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工行业观察:DMF、PTA周内领涨,液氯价格攀升

金融界
03-31

2025年3月22日至28日,基础化工板块整体表现稳中趋强,周涨跌幅为-0.01%,位列市场第5位,跑赢上证综指0.39个百分点。板块内部分化显著,DMF、PTA等产品价差涨幅居前,液氯、三氯乙烯等价格环比上行,同时供给侧检修企业数量增加,行业结构性调整持续深化。

产品价格动态:液氯领涨,DMF价差扩大

液氯价格环比上涨15.69%,成为周内涨幅最大的化工品。液氯供需阶段性收紧,部分区域氯碱企业检修导致供应量下降,叠加下游消毒剂、农药中间体需求支撑,推动价格快速攀升。

DMF价差周内扩大49.60%,主要受成本端原料甲醇价格回落及下游聚氨酯、电子化学品需求回暖影响。此外,PTA价差同步扩大33.43%,源于原油价格波动趋稳及聚酯产业链补库需求释放。

其他产品中,丙烯酸、氢氟酸价格分别上涨7.19%和4.87%;而烧碱、苯酚等则因下游采购放缓,价格回调3%-4%。行业供给侧本周新增5家企业检修,纯苯产业链检修集中,预计4月重启产能将逐步释放。

行业趋势:合成生物与轻烃化工成焦点

合成生物学加速产业化

在能源结构调整背景下,生物基材料替代化石基产品的进程提速。国内企业通过非粮原料技术突破,推动生物基材料成本下降,下游应用场景向包装、医疗等领域延伸。政策层面,央国企加速布局新质生产力,例如招商局集团通过战略投资合成生物企业凯赛生物,强化生物基聚酰胺材料的产业协同,凸显合成生物学在绿色转型中的战略价值。

轻烃化工全球化布局深化

轻质化原料(乙烷、丙烷)制烯烃技术因流程短、碳排放低等优势,成为全球烯烃行业主流方向。国内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及副产氢能综合利用,进一步降低成本和能耗。这一趋势与全球碳中和目标高度契合,轻烃化工的技术壁垒和区域资源整合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关键。

政策驱动央国企提质增效

上交所近期推动央国企通过并购重组、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重点支持电子特气、高端聚合物等“卡脖子”领域。例如,电子特气企业通过提纯技术突破和全品类供应能力建设,逐步实现集成电路、面板等高端市场的国产替代。政策引导下,央国企在市值管理、投资者回报等方面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为行业长期发展注入确定性。

总结来看,基础化工板块短期受供需错配影响呈现结构性行情,长期则围绕低碳化、高端化主线演进。合成生物学、轻烃化工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突破,叠加政策对产业整合的支持,将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责任编辑:栎树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