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服务食品、制药行业的设备厂商,华丽转身为锂电池生产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宏工科技”)抓住了市场的机遇。
早在2015年新能源风口未至时,宏工科技便前瞻性布局锂电池上游赛道,聚焦物料自动化处理技术研发。如今,其产品已融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厂商的核心生产环节,成为锂电行业智能化、高端化升级的关键赋能者。
2023年3月3日,宏工科技向深交所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2024年12月31日,宏工科技IPO注册生效,2025年4月17日正式迈入A股市场。通过募投项目扩产与研发中心建设,宏工科技将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装备领域的竞争优势,打开业绩成长空间。
战略前瞻抓住新能源风口,与多个龙头客户建立合作
宏工科技的创始人罗才华是湖南长沙人,生于1983年,大学就读于中南大学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
2008年,罗才华在东莞创办了宏工科技。而一开始,宏工科技的客户是食品和制药厂家。在生产的过程中,宏工科技发现新能源行业同样需要一整套将原料均匀地混合、搅拌、成型的流程,于是开始拓展业务至新能源行业。而彼时为2015年,新能源的风口还未至。
随着技术的积累,宏工科技的业务逐渐延伸至粉料、粒料、液料、浆料等散装物料的自动化处理产线,以及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池匀浆、电池材料、精细化工、食品医药、橡胶塑料等行业。
近几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开始蓬勃发展,对锂电池需求量急剧上升,锂电池上游设备的需求同步与日俱增。其中,生产电动车用的锂电池,在初期有个制浆环节,要保证活性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充分混合分散均匀,否则影响电芯稳定性,进而影响锂电池性能和寿命。制浆环节的需求缺口,是宏工科技不可错过的发展机遇。
而由于国内锂电池行业起步较晚,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较为分散,尚未出现广泛涵盖各个应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多数企业聚焦于个别应用领域,凭借技术积累,提供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或部分关键单机设备。
战略前瞻的成功,使得宏工科技率先抓住了发展机遇。在新能源上游产业深耕多年后,基于完备的核心技术储备和不同领域的行业应用经验,宏工科技已能够为锂电池、精细化工等行业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物料自动化处理解决方案,产品质量更是走在了行业前列。
目前,宏工科技具备向锂电池厂商提供一整套制浆设备的能力,在制浆设备产品矩阵中拥有双行星搅拌机、高效制浆机和双螺杆连续制浆机等多系列产品。据宏工科技的官网介绍,其设有电池匀浆、电池材料、食药化塑三大事业部,服务于电池匀浆、电池材料等领域。
而从锂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经过充分的竞争与洗牌,锂电池及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已呈现稳定的竞争格局,未来市场份额将更多集中在头部企业。因此,对于锂电池与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上游设备供应商来说,拥有优质客户资源,与下游龙头企业建立稳定业务合作关系的企业将因此受益,未来成长空间更广阔。
根据招股书,宏工科技已是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多个行业的头部企业与宏工科技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宏工科技拓展的锂电池行业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亿纬锂能(维权)、华友钴业、容百科技、杉杉股份(维权)、长远锂科等。
营收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34.99%,市场空间将进一步释放
宏工科技的收入构成中,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来自锂电池行业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0.85%、92.18%、87.37%。稳定的经营模式保障了该公司的盈利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锂电池领域,宏工科技也在积极拓展精细化工中新细分领域(如涂料、日化用品等)、橡胶塑料领域、食品医药新细分领域(如烘焙食品、药品等)的客户。据宏工科技介绍,其已进入万华化学、传化智联、三棵树、中广核技、瑞华泰、安琪酵母、徐福记、鲁花集团、浙江医药等企业的供应商序列。
在拓宽了客户领域后,宏工科技的业绩也收获了佳绩。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宏工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79亿元、21.78亿元、31.98亿元、14.59亿元;净利分别为5007.69万元、2.98亿元、3.15亿元、1.11亿元。其中,2021年至2023年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134.99%。
在宏工科技的大客户中,宁德时代是宏工科技最大的业绩助力。2021年至2023年,宁德时代均为宏工科技第一大客户,各期交易金额分别为1.05亿元、5.46亿元、6.22亿元,占宏工科技整体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05%、25.06%、19.44%。
作为锂电池行业的重要生产设备,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的发展前景与下游需求紧密相关,下游行业的发展是本行业增长的重要因素。那么宏工科技的下游锂电池行业未来前景如何呢?
