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高峰论坛,这场盛会汇聚百余位政产学研界代表,共话行业未来。
在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的高度上,基本上是对当前汽车产业格局针砭时弊。到了车企方,几乎无一例外都在介绍企业最新产品,事后被不少媒体调侃“仿佛是大型宣讲会”。
这背后是一张张或焦虑或紧迫的脸。自2014年算起,中国新能源车企已经走过了十年,行业的竞争规则从当初的“烧钱换市场”转变为“盈利定生死”。当下的新能源车市,硬件利润稀薄,生态协同成为新的价值高地,各家新势力都通过扩展朋友圈寻求在行业中的合纵连横,一步错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没有专家能告知车企们路在何方,如何小鹏所言:“无人稳坐钓鱼台。”
造车新势力迎十年大考
论坛蓝色背景板前,蔚小理三家掌门人再度合影。本次会议,三家的主题方向也颇为一致:除了汽车外,都在尝试挖掘新的赛道。
自全国两会起到现在,何小鹏始终在强调“飞行汽车”的未来。他表示,未来10—20年市场规模大概会达到当今汽车市场规模的3%—5%;全球汽车市场每年规模接近10万亿美元,以此类推,飞行汽车市场在未来20年可能会达到2万亿美元。李斌则表示,蔚来将投入600亿元资金用于研发投入、管理经营以及换电网络和充电桩建设。李想还在论坛上重点介绍了理想的开源操作系统星环OS系统。“理想会比所有的传统汽车厂商更懂得如何去做大型软件,又比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更懂得怎么去造一辆车。”他还提出未来将布局三类机器人:L4级自动驾驶空间机器人、增强人类能力的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
蔚小理的“切换赛道”,背后是汽车企业对“盈利”的焦灼。
几乎是论坛的同一时间,各家新势力先后发布2024年全年财报:理想汽车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但由于低价车型L6占比提升拉低了单车均价,叠加纯电转型投入以及超充网络建设,理想汽车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状。蔚来汽车2024年全年营收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但全年净亏损再度扩大8.1%至224亿元。2024年小鹏汽车净亏损收窄44%,但依旧有57.9亿元亏损——而这还是建立在大众汽车提供的技术授权获得超50亿元的营收支持的基础上。
3月9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再度表示:“淘汰赛还有3年,中国新能源车企最终可能只剩下7家。10年前中国大概有400家传统车企,但现在大概还有40家。现在每两个月就有一家品牌下行,基本上不(再)运营。行业并购整合过程非常快速。”蔚来创始人李斌近日表示,2025年第四季度“必须盈利”。如果按420亿元的现金储备和224亿元的亏损来计算,蔚来汽车的现金流仅能支撑两年。
三家的焦虑共同指向一点:中国造车新势力,已经到了非生即死的最后关头。
线上线下多产业蓄势待发
“无人稳坐钓鱼台”,也意味着“人人可上钓鱼台”。新能源汽车产业井喷式成长的同时,很多新的生态也在建立。
本次论坛上,首次发布了《聚合型智能产业发展报告》。
所谓聚合型智能产业是指一个由多个智能技术领域交叉融合形成的综合性产业生态。论坛指出:“基于人工智能为技术底座的智能汽车、低空飞行器、具身智能等在技术、产业链、管理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根据具体场景的不同,共享基础模型相同率可达70%~80%,高效推进各智能终端发展。”
以低空飞行器为例,最为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条等等,供应链有70%以上可以和新能源汽车做到共享。
这意味着,借助目前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可快速发展一系列智能产业,形成“研发—制造—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新生态。
此外,新能源汽车还带动很多产业服务生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现在汽车正在由购买制造转向以使用为主的阶段,在使用阶段会创造大量的服务,带动很多的业态的成长,这个市场规模初步估算也至少4万亿元,应该更加重视。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但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不到2万家,全国仅30%的汽车维修点具备“三电”维修资质。这样的供需缺口正在驱动后市场服务链、生态链不断升级。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