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房企去年营收盈利双降
楼市深度调整,毛利率继续承压
化债成果初现,部分房企负债率下行
“止跌回稳”下房企窥见一丝曙光
作者 宿泱韫
路透北京4月1日 - 中国楼市寒冬未尽,主要房企去年再度遭遇净利、销售额双位数暴跌,昔日标杆万科000002.SZ2202.HK更是危机四伏、巨亏近500亿元人民币;但另一方面,房企去杠杆、收缩战线之举,已初显成果,负债率普遍同比下行。
在中央对楼市“止跌回稳”的定调下,去年下半年至今,部分核心城市成交持续活跃,已有筑底迹象,久违的“地王”一季度此起彼伏,意味着一些资金相对充裕的房企已开始积极布局下一场。
“总体来看,考虑到尚在去库存之中,预计2025年上半年弱二、三线城市房价仍承压,但部分核心城市(如北上深杭)已初露企稳迹象。”花旗分析师Griffin Chan等撰文称,基本面出现积极信号。
他们并指出,更多房企开始设定销售目标,如中国金茂0817.HK目标增速为12%,越秀地产0123.HK为5%,中海地产、华润置地1109.HK、招商蛇口001979.SZ等一些头部房企,则倾向于维持市场份额。花旗预计2025年行业销售平均同比下降25%,但上半年土地补充带来上行空间。
路透统计的10家主要房企年报显示,除中国海外发展0688.HK一枝独秀的同比持平外,其他房企销售额同比依然双位数下跌,跌幅从绿城中国3900.HK的11.6%至碧桂园2007.HK的72.9%不等;两家房地产央企--招商蛇口和华润置地、以及有央企股东背景的绿城中国3900.HK营收同比保持增长,其他七家皆回落。
销售规模下降、计提减值扩大,房企的盈利能力普遍继续滑落,万科自1991年上市以来首次录得年度净亏,亏损近500亿元,另一家一度遭遇流动性危机的金地集团600383.SS亦同比转亏,盈利的房企则全数双位数重挫。
此前的高价地逐渐进入结算、同时为促销房企倾向“以价换量”,两头挤压之下,房企毛利率多下滑。不过出险房企碧桂园2007.HK和融创中国1918.HK逐渐爬出谷底,盈利能力有所修复。
“综合来看,2024年房地产行业普遍亏损,进入结算压力期。”东方证券研报指出,考虑到销售到交付至少需要一年周期,而根据克而瑞数据,2024年百强房企销售额继续同比下降 27%,今年房企收入端仍将承压。
其并称,今年在“止跌回稳”政策目标下,去库存是政策发力主要方向,但新房销售持续改善需要过程,2026年下半年或能看到房企收入端稳定迹象。
**曙光初露**
在行业深度调整期,房企更注重安全经营,碧桂园和融创中国等出险房企谋求债务重组,多数房企亦在积极降杠杆,衡量债务风险和财务稳健性的核心指标--净负债率多同比下滑。
“目前房企的经营还是以稳健经营为主,并不像过去一样以冲规模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中指研究院研究主管王琳周二表示,房企的竞争格局已经保持相对稳定。
净负债率逆市骤升的万科表示,将运用大股东深铁集团在内的各方资源优势,进一步聚焦主业,加快融资模式转型;打造高效组织,科学降本增效,瘦身健体,盘活存量,降低负债,规范治理,筑牢风险防控的底线。
作为首家完成境内债务重组的房企,融创中国财报称,今年将努力完成交付任务和境内公开市场债务风险的化解,并争取境外债务风险化解取得实质性关键进展。
稳健派民企代表--龙湖集团0960.HK去年实现负债规模和融资成本“双降”,管理层称债务结构转化大部分已经完成,今年将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年。
龙湖集团董事会主席陈序平在业绩会上指出,龙湖会持续做开发业务,但会聚焦在好城市好地段,“提供好房子,这是最关键的”;而要实现收入结构的转换,前提是要完成债务结构的切换。
而包括中海外在内的实力房企,则抓紧布局土地市场。今年一季度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土地拍卖市场接连出现地块高溢价率成交的现象,“地王”频繁易主。分析人士指,地方政府有意在提高土地供应质量,引导市场房价上涨预期;同时房企也更加注重“安全”,选择高能级城市的核心地段。(完)
property sales 2024 https://tmsnrt.rs/3E3fW1s
property rev 2024 https://tmsnrt.rs/3YaWFSA
property net profits 2024 https://tmsnrt.rs/4lduKLO
property gross magin 2024 https://tmsnrt.rs/43tS1mi
property leverage 2024 https://tmsnrt.rs/4lbrsbV
(审校 张喜良)
((jenny.su@thomsonreuters.com; 86-10-56692102;))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