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役操盘手的入市指南:“均线得势,量能得力”,这样操作股票赚得最多,从贫穷到富有全过程

市场资讯
04-20

市场交易者如何寻找出真正具有成长性的投资标的

成长性一般以盈利能力来衡量,好的成长投资应该寻找的是净利润在3-5年内可持续显著地高速成长的公司,这些行业或公司具备的最大特征是:

1、高竞争壁垒(技术壁垒、或客户壁垒、或规模壁垒等),这是成长类子行业或公司最核心的必要条件;

2、行业市场规模一般不会特别小,这只是大牛成长股的必要条件,而非所有成长投资的必要条件;

3、在需求维度上,行业表现为持续正增长(出现新生市场常带来最佳机会,产业技术升级带来的行业增长空间为次优,产业转移或进口替代也可但这种为最次)。

4、“持续显著高增长”是成长类公司投资的关键,尤其是“持续增长”,原则上,这个“持续”不能低于3年。“持续”和“显著”两个维度如果反复被证明过的话,那么将提升未来的成长预期,享受一定的估值溢价。不能保证“持续性”的子行业或公司,如电子行业的面板子行业,不能划分到严格意义的成长投资领域。

散户投资者可以按照下面三个思路进行:

1)选择成长型的企业。也就是说要选择朝阳行业,避免夕阳行业。目前,生物工程、电子仪器、网络信息、电脑软硬件以及与提高生活水准相关的工业均属于朝阳行业。

2)选择总股本较小的公司。公司的股本越小,其成长的期望也就越大。因为股本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司,要维持一个迅速扩张的速度是很困难的。对于那些总股本只有几千万的公司而言,股本扩张相对容易得多。

3)选择过去一两年成长性好的股票。高成长的公司,其盈利的增长速度会大大高于其他公司,一般是其他公司的1.5倍以上。

均线得势,量能得力

均线,是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价格的连线,它既代表了市场的成本,更代表了市场的趋势。在技术分析中,市场成本原理十分重要,它是趋势产生的基础,市场中的趋势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因为市场成本的推动力。

均量线,是在成交量的基础上结合成交量形成的,成交量用来反应在一段时间内市场中平均成交的具体情况,从均量线指标的参考数值我们可以判断在该段时间内的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买卖双方量的力量悬殊.也是投资者对未来行情发展的一个参考因素.由于日内交易的成交量是没有具体的规律可循的,经常会出现跳跃式的变化,所以人们将成交量的平均数和移动平均线相结合,就是均量的由来.它是一种判断交投趋势的外汇技术指标.

MACD指标主要是利用长短期二条平滑平均线,计算两者之间的差离值。该指标可以去除掉移动平均线经常出现的假讯号,又保留了移动平均线的优点。由于MACD指标对价格变动的灵敏度不高,属于中长线指标,所以在盘整行情中不适用。

MACD指标的优势:可以判断出目前市况是多头还是空头,避免逆向操作,在确定确实后,采用相应买卖策略,减少无谓频繁进出。

上图提示我们,当MACD显示股票处于多头市场时,短暂的回档并不影响股价中线上行趋势。当DIF和MACD均大于0(即在图形上表示为它们处于零线以上)并向上移动时,表示为股市处于多头行情中,可以买入或持股。

MACD指标的一般判研标准

MACD指标是大多数投资者所熟知的分析工具,但是在实际运用中,MACD指标运用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会于预期产生巨大落差。很多投资者只局限于MACD的表面层次,而不知道他的真正原理和优劣差别。

MACD指标的一般判研标准主要是围绕快速和慢速两条均线交叉形态及量能柱状况(量柱在零轴上方和下方的变化)来进行展开的。

一般分析方法主要包括:1.快线和慢线以及MACD值所处的位置;2.快线和慢线交叉情况;3.量能柱(BAR)的收缩状态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DIF与DEA线的位置以及MACD参数值

当快慢线处于0轴上方,(即在图形上它们表现处于0轴线以上)并向右上方移动时,一般表示行情处于多头行情中,可以买入或持仓

当快慢线处于0轴下方(即在图形上它们表现处于0轴线以下)并向右下方移动时,一般表示行情处于空头行情中,可以卖出、做空或平仓观望。

当快慢线在0轴上方死叉向右下方移动,一般表示空头行情处于衰退阶段,价格将出现下跌

当快慢线在O轴下方金叉向右上方移动,一般表示多头行情处于即将启动,价格将上涨

MACD的8种买入形态

1、金叉后上行下调再反弹

如图所示,DIF与DEA金叉后,随股价的上行而上行,而后,随股价的回调而下行。当主力洗盘时,股价回调,而DIF线回调到MACD线0值附近时,DIF线反转向上,使形成了金叉后上行下调再反弹形态,此时是买入的机会。

