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晨代表:推动北京建设充满活力的青年发展型城市

北京日报客户端
03-09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如何让更多青年人才与首都北京双向奔赴、互相成就?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总规划师,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带来了自己的新思考,“青年是城市创新活力的核心引擎,北京应高度关注青年发展环境,把青年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战略,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持续驱动创新活力。”

吴晨代表。 本人供图

顶尖的教育资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企业、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吴晨看来,北京为青年人才提供了丰富就业机会和良好生活环境,应发挥优势,以制度创新提升软环境,凝练多元包容的城市气质。加强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的灵活度和适配性,特别是针对需要一定积累的行业,根据行业特点推出差异化、有耐心的长期扶持方案。用好北京创新创业优势,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专业指导等,帮助解决青年创业群体起步融资难、研发风险高等问题。

“充满烟火气的生活、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对年轻人有着独特吸引力。”说到这里,吴晨讲述了一幅宜居乐活城市的美好图景,“重点打造年轻化、国际化、复合型社交空间,将分散的咖啡店、艺术展馆、宠物友好公园等青年活力资源通过主题步行道串联,形成可探索的城市漫游路线。利用旧厂房或街区改造潮玩空间,开发复合型空间,日间提供咖啡轻食,夜间切换为音乐酒吧场地,建设融合书店、展览、创意市集的青年社区。激活城市边角空间,实施‘百个城市客厅’计划,将高架桥下、建筑夹缝等‘城市负空间’改造为复合型社交节点。在大型绿地嵌入餐饮零售、运动体育、文化艺术等业态,满足青年人多样化公共空间需求。”

在便利青年群体生活方面,吴晨认为,应提升城市公共与共享交通友好度,实施“地铁站最后一公里”计划,在日均进出站客流较大的地铁站出入口建设“共享交通枢纽”,设置智能单车立体停车库,局部适量投放共享电单车,在早晚高峰试点自动驾驶接驳小巴。鼓励将封闭围墙改造为连续商业界面,通过政策引导与空间改造激发沿街界面活力,形成“烟火气+品质感”共生的青年友好型街道场景。

“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要塑造多元开放、国际化的首都人文精神,持续提升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他建议,推动各类国际交往场所软硬件配套建设,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汇聚北京。打造青年文化精品,建设全球视野下的年轻力品牌引领标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