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2月单月保费同比由负转正,“开门红”销售逐步推进,头部险企在年金险、分红险等方向集中发力,带动整体恢复。健康险延续稳定增长态势,得益于政策鼓励健康险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同时中高端医疗和体检类附加服务产品拓展空间广阔,展现出较强的成长韧性和结构升级动能。展望2025年,保险股有望充分发挥“贝塔加强器”特征而持续受益,2025年有望持续演绎一直强调的“资负共振”逻辑。
民生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事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025年2月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经营情况。2025年1至2月保险行业保费收入15,154亿元,同比-1.2%。其中人身险原保费收入11,951亿元,同比-2.6%;财产险原保费收入3,203亿元,同比+4.7%。
寿险“开门红”整体表现平稳,健康险维持增长
人身险保费收入以寿险、健康险为主。前2月寿险、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209亿元、1,672亿元,分别同比-3.5%、+3.0%。寿险方面,累计同比下滑主要受到分红型产品转型效果不佳、预定利率下调带来的提前消费、以及银保渠道“报行合一”政策落地后销售节奏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
2月单月保费同比由负转正,“开门红”销售逐步推进,头部险企在年金险、分红险等方向集中发力,带动整体恢复。健康险延续稳定增长态势,得益于政策鼓励健康险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同时中高端医疗和体检类附加服务产品拓展空间广阔,展现出较强的成长韧性和结构升级动能。
人身险保户投资款新增缴费持续下滑,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缴费小幅回落
1至2月保户投资款新增缴费2,046亿元,同比-6.4%。民生证券认为,在当前利率水平仍处于低位、结算利率普遍下行的大环境下,叠加前期储蓄型险种“炒停售”销售潮,保户对万能险等储蓄型险种的追加投入意愿依然偏弱,新增缴费继续阶段性承压。1至2月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缴费20亿元,同比-4.8%,权益市场阶段性震荡对客户风险偏好形成扰动,后续表现仍有赖于资本市场回暖与产品配置吸引力的提升。
汽车销量高增带来车险保费收入提升,非车险保费收入亮眼
2025年前2月,财险行业原保费收入3203亿元,同比+4.7%,2月单月保费同比增速9.4%,较1月有所提升。前2月车险、非车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431亿元、1,772亿元,分别同比+4.3%、+5.1%。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前2月中国乘用车和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增,分别为394.8万辆、183.6万辆,同比分别+14.4%、+52.1%,带来车险承保量的快速提升。非车险均有亮眼表现,增长主要由农业险、责任险、健康险和意外险贡献,前2月保费收入同比分别为4.6%、4.1%、5.1%和11.1%。
展望2025年,寿险有望逐步走出调整周期,迈向低利率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财险将聚焦规模和价值的再平衡
寿险方面,分红险有望成为下一个主流险种,监管大力引导和推动保险差异化和精细化发展,商业医疗险供给有望迎来增量。老龄化背景下,储蓄、养老年金等产品的快速增长。财险方面,高层定调财险下一段发展,明确鼓励机构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发展。支持大型财险公司做优做强,竞争格局有望进一步改善,头部财险公司有望强者恒强。
投资建议
资金面宽松且利率逐步趋稳,股票市场有望持续受益流动性改善和基本面复苏,保险股有望充分发挥“贝塔加强器”特征而持续受益,2025年有望持续演绎一直强调的“资负共振”逻辑,建议积极关注。建议重点关注长航二期改革效果凸显、资负两端表现均稳健的中国太保(601601.SH),以及新华保险(601336.SH)、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平安(601318.SH)、阳光保险(06963)以及中国财险(02328)。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居民财富增长不及预期、长端利率下行超预期、险企改革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