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因高速NOA智驾误判地面标线引发的车祸,进入大家眼球。
4月1日晚10时05分,网友“岁岁”通过社交平台发文称,日前其驾驶一台2023款蔚来ES6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时110公里的速度行驶,变道超车时因“车道上的标线重合”,进而无视左后侧车辆,强行变道引发后车追尾。随后,蔚来售后方面根据行车记录仪视频及现有数据分析后认为,系车道标线的问题,车辆辅助驾驶逻辑没有问题。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就此事咨询蔚来汽车官方,至截稿为止并未获得任何有实质内容的回应。
(车主在网络上发布的行车记录仪画面截图)
在该事故中,车主称在开启智驾后,自己全程手握方向盘,但车辆变道非常突然,来不及作出反应。
记者通过车主公开的行车记录仪视频看到,在其超车后,前方道路的标线,突然增加了一段斜穿道路的标线(疑似错误标线),智驾系统跟随斜走的标线切到了左边的车道之中。由于变道突然,后车车辆车距比较近,闪避不及,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避让障碍物的优先级就低于车辆直行吗?”车主对此十分不解。
开启高速NOA后,驾驶人固然是第一责任人。但面对道路标线混乱的道路,智驾判断的逻辑是什么?智驾系统在面对隔壁车道也有车辆障碍物时的避让逻辑又是什么?
这不仅是车主的疑问,也是普通驾驶人对智能驾驶系统决策逻辑的疑问。
前后两日,不同车企的事故皆因与智驾系统而起。
本案例中,蔚来变道事故存在的问题是:驾驶员固然要承担过度依赖NOA的责任,但在对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相关功能的宣传中,车企是否存在“避重就轻”的夸大传播?
记者留意到,此次事故中的车辆是2023版蔚来ES6,是去年5月份上市的车型。在智能驾驶的配置上,官方描述“可在高德高精地图的助力下,实现NOP+增强领航辅助Beta功能,为驾驶者提供更为智能的驾驶辅助。”7月,NOP+增强领航辅助正式版随Banyan2.0.0版本向用户推送。通过该功能,车辆可以根据设定的导航路线,在高速、城市快速路等封闭道路上,辅助驾驶者完成进出匝道、选择最优车道、超越慢车与根据限速自动调速等一系列驾驶任务。
资料还显示,今年1月10日,蔚来汽车更新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安全辅助功能——“自动紧急避让AES”。官方还针对该功能会遇到的场景:“如果旁边有车,AES会如何应对”、“AES会和人抢方向盘”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其中在“‘自动紧急避让AES’触发后,与相邻车道车辆发生碰撞怎么办?”中,蔚来指出,“自动紧急避让AES”在功能触发前,已经对自车前进路径、左右车道线是否为实线、左右相邻车道的空间、左右相邻车道是否存在前后车辆或障碍物、后车车距与速度进行了全面扫描与计算,只有在变道路径上没有任何影响因素的情况下,AES才会触发。任一条件不满足,“自动紧急避让AES”均不会触发,但“自动紧急制动AEB”会介入工作。
描述中还强调:蔚来“以群体智能的技术手段进行了超过3亿公里的真实场景运行测试,严格满足100万公里误触发小于1次、因误触发导致碰撞概率1亿公里不多于1次的苛刻指标,用户可以安心使用。”
近期AEB是否被触发也成为焦点。业内指出,当前L2级智驾技术属于“辅助驾驶”范畴,用户使用时依然要随时接管车辆,掌握驾驶主动权。
4月2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朋友圈发文称,呼吁媒体和行业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词的标准,“L2和L3什么的用户听不懂,都是专业话术”。李想建议统一名称:L2=辅助驾驶,L3=自动辅助驾驶,L4=自动驾驶,L5=无人驾驶。他表示:“一个多余的中文字也不要有,避免夸张的宣传造成用户使用的误解。在推广上克制,在技术上投入,对用户、行业、企业都长期有利。”
业内指出,当前L2级智驾技术属于“辅助驾驶”范畴,用户使用时依然要随时接管车辆,掌握驾驶主动权。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