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来,港股市场受外部因素影响出现较大幅度震荡,不少个股出现显著回调,但也有不少触底后迅速反弹的股票,爱康医疗(01789)便是其中之一。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自今年2月6日启动趋势上涨以来,爱康医疗股价沿着30日线稳步向上。即使在4月7日受大盘剧烈震荡影响股价大跌11.35%回踩30日均线的情况下,爱康医疗的股价依旧能在次日迅速回调,稳定保持在30日均线上方运行,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从业绩支撑来看,根据公司披露的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达13.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度溢利2.74亿元,同比增加50.4%。
其背后反映的是,2024年,爱康医疗绝大部分收入的关节类产品集采降价风险基本出清,且在去年下半年关节国采接续结果执行后,公司收入增长实现复苏增长。
在防御性资产抗风险能力增强的同时,爱康医疗也在加速向数字骨科和骨科手术机器人方向转型,寻求更多的进攻性资产增量。
南向资金越涨越买的背后
去年12月以来,南向港股通资金加速了对爱康医疗的增持,去年11月至今,增持比例从去年12月2日的16.73%增至今年4月16日的21.61%,持股市值增至近14亿港元。
但从公司区间股价变动上可以明显看出,南向资金增持逻辑的变化。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爱康医疗股价环比分别下跌8.99%和6.78%,但到今年2月和3月,公司股价环比上涨分别为6.85%和21.77%。
不难看出,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南向资金的买入符合此前“越跌越买”的逻辑,但从2月开始,南向资金开始无视公司股价涨幅开始加速买入,直到今年4月受恒指大盘影响才开始趋缓。而这或许与爱康医疗防御端资产和进攻型资产均出现利好有关。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自2020年7月触顶26.89港元以来,爱康医疗开启了一段长达22个月的下行期,股价一路下滑,跌至2022年4月最低的3.68港元,累跌幅度高达86.31%。虽然2022年爱康医疗股价整体回弹49.23%,但2023年和2024年又分别下跌35.46%和21.74%。
造成爱康医疗近年来估值被压低或许与集采有一定关系。国内骨科行业在2022-2023年受集采影响,以价换量不及预期,市场规模显著缩水。但在去年年内落地的关节国采接续采购中,爱康在各个产品分组中均以A组中选,除需求量较小的金对聚髋关节(占髋+膝总报量2%)中标价有所下降外,其余产品中标价均实现上调,出厂价维度个别产品实现出厂价上调。
因此,爱康医疗2025年收入有望在较低的基数下实现复苏增长,扭转了此前集采带来的风险。而此次公司披露的业绩符合市场的判断。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关节国采接续结果已于去年7月起在各省陆续执行,而爱康在此次国采接续中继续表现优异。在采购量方面,此轮采购数量较首轮集采上涨约10%;而在报价方面,除需求量较小的金对聚髋关节中标价有所下降外,其余产品中标价均实现上调。
在量价齐升带动下,爱康医疗年内集采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0%,占公司收入比例同比提升至61%。而这也意味着,其核心的业务线集采风险基本出清。
此外,数据显示爱康医疗正在国内争取到更多顶级医院的市场份额。按最新上报销量,爱康目前国内市场销量占比20%,其在头部10家医院的植入物市场份额连续第4年上升,2024年已达19%。而在海外市场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海外营收同比增长21%,若纳入合作销售后同比增长达38%,且产品注册增多,市场拓展至新兴市场。
能否抓住数字化骨科风口?
近年来,在集采对人工关节、创伤、脊柱及运动医学四大传统骨科领域的全盘压价的同时,骨科手术机器人逐渐成为头部企业发展的统一方向。
从市场角度来看,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未来全球及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会快速增长。其中,预计到2030年,中国手术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709.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6.9%。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2014-2020年之间,我国仅有8家企业的10款国产手术机器人产品获批,其中获批的国产产品仅有3家企业的4款产品。而到2024年底,全国已有64家企业的总计115款手术机器人产品获批,全面覆盖了腔镜、骨科、神外、穿刺等手术机器人细分领域。其中国产品牌占获批总数的81.7%,达94款,进口品牌共计21款,占比18.3%。
而国内手术机器人目前仍以腔镜手术机器人和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为主,二者合计占国内全部手术机器人市场约74%的份额。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骨科手术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及骨科创伤手术,其中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在这三类手术中属于应用最广泛且最复杂的一类。
2022年至今,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注册数量激增,2024年9月国内首款运动医学手术机器人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截至目前国产注册比例已超过90%。2024年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国产化率达超70%。也就是说,目前在骨科机器人方面,国产机器人与海外产品发展处于同一起跑线。
目前,在新兴数字骨科领域,爱康医疗是国内唯一溢价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的厂商,公司3D定制化关节植入物将术前规划、iCOS定制化平台、3D打印制造、手术导航机器人系统相结合形成技术闭环,并在各个环节实现商业化。此外,公司还陆续推出关节VTS可视化智能辅助导航系统(至2024年末,VTS辅助完成国内外累计超过1,000台手术)、髋关节手术机器人。2024年膝关节手术机器人获批,至此公司完成了在数字骨科髋膝赛道的全面布局。
公司管理层预计将在数字骨科领域推出综合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骨科手术系统(ICOS)及耗材,预计3年内营收达1亿元人民币。
不过从市场竞争来看,目前,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企业包括微创机器人、键嘉医疗、元化智能及天智航等。2024年,在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整机市场中,天智航销量及销额的市场份额排名均稳居第一。在国内关节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中,天智航和史赛克市场份额排名稳居前二,捷迈邦美和元化智能跻身第三、第四。其市场CR4接近80%。
因此对于爱康医疗而言,虽然目前集采风险已逐步出清,但在诸如数字骨科和骨科机器人等更具进攻性的资产上仍有较大的提升和追赶空间。不过市场依旧看好其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华泰证券此前指出,展望2025年,考虑标内外手术量逐步修复+关节续采或有望驱动毛利率提升,看好爱康医疗2025年净利润同比增速23%,认为公司有望在今年进入量价同升新周期。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