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金与嘉信理财联合发布第三年度《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

美通社
04-19

上海2025年4月19日 /美通社/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与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联合发布第三年度《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双方自2022年启动的一项研究,从六大维度对中国居民的金融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量化评估,旨在动态追踪中国居民家庭的金融素养状况,推动投资者行为和金融市场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为居民的财富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的调研显示,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整体得分为71.8/100,相比去年的68. 7分继续提升,这一结果可能源于高学历人群占比较往年提高、低分群体补足基础金融知识短板、居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等多重因素。从群体细分来看,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各个群体的平均得分在过去三年中均有所提高或维持不变,且地区差异逐渐缩小。

高金创院理事长屠光绍祝贺了报告第三年的成功发布,他强调:"金融素养提升是一个渐进、长期、可持续的过程,它不仅有利于个人和家庭的财富健康,更能推动金融行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三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报告产出了更丰富的内容、更深入的分析和更积极的社会影响力。期待这项研究继续做深、做实,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突出居民金融素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重要性。同时,教育机构要发挥更大作用,切实提升金融教育内容的普惠性、有效性和时代性,真正帮助到居民金融素养的提升,最终为金融强国的建设和居民美好生活的实现贡献力量。"

居民金融参与度不断提升,金融素养与金融实践双向赋能

金融素养与金融行为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历来是《报告》关注的一大重点。连续三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的金融活动参与度不断提升,且参与金融行为数量越多的受访者金融素养往往越高。投资类行为对金融素养的推动作用尤为突出,具有金融投资经验的居民在各维度的金融素养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此基础上,今年的《报告》新增对活跃证券投资者的调研,通过与国内某头部券商合作发放相同的金融素养问卷,并将其结果与全国居民样本进行对比分析。调研结果也再度印证了金融素养与金融实践之间在多个层面的正向反馈。

一方面,长期金融实践对金融素养具有提振作用。证券投资者在全部六个金融素养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居民样本,在与投资相关的维度以及考察金融实践能力的问题中表现尤为突出。此外,全国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学历群体之间呈现出的差异性在证券投资者样本中明显减弱,表明坚持金融参与可以部分弥合金融素养的群体差异。

与此同时,金融素养提升也有助于投资者践行理性、健康的投资行为。例如,高金融素养人群总体持仓时间更长,高分样本(金融素养问卷总得分排名前20%的受访者)对同一标的持仓超过一年的比例为57%,而低分样本(金融素养问卷总得分排名后20%的受访者)仅为45%。在提升多元化配置、减少投机偏好方面,金融素养得分较高的受访者表现也整体好于较低的群体。

"金融素养提升有助于更理性的金融实践,实践经验的积累反过来又能提高解决复杂金融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群体的实践需要提供针对性的金融素养教育,打造立体化的居民金融素养提升体系。"项目牵头人、高金教授吴飞谈到,"例如,对于金融参与高频且复杂的证券投资群体而言,可以增加对投资纪律、风险收益平衡等知识的宣教、加强风险提示,从而帮助其规避过度投机的行为。"

金融素养对养老准备的积极意义初步显现,但长期规划意识总体有待提升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推行,养老规划问题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数据显示,金融素养较高的居民在与养老相关的多个层面均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例如:

  • 金融素养较高的居民对养老准备的认知更充分,在社保缴纳年限等基础养老问题上正确率明显高于金融素养得分较低的群体。
  • 高分组受访者对补充养老的必要性和相关途径的认知更为清晰,能够有效通过商业年金、长期投资基金等多元化途径进行养老储备。 
  • 金融素养群体的个人养老金开户和购买行为也更积极。最高分组(80-100分)中64%的受访者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41%购买了个人养老金产品,而最低分组(0-20分)中这两项数据分别仅为12%和8%。

为退休养老做好财务准备离不开以目标为导向的长期财务规划。然而,与中国居民金融参与度和金融素养水平持续向上的趋势相比,长期财务规划仍是其表现较为薄弱的环节。在今年的调研中,仅半数受访者表示拥有明确的长期规划,占比较去年有所下降。从年龄细分来看,18岁以下和65岁以上群体的差距尤其明显,而即便是面临更多元和复杂的财务需求、处在养老准备黄金期的26-45岁受访者拥有长期财务规划的比例也仅为55%。夯实重点群体在财务规划方面的金融素养对于面临老龄化挑战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财务规划能为个人和家庭的财富健康带来积极而显著的变化,而为养老做准备往往是普通居民关注财务规划的首要驱动力。今年的调研结果向我们传递了积极信号,持续普及金融素养教育能为居民深化以养老等目标为导向的财务规划和投资储蓄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行业可以优先聚焦青壮年群体的财务规划需求、提升其规划意识,并逐步延伸至一老一少的短板群体。"嘉信理财(上海)总经理Thomas Pixley在发布会上表示,"嘉信理财也期待与高金继续深化这项合作,为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夯实养老准备等社会关切提供更多洞察,并同各方携手探索适应中国居民需求的金融教育模式,助力中国居民提升金融知识、强化实践技能。"

### 

关于《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

"中国居民金融素养状况调研"是高金和嘉信理财在2022年共同发起的一项研究,以更全方位地了解中国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和群体差异,探索契合大众需求的金融素养教育方式。研究团队综合参考了海内外学术、监管机构常用的评估标准和中国当前实践情况,从货币与银行、收支与信贷、储蓄与投资、消费者权利与责任、财务规划、安全与保障六个维度对中国居民的金融知识和技能水平开展量化调研,形成年度《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此次开展的第三年度研究于2024年8月完成问卷调研,共收集到10417份有效样本,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和所有年龄群体。

关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为实现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满足上海乃至全国金融业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而创建的一所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模式办学的金融学院,英文名称为Shangh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Finance (SAIF)。学院以汇聚国际一流师资、培养高端金融人才、构筑开放研究平台、形成顶级政策智库作为自己的必达使命。 

关于嘉信理财和嘉信理财中国

嘉信理财集团(纽交所代码:SCHW)是一家美国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截至2025年2月28日,嘉信理财拥有3690万个活跃交易账户,资产管理规模达10.28万亿美元。嘉信理财致力于为个人投资者和独立投资顾问提供全方位的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其在美国的主营业务包括证券经纪、银行业务、资产管理、账户托管以及投资顾问服务等。 

嘉信华礴(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嘉信理财于上海注册成立的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和全资子公司。以该公司为平台,嘉信理财计划在中国市场着力开展投资者教育,提升中国投资者的金融素养,增强其对科学财富管理的参与度。 

高金与嘉信理财之间不存在附属关系。双方所发表的任何观点并不代表对方立场。所有资讯并不构成任何推荐购买或出售任何证券的邀约,也并非意在提供任何税务、法律或投资建议。

媒体垂询: 

林雪 | 安可咨询(APCO)

电话:+86 185-2651-2314

邮箱:elin@apcoworldwide.com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