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關稅政策影響,美債市場“風暴”來襲。過去兩個交易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盤中一度升破4.51%,爲2月下旬以來首次;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4日收盤時的4.4%一度升破5.0%,兩者漲幅均超市場預期。
通常而言,在市場波動加劇的情況下,美債往往能與黃金“比肩”,成爲吸收資本的“避風港”,其收益率也會因此而下行。但在本輪調整中,美債卻成了“震中”之一,爲美國金融市場穩定帶來壓力。
業內人士普遍指出,本輪美債承壓,與其在短期內遭大量拋售有關。
東方金誠研發部高級副總監白雪向《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指出,本週以來美債收益率由下行逆轉爲大幅上行,主要是遭遇了大規模恐慌性拋售所導致。拋售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一方面,此前美債價格劇烈波動,令高槓杆的美債基差交易(即利用國債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的差額進行套利)遭遇了大規模快速平倉,需要拋售美債這一抵押品。另一方面,對沖基金需要通過拋售美債以滿足因其他資產虧損後需要追加保證金的需求。此外,關稅威脅下美國的海外債主減持美債。
華泰證券研究所研究員易峘認爲,長期美債被拋售、利率快速攀升,反映的是流動性急劇收緊、持有美債風險溢價上升的趨勢,而非經濟基本面走勢。美國關稅政策導致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海外金融機構可能被迫出售美國國債以阻止其賬簿上的虧損並提高流動性。往前看,考慮到美國經濟衰退風險也在快速攀升,信貸和融資需求可能萎縮,資本流動和經濟基本面對美債利率的影響相反,必定產生較大“張力”。上述因素疊加關稅相關不確定性,未來美債波動性將大幅上升。
值得關注的是,伴隨經濟衰退預期升溫、金融市場波動加劇,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積聚之下,美聯儲是否將出手穩市正成爲市場博弈的焦點。不過從美聯儲在當地時間4月9日發佈的最新會議紀要來看,考慮到通脹穩定仍是首要目標,美聯儲大概率將繼續“按兵不動”。
“目前通脹率仍然略高。”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致力於支持充分就業,並將通脹率恢復到2%的目標。
不過在評估適當的貨幣政策立場時,委員會將繼續監測未來信息對經濟前景的影響。如果出現可能阻礙委員會目標實現的風險,將準備酌情調整貨幣政策立場。委員會的評估將考慮包括勞動力市場狀況、通脹壓力和通脹預期,以及金融和國際形勢發展在內的多重因素。
一方面要抑制關稅推升的通脹,另一方面需避免緊縮扼殺經濟動能,美國貨幣政策或陷入“兩難”。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門預計,美聯儲將在2025年繼續重點關注通脹風險,這使得6月降息的可能性降低,而到2026年美聯儲重點或將轉向應對經濟增長放緩,預計從2026年3月開始可能會有顯著的利率下調。
中金研究團隊認爲,在貿易衝突帶來的持續高波動之下,美國金融市場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正在提升,5月至6月美債上限解決後的流動性衝擊值得警惕。股、債、匯“三殺”仍有加劇風險的可能,最終或倒逼美聯儲重啓量化寬鬆,平抑市場波動。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沒有相關數據
如果下載按鈕點擊無跳轉,請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 “在瀏覽器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