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首个交易周,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从市场资金面看,近期外资正阶段性回流市场,也为A股行情向好提供积极支撑,叠加国内基本面回暖等因素,机构研判未来还有更多增量资金有望入市。
从投资策略看,机构认为,产业景气驱动的思路在接棒杠铃策略,当前时点建议重点关注防御类资产,但算力、机器人等方向的结构性机会仍然值得关注。
本周重要消息
2月CPI及PPI数据出炉
国家统计局3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2%。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从结构看,一些领域价格显现积极变化,CPI中部分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稳中有涨,PPI降幅有所收窄,当前物价温和回升的态势没有改变。
证监会主席吴清: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证监会主席吴清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筑牢股市健康发展的根基。
全国政协委员、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以ETF为抓手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蔡建春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交易所层面来看,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我们把ETF作为重要抓手。”此外,蔡建春还建议,强化投资者保护机构发挥作用的司法保障,进一步做深做实REITs市场建设。
机构后市投资观点
中信证券:产业景气驱动思路接棒杠铃策略
宏观和政策的边际变化很难再成为驱动市场方向和结构的因素,产业景气驱动的思路在接棒杠铃策略。应对而言,端侧AI和高能量密度电池是A股相对具有独占性的产业主题,预计二季度将会迎来密集催化;A股传统核心资产出清在加速,未来随着经济修复,有望出现经营拐点,同时预计部分计划两地上市的龙头企业会随着港股上市落地而启动行情。
海通证券:增量外资有望继续流入市场
近期外资正阶段性回流中国市场,展望未来,伴随国内基本面回暖叠加A股市场行情修复,增量外资有望继续流入中国市场。行业板块方面,政策和技术双重利好叠加产业周期回升支撑科技主线行情展开,中国科技股或正迎来价值重估。此外,中高端制造内外需有支撑,供给优势明显,景气有望延续。
中泰证券:建议重点关注防御类资产
当前时点建议重点关注债券、红利等防御类资产,以及黄金、有色、军工、核电等安全类资产。对于目前估值较高、且主要由高杠杆资金推动的中小市值科技板块则要保持适度谨慎。同时,考虑到今年政策的特点,可坚定布局科技产业主线,如恒生科技中的互联网、算力、机器人等港股龙头方向。
中欧基金:需依据底层技术判断预估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体量
目前对机器人板块估值多为静态估值,即基于今年或最多明年的业绩与市值比较。从静态角度看,当前机器人板块很多品种估值确实不便宜。但从远期动态角度看,需依据底层技术判断来预估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体量。若产业体量仅为几千台,当前估值已较合理;若达到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台级别,很多企业盈利水平将大幅提升,会有更大想象空间。
中信保诚基金:算力、机器人等方向结构性机会仍值得关注
展望3月,市场逻辑聚焦产业趋势与微观创新,国内AI大模型能力突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加速落地、全球云服务资本开支扩张等,有望持续强化科技主线的中期逻辑。年报及一季报密集披露或对部分高估值板块形成压力,但流动性宽松与产业政策催化下,算力、机器人等方向的结构性机会或仍值得重点关注,同时需警惕主题炒作过热后的分化风险。
工银瑞信基金:工程机械行业或迎来周期回升
国内方面,随着各地重点项目规划加速出台,当前农村需求、水利投资需求旺盛,预计2025年专项债仍是推动基建、地产的重要抓手,而大规模设备更新需求进一步释放也有望继续推动机械行业筑底向上。出口方面,考虑到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在全球市场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工程机械出口仍具韧性。整体来看,在多重因素支撑下,工程机械板块有望受益于国内外需求共振,或迎来周期回升趋势。
责任编辑:何俊熹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