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保险板块飘红,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太平、阳光保险、新华保险等均有所上涨。
消息面上,4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上调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
经专业人士测算,财产险、人身险综合偿付能力分别为238.5%、190.5%,对应权益投资上限分别可提升0%、5%,因此本轮政策增量资金预计主要源自人身险行业——预计人身险行业权益配置上限的提升规模为6461亿元。
业界普遍认为,提升险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对于资本市场与保险企业来说可谓是双赢局面的助推器。
民生证券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通过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定等方式,助力提升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入市,在利率下行背景下,逐步拓宽险企权益投资和总投资收益弹性;另一方面,有望促进“长钱入市”,发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特性,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保险行业有望在促进市场平稳发展的同时共享资本市场发展的成果。
同时,此次监管政策对于保险业缓解利差损压力亦有助力。据专业人士分析,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险企对高股息等红利标的投资和关注度持续提升,而伴随着监管持续优化权益投资比例和结构,预计险资增配高股息的权益意愿较强,利于平滑资产再配置压力,进而缓解利差损风险。
目前,多家险企已表态支持监管政策,为资本市场注入“真金白银”。
中国太保表示已于4月7日增持了宽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产品,未来将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继续增持代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优质资产。
阳光保险表示,坚信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将始终秉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发挥保险资金的耐心资本优势,已于4月7日和4月8日连续增持国内权益类资产。
在这一轮变革调整中,有分析人士表示,我们认为头部险企凭借更大规模的可投资资产和成熟稳健的投资能力而充分受益。
从最新公布的年报数据来看,阳光保险始终秉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保持清晰的战略定力,发挥全品种投资资质及多元化投资能力优势,构建与保险负债特性匹配并穿越宏观经济周期的战略资产配置。集团总投资资产规模为548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3%;实现总投资收益198.5亿元,同比增长35.8%;综合投资收益297.8亿元,同比增长111.6%,在一众险企中稳坐市场优等生,其自身潜质有望助力公司进一步夯实市场竞争力。
伴随着保险业投资端的优化改善,板块估值修复加速,获得多家券商机构推荐评级。民生证券研报表示,近期因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权益市场和保险板块大幅回调,我们认为是配置保险板块的舒适区,大幅回调后的板块估值仍处较低位置,伴随后续宏观政策逐步落地,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预期,带动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保险资、负两端均有望受益而带动估值反弹。建议关注阳光保险等险企。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保险业负债端、资产端均有改善机会,具有低估值+低持仓属性,攻守兼备,维持“增持”评级。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