美元,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49美元。

在关键的北美市场,百事旗下菲多利零食部门的销量下滑1%,饮料部门的销量下滑3%。高管们近几个月表示,该公司试图提供更多样化的价格点,以吸引正在削减支出的购物者。Laguarta表示,该公司正在努力“合理调整”菲多利产品的成本。

在本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TD Cowen分析师Robert Moskow预测,百事公司“最终将恢复在咸零食上的大举促销支出”。

百事公司还在与美国政府进行斗争,政府禁止低收入公民使用联邦食品券购买苏打水和糖果。根据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的数据,百事公司近6%的美国销售额来自SNAP(补充营养援助计划)的采购。

Falorni称:“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压力在北美仍然更加明显,特别是在咸零食方面的业务——菲多利业务。饮料方面的情况仍然好一些,略有增长,本季度增长了1%,但零食方面的有机增长下降了2%,所以这确实是他们在北美业务继续看到的压力。”

同样作为消费品行业的晴雨表指标之一的宝洁公司(PG.US)周四预计2025财年总净销售额将与上一财年大致持平,远低于此前2%至4%的增长目标。宝洁特别注意到美国消费者在2月和3月份明显减少了支出。美国消费者情绪正在明显恶化。

在关税政策压力和政府支出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下,消费者可支配预算面临挑战,致使航空公司难以准确预测未来旅行需求。由于旅行消费对多数个人和企业而言属于弹性支出,日益加剧的经济担忧为航空业前景蒙上阴影。此前,美国航空(AAL.US)周四撤回了其2025年盈利指引,成为又一家因经济不确定性难以预测全年业绩的企业。达美航空(DAL.US)和边疆航空母公司也撤回了2025年指引。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