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美股市场遭遇惨烈抛售潮,道指暴跌近700点,纳指重挫逾3%,标普500跌幅超2%。这场风暴的核心,正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变脸”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冷面”政策立场所构成的“双重奏”——前者不断制造市场波动,后者则拒绝向动荡妥协,两者合力将华尔街推入冰火两重天。
科技股首当其冲,特朗普政府于16日突然加码芯片出口限制,导致英伟达、AMD等半导体巨头股价暴跌6%-7%,供应链高度全球化的科技企业成为贸易战最直接受害者,企业盈利预警频发,市场对关税冲击的定价从“短期扰动”转向“长期成本抬升”。
面对市场恐慌,鲍威尔在演讲中明确表态:美联储不会因股市下跌而进行救市干预,并强调“控制通胀优先于短期市场波动”。利率期货显示,市场对6月降息的押注从4月初的80%骤降至50%,5月降息可能性彻底消失。
鲍威尔指出,特朗普关税可能导致“通胀上升与增长放缓并存”,美联储需在双重使命间权衡。尽管3月核心PCE通胀仍高达2.6%,但若经济衰退风险加剧,降息窗口或推迟至秋季。野村证券分析称,美联储正陷入“政策迷雾”——既需防范关税推高物价,又难忽视失业率潜在上行压力。
对于美股来说,将迎来艰难的时期,4月18日为当月股指期货和期权到期日,大量期权合约将集中交割,可能会引发机构抛售股票对冲风险,形成“越跌越卖”的恶性循环。此外,4月18日美股因“耶稣受难日”休市,迫使投资者提前抛售避险,导致交易量暴增但买卖失衡,难免加剧价格波动。
当美联储的“不救市”宣言撞上期权到期洪峰,叠加“耶稣受难日”休市前的流动性枯竭,美股市场正面临“政策黑天鹅+技术性踩踏+流动性真空”的复合型危机。
鲍威尔这一番“鹰派”操作,可能正踩中美股本周最脆弱的一根神经。简单来说,鲍威尔“不救市”打破了市场对政策托底的幻想,叠加技术性抛售和假期效应,形成了“三连击”。短期内,黄金、美债等避险资产更受资金青睐,而高估值科技股风险仍高。机构普遍警告,若市场情绪继续恶化,美股可能进一步下跌5%-10%。
特朗普与鲍威尔的“政策二重奏”,本质是政治博弈与货币原则的碰撞。当白宫试图以关税重塑全球贸易秩序时,美联储的独立性正成为市场最后一道防线。然而,这场博弈的代价已清晰显现——美股波动率指数VIX突破30,市场信心脆弱如纸。正如摩根士丹利所言:“当政策制定者成为波动源头时,华尔街只能系紧安全带,迎接更颠簸的航程。”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