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打破技术垄断 高端PCB铜箔国产化可期

智通财经
02-12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着AI技术进步,消费电子及服务器需求的增长,PCB铜箔的需求有望持续提升,高端PCB铜箔更加紧俏,预计2023-2030年全球高端PCB铜箔的需求CAGR有望达到10%,2030年市场规模达到360亿元。国内铜箔厂商在高端PCB铜箔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英伟达等客户逐步认可国内高端PCB铜箔,国产厂商有望打破外资企业在高端PCB铜箔领域的垄断。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高频高速铜箔和载体铜箔是具有较高门槛的高端PCB铜箔,应用于AI服务器和芯片封装

PCB铜箔可用于制造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信息产业的“神经网络”。高频高速PCB铜箔可应用于AI服务器等高端产品,超薄载体铜箔应用于芯片封装环节。高频高速PCB铜箔需要同时具有高剥离强度和表面低粗糙度,载体铜箔对剥离层有更复杂的要求,这对企业的表面处理技术要求较高。目前,日资和台资企业掌握更多的表面处理技术专利,中国内地企业需要从日本进口设备生产高端铜箔。

PCB铜箔需求迎来上行周期,AI技术进步推动高端铜箔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AI技术进步,消费电子需求底部复苏,PCB行业正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Prismark预计2023-2026年全球PCB产值CAGR为14%。AI服务器中GPU板组和相关芯片分别需要性能优异的高频高速PCB铜箔和载体铜箔,预计2024-2026年AI服务器PCB市场空间CAGR达69%,这将推动高端PCB铜箔的需求增长。预计2030年高端PCB铜箔的需求量有望达到20.6万吨,对应2023-2030年CAGR或达到10%。

外资企业占据优势,主导全球高端PCB铜箔市场

据CCFA,2023年日本及中国港台铜箔厂在国内PCB铜箔市场的市占率合计为42%,中国大陆铜箔企业市占率落后且分散。在高端PCB铜箔领域,日韩和中国台湾企业占中国市场90%以上的份额,因此中国每年从海外进口大量高端PCB铜箔,2023年中国铜箔进口量较出口量高98%,进口价较出口价高43%,贸易逆差为7.2亿美元。2023年日本铜箔出口价是中国铜箔的两倍以上,单吨加工费是中国铜箔的10倍左右。

内资崛起叠加美国制裁,高端PCB铜箔国产替代可期

铜箔行业历史上两次产能转移带来技术转移,随着PCB铜箔产能向中国大陆迁移,国内铜箔厂商的技术水平正不断提高,德福科技PCB铜箔的性能已接近海外头部企业,并获得英伟达等客户认可。预计2030年全球高端PCB铜箔市场规模为360亿元,随着国内铜箔企业持续建设高端PCB铜箔产能,推进下游客户认证,叠加美国加大对华半导体产业制裁力度,预计2030年国内企业有望占据高端PCB铜箔市场15%的份额,对应54亿元的市场规模,2023-2030年CAGR为42%。

风险因素:PCB行业需求增速不及预期;高端PCB铜箔客户认证不及预期;PCB铜箔产能增长超出预期;海外铜箔企业降价竞争;高端产品需求增速不及预期;高端PCB铜箔专利侵权风险。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