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立夫毛莉莉:零重力座椅安全系统将在上海车展发布

广州日报新花城
04-03

  在刚刚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奥托立夫中国区销售战略及业务发展副总裁毛莉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奥托立夫如今是‘在中国,为全球’。”尤其面对中国汽车市场技术快速迭代,近年的奥托立夫在研发进行了策略上的改变,开发时间和技术创新完全能满足中国的市场需求。

  同时,面对市场竞争,“奥托立夫的强项在于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拥有了避免陷入价格战泥潭的关键能力。”

  中国市场的安全系统研发走在世界前列

  安全带、气囊、方向盘是奥托立夫的三大拳头产品,作为一家以安全件为主要产品的瑞典企业,如今奥托立夫更为重视在中国的深耕发展。

  毛莉莉透露,奥托立夫在全球技术中心一共有14家,但很快就要有第15家——也即,中国的技术中心马上就要有第2家。“中国的整个技术中心规模跟覆盖的客户群体全球是最大的,在这里我们的客户涵盖几乎所有市场的所有汽车品牌。我们在上海的技术中心是全球最完整的,可以帮助主机厂去开发满足全世界各地区的NCAP实验标准的系统和产品。”

  “在中国,为全球。我们很多产品研发首发都是在中国,因为中国市场电动化、智能化最快。”毛莉莉表示,目前中国的研发效率也是很快的,这帮助公司满足了中国许多汽车品牌的需求。以此反哺全球,也为海外的区域做类似的研发。

  她举了一个例子:汽车的仪表板最早期是没有屏幕的,但随着国内汽车智能化发展,屏幕越来越大带来的问题是——副驾驶气囊装在哪里?其他海外市场同期并没有这样的需求,但在中国这种需求萌芽会比较早,奥托立夫根据中国市场需求,研发了跨屏式气囊。

  “中国市场的智能座舱的发展比其他国家区域来得更快,就像现在还有零重力座椅就催生了新的安全系统需求,因为原来的座椅安全带没办法匹配。”毛莉莉透露,奥托立夫已经跟主机厂和座椅厂在做共研,在今年4月举办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就会对外正式发布零重力座椅的安全系统,在行驶过程当中也能为乘客提供相应的安全保护。

  以全球资源助力中国企业“大航海”

  “以前整个车型的开发周期基本上要4~5年,2018年开始,中国自主品牌研发中周期一下子缩短到1年,甚至6个月。想要满足中国的市场,就不能说不。”毛莉莉表示,CEO经常在公司内部说,奥托立夫就是一家中国企业。据悉,当前奥托立夫在全球运营共分为四个区域,中国是唯一一个以国家为区域的,不仅因为中国的汽车市场是最大的单一市场,也因为中国客户对产品研发要求和速度非常高。为此,中国区直接向总部汇报,以此能够加快研发和投入的速度。

  针对中国的技术创新和速度要求,奥托立夫在研发流程上进行了多次调整,来满足中国速度。比如共通化概念的推出,就实现了与中国主机厂同步快速拓展市场并降低成本。“奥托立夫把很多资源都放到了前期,目前已经能够实现多区域、多品牌、多项目使用同一零件号,大大降低了接下来自主品牌走向海外存在市场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开发的时间周期以及投资,同时中国团队也跟各个区域的团队不停地调整内部流程,满足中国速度。”目前,全球都能响应中国速度,各个区域基本上都能够完成12—15个月的开发周期,以前这个时间基本上是24个月到36个月,中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现在中国自主品牌都在向海外发展,我们慢慢地帮助中国的供应链,让他们跟着奥托立夫一起走出去。”毛莉莉表示,奥托立夫在全球接近45%的市场份额,依托全球其他客户的业务,能够帮助中国的供应链与供应商们更健康、更持续地发展。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