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何以成為“算力之都”?丨“算力新城”一線行系列報道

e公司
03-21
聯合包裹-0.28%盤後

  數字經濟浪潮奔湧,張家口成功化身“算力明星”。

  2020年到2023年,大數據核心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逾30%;數據中心算力規模達到2.91萬P(算力單位,即每秒千萬億次浮點運算),位居河北省第一……張家口憑藉神“機”妙“算”,實現算力產業起飛。

  近年來,這裏逐步形成以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張北雲計算基地等爲核心的數據產業集聚區,成爲全國大數據產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算力集羣加速形成、產業鏈條持續完善、場景應用不斷拓展,都是這裏算力大發展的重要特色。

  拆解晉升全國算力高地的背後密碼,既有京津冀區域市場需求巨大潛力的依託,也有生態環境自然稟賦方面的優勢,同時還受益於以“虛擬審批”爲代表的體制機制創新。多因素加持之下,這顆“塞外明珠”在全國算力產業的拼圖中閃爍光芒。

通算與智算協同

  驅車行進在張家口市百餘個路口,早高峯的紅綠燈時長與平峯時不同。算法賦予信號燈以“大腦”,讓“車看燈”變成“燈看車”。一個簡單的場景,映射出算力對通行效率的強大支撐。

  3月19日,世紀互聯副總裁劉萍駕車從北京家中來到工作地——位於懷來縣的世紀互聯懷來數據中心基地。基地除了屬地員工,不少高管都在北京和張家口兩地穿梭,無論高鐵還是開車都非常方便。

  北京市大模型備案數量全國第一,佔比近四成。去年,世紀互聯中關村環保科技示範園聯合打造人工智能園區訓練場,並與其他海淀優秀企業共創算力服務平臺。考慮到企業的實時性智算需求,算力中心不能離北京太遠,張家口成爲承接首都算力外溢的首選。目前,中關村環保科技示範園作爲展示窗口和技術試驗點,張家口世紀互聯懷來數據中心則部署超級計算集羣,由此搭建起獨特的“前店後廠”新模式。

  目前基地一期已交付客戶,二期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數據從北京使用終端傳過來,經過數據中心服務器計算,再傳回終端,整個過程時延可以控制在2毫秒以內。”劉萍這樣介紹這一創新模式的優勢。

  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內,一棟棟數據中心大樓拔地而起。機房裏,一排排機櫃裏的服務器高速運行,大量的信息數據在這裏匯聚、分流;維護人員細緻進行着巡檢,確保服務器和各項設備的運行萬無一失。這裏是合盈數據在國內佈局的最大數據中心集羣,目前建設進度已過半,三成以上的規模已交付客戶並穩定運行。預計2025年項目全部建成後,總規模超1000兆瓦。

  越來越多計算中心的崛起,昭示出張家口推進數據中心集羣建設的策略——大數據集羣通算與智算規模化協同發展,算力基礎設施也從規模化發展向高水平、多元化方向前進。

  這種協同並進與產業的演進規律非常適配。

  合盈數據財務副總裁吳風華分析,當前行業正從移動互聯網尾聲的超大規模通算中心,到AI爆發後高密化的AIDC(AI數據中心)的轉型,AI算力在通信距離、冷卻要求、規模化、交付週期等方面對數據中心提出全新技術要求。其項目重點也在轉向AIDC架構升級、冷卻方案創新以及快速響應客戶擴容方面。

  如今,作爲國家“東數西算”工程京津冀算力樞紐節點,張家口市數據中心集聚優勢凸顯。阿里雲、騰訊雲、合盈數據、中明科技等頭部企業已入駐,併成爲互聯網巨頭重要的數據中心承載地。

  據證券時報記者得到的數據,張家口已建成投運數據中心項目30個,投運標準機櫃超44.8萬架,投運服務器達172萬臺,算力規模約2.91萬P,位居河北省首位。

爲什麼是張家口?

  首都在線在國內外規劃建設了4個自有數據中心,河北張家口與安徽蕪湖是兩大重鎮。在今年2月19日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對於建設中的張家口懷來數據中心,首都在線表示,該數據中心地理位置優越,建成後主要用於整合公司北京門頭溝及內蒙古的算力佈局,並吸引衆多北京地區AI企業入駐。

  張家口市與北京山同脈、水同源、氣相通。過去十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夯基壘臺,從謀篇佈局的大寫意,到精耕細作的工筆畫,鑄就了新的區域發展增長極。近年來,在承接北京算力外溢方面,張家口又在發揮獨特作用。

  京津冀地區算力需求何以如此旺盛?在吳風華看來,主要來自於四方面因素的加持。

  •   首先是人工智能應用:大量的科技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對於高性能計算、深度學習訓練等算力資源有着迫切的需求。