根据中汽协的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或到3000万辆。而根据BCG数据,预计全球电动车2025年和2030年渗透率将分别达到46%和76%,中国的渗透率数据或更高。这一趋势将直接推动动力电池需求增长。
以宁德时代为例,其2024年动力电池系统业务营收占比达69.9%,全球市占率达36.5%,头部企业的产能扩张将带动锂电设备需求。据招股书披露,宏工科技2025年前两个月新签订单金额为6.86亿元,占2024年三季度末在手订单的27.64%,显示下游扩产需求明确。
与此同时,近年来,全球新型储能正经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2022年,全球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45749.1MW,同比增长80.36%。
2021年5月,国际能源署(IEA)对外发布,为满足全球碳中和条件,未来1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平均年度新增装机规模至少要达到730GW,约是2019年新增装机容量的4倍;此外,锂电池成本持续下降的推动下,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5年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将达30.7GW,CAGR达41.8%。
而新型储能中,锂电池由于其寿命长、能量密度高、效率高、响应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在电化学储能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根据CNESA统计,截至2022年,全球锂电储能装机规模占据电化学储能的94.4%。结合锂电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在电化学储能中占比高达90%以上,以及电化学储能在全球储能市场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的事实,锂电储能应用将有较大增长空间。
凭借技术优势、客户资源及下游行业需求的提升,宏工科技将在竞争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研发创新能力构筑护城河,募投项目达产后助力业绩
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宏工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211.09万元、12793.03万元、19660.12万元、10261.24万元,研发费用持续增长。除此以外,截至2024年9月末,宏工科技的研发人员占比达到近三成,显示出宏工科技对于技术研发的重视。
在技术成果方面,截至2024年9月30日,宏工科技及其子公司所拥有的已授权的境内专利共411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370项、外观设计29项、境外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95件,多项技术成果已成功产业化。
据宏工科技介绍,经过10余年的积累,宏工科技针对锂电池、精细化工、橡胶塑料、食品医药等多个下游行业的不同应用场景,积累了数千种工艺模型库单元,以及包含数千种物料性质研究成果的数据库。
其中,宏工科技所研发设计的“PVC集中供料系统”于2019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在橡胶塑料领域,宏工科技已成为中广核技、宝胜股份、瑞华泰、家联科技等知名上市公司的设备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尼龙、PP、PC、PVC、ABS等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及其改性塑料制品、PBAT、PLA等可降解塑料以及橡胶弹性体等工业品的生产制备过程中的物料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宏工科技分享了最新电池智造技术突破。
据宏工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干法电极制备因不含溶剂,且对后续工序中的均匀一致性有更高标准,需要高性能的纤维化混合设备参与干法工艺流程。宏工科技专为干法电极生产设计的高速均质混合一体机,拥有超高速切割和剪切技术,通过可定制的搅拌桨和分散盘,可满足不同粉体纤维化需求,其具有优异的适用性和效率。
在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方面,宏工科技还可为客户快速确定详细的工艺参数,并适配合适的工艺模型,进而形成整套成熟的工艺流程,减少客户试错成本,缩短客户新建、扩建项目周期,为客户产能新建、扩建提供保障。
以锂电池产业链为例,宏工科技研发的锂电池正极材料自动化处理产线、锂电池负极材料自动化处理产线、锂电池匀浆自动化处理产线,能够较好地满足客户智能化、高品质的材料处理工艺需求。
根据招股书,宏工科技已将生产基地增设至株洲、无锡等地,并在各地设有独立的制造事业部。
扩张不止,本次IPO ,宏工科技拟将近半募集资金投向智能物料输送与混配自动化系统项目,继续加大产能优势。
根据招股书,该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新马工业园,拟在自有建设用地上新建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为56481.31平方米,新增各种生产及配套设备244台(套),项目建设周期为24个月。
除了扩产,在研发创新方面,宏工科技也设立了新的目标。募集资金中,宏工科技拟将920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湖南省株洲市万丰湖新丰路,拟在购置土地上新建研发中心,建筑面积为12000.00平方米,新增各种试验、检测及配套设备,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展望未来,宏工科技称,募投项目实施后,能够提升公司在物料自动化处理领域的技术实力与产能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未来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