  •   其次是大數據處理:隨着數據量的爆炸式增長,企業和政府機構需要強大的算力來處理和分析海量數據,以支持決策制定和業務優化。

  •   再次是雲計算服務:雲服務提供商需要大量的數據中心資源來滿足客戶對於雲計算的需求,提供彈性、可靠的計算和存儲服務。

  •   最後是金融需求:京津冀地區的金融機構衆多,對於風險評估、交易分析、量化投資等需要高性能計算支持的業務需求不斷增加。

  地理優勢和資源稟賦,是張家口發展算力產業的天然優勢。懷來與北京中關村科技園直線距離僅50公里。這裏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氣候涼爽,非常有利於數據中心散熱和降低能耗,同時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在此基礎上,張家口市積極打造京津冀算力設施集中承載地、算力資源調度主樞紐,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蓄力打造京津冀“算力之都”。

  但這並非全部。育產業、強招引、促轉化是張家口發展算力產業的“三板斧”,實踐中也練就了有自身特色的“方法論”。

  2024年8月項目立項,9月就完成施工許可證辦理,用時僅僅32天。這就是張家口市懷來縣京西智算中心項目開創的紀錄。該項目總投資約33億元,從無到有,已處開工建設階段。

  拿地、規劃、施工,各環節審批環環相扣,半年時間都算正常。而這個項目卻採用了“虛擬審批”模式——在企業未正式拿地時,先發放“虛擬編號”,讓後續審批流程提前開啓,兩者並行辦理,待土地手續完備,再將審批結果“轉正”。在不違反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

  “軟環境”之外還要“硬支撐”。以電力設施爲例,圍繞產業需求,懷來先後投資83億元建設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設施,把“項目等電”變爲“電等項目”。軟硬兼備築巢引鳳,2019年至2024年,懷來大數據產業營收從6.94億元增至107.2億元,一躍成爲支柱產業。目前,懷來已經錨定叫響“全國算力第一縣”的新目標。

  劉萍介紹,政府對企業的支持,體現在電力、稅收等諸多方面。“我們也期望未來能在水資源支持、源網荷儲一體化等方面,得到更多來自政府的助力。”

從“承接溢出”到“生態閉環”

  算力發展提速,只是張家口大數據上下游產業鏈不斷拓展的一個切片。

  近年來,中和芯半導體設備智能製造項目實現設備下線、易特數字裝備智能製造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有序推進……張家口圍繞建立“數據存儲+算力調度+裝備製造+應用服務”的大數據全產業鏈發展目標,在延鏈強鏈補鏈方面突破,實現由單一數據存儲到算力、裝備製造、應用服務多元業態的轉變,進而構建起大數據全產業鏈生態體系。由此,張家口發展算力也從早期的“承接溢出”,逐步進化到了“生態閉環”。

  目前,張家口正規劃構建“一廊四區多園”的大數據產業空間佈局。“一廊”即聯通京津冀的算力經濟廊道。“四區”即以懷來縣爲龍頭,打造數據智算與融合應用示範功能區;以張北縣爲龍頭,打造數據存算與綠色低碳功能區;以宣化區爲龍頭,打造裝備製造與數據存算功能區;以經開區爲龍頭,打造數字服務產業功能區。“多園”即構建多園協同聯動發展格局。

  2025年張家口提出新目標,緊密對接京津冀算力需求,繼續引進落地一批“存算一體、訓推一體”數據中心,算力規模達到5萬P以上,智算佔比超過70%;加快數字服務產業基地建設;加大產業發展、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等12個領域“數據要素×”應用場景開發力度,將更多數字成果轉化爲可感可知、普惠共享的新圖景。

  多公司的建設步伐仍會提速。在此過程中,逐綠而行,另成一景。

  劉萍介紹說,世紀互聯未來仍會在張家口繼續佈局,打造GW基地。世紀互聯懷來基地採取“新型算力基礎設施+綠色能源戰略” 聯動模式,提供全託管的數據中心一站式服務。基地通過採用服務器液冷技術、高頻高效模塊化不間斷電源(UPS)技術、智能化運維與AI節能技術等先進技術和手段,可降低數據中心能耗、提高能效,實現PUE和WUE的雙降,在京津冀國家算力樞紐乃至全國範圍內形成綠色低碳數據中心典範。

  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也是綠意盎然。非生產用電、新能源汽車充電用電,大部分來自屋頂光伏發電;道路兩側的花朵形路燈,白天吸收陽光晚上照明;運維樓內各個辦公室溫度25℃,這是回收服務器餘熱供的暖……這種“綠電聚合供應”模式已入選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應用優秀案例。

  有接近政府方面的人士介紹,下一步張家口將以大規模綠色算力爲切入點,統籌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治理與服務、數據價值化,着力打造算力調度先行示範區、綠色低碳創新樣板區、數字服務產業集聚區,爲京津冀協同發展增加新動能。

(文章來源:e公司)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no data

沒有相關數據

如果下載按鈕點擊無跳轉,請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 “在瀏覽器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