2、零轴下金叉后越死叉再次金叉

DIF在零轴之以下金叉DEA线以后,并没有上穿零轴或上穿一点就回到零轴之下,然后向下死叉DEA,几天以后再次金叉DEA线(如下图)。该形态为股价在下跌探底之后,抛盘穷尽之时呈现的底部形态,应该理解为见底反弹信号,可择机入市

3、死叉穿零轴反弹便金叉

死叉穿零轴反弹变金叉指的是DIF线在零轴以上死叉DEA线,然后下穿零轴,然后在零轴或零轴以上金叉DEA(如下图)。该形态形成是股价在探底回升途中做盘整,也有的是筑底形态,呈上攻之势,应理解为积极介入信号,应果断入市。

4、金叉零轴下无死叉回调反转

金叉零轴下无死叉回调反转指的是DIF在零轴以下金叉DEA线,随后没有上穿零轴就回调,向DEA靠拢,MACD红柱缩短,但没有死叉DEA就再次反转向上,同时配合MACD红柱加长。该形态的形成多为底部形态,是股价在下跌探底之后,抛盘穷尽之时呈现的底部形态,应理解为主力建仓区域,可择机介入。

5、金叉越轴线回调后两线黏合后分离

金叉越轴线回调后两线黏合后分离指的是MACD指标中的DIF之前在零轴之下金叉DEA线,之后在零轴之上运行一段时间,然后随股价回调,DIF也开始向下回调。当DIF调到DEA线的时候,两条线黏合成一条线,当它们再次分离,多头发散的时候,形成买入时机,新的涨势开始(如下图)。该形态的出现多为上档盘整和主力洗盘所为,股价在上升途中作短暂的盘整后,呈现强势上攻形态,应理解为积极介入信号,果断买入。

6、零轴上死叉后金叉

零轴上死叉后金叉主要指DIF线在零轴之上死叉DEA线,但不下穿零轴,过几天即再次在零轴以上金叉DEA(如下图)。该形态的出现多为上档盘整,主力洗盘所为。股价作短暂调整后,呈现强劲上升动力,可理解为积极介入信号,可果断买入,如能连续放量更可坚决看多。

7、0值下直线运行后金叉

0值下直线运行后金叉形态主要指DIF和DEA一直在0值以下呈直线运动(如下图)。此时股价多处于持续下跌阶段,在持续一段时间后,DIF和DEA形成黄金交叉,这时形成买入机会。

8、零轴下二次金叉

零轴下二次金叉指DIF在零轴以下产生的二次金叉(如图),表明该股打底完成,开始走出底部,可以择机介入。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该股在零轴以下产生两次黄金交叉,并且在中间还有一次死亡金叉,所以在第一个黄金金叉后要观察是否为真正的反弹,在出现死亡交叉后要谨慎进入,当出现第二个黄金交叉后,涨势已经确认,要果断买入。

MACD“双线合一”抄底法

股价已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MACD指标(参数设为12、26、9)的DIF线与DEA线开始在O轴以下黏合。此现象的出现,大多是主力在压箱顶吸筹所造成的。这种双线合一的黏合时间越长,表明主力的吸筹就越充分。一旦DIF线脱离DEA向上运行,则表明主力已经吸足筹码开始启动行情,此时为最佳买入点。

技术特征:

1.股价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之前,曾经出现过一波上涨行情,这是主力资金经常吸筹所引发的股价上涨。

2.股价在调整的过程中,成交量最好是呈现持续萎缩的状态,5日均线一直在40日均线下方运行。

3. MACD指标的DIF线与DEA线经过较长时间在0轴下方运行后开始慢慢黏合,形成“双线合一”的形态。黏合时间越长,表明主力的吸筹就越充分。

操作要领:

1.稳健的操作方法是:当DIF线与DEA线在0轴下方开始黏合的时候,就慢慢进场吸纳。

2.激进的操作方法是:在“双线合一”之后,在DIF线脱离DEA向上运行之时,及时买进,此时是个股股价启动的最佳买点。

MACD的M头威力巨大

一般的投资者多数了解K线的M头代表着多方力量差不多用尽了,难以再走出更好的行情,这波上升趋势基本就要见顶了,风险较大,应该及时卖出,MACD指标也能形成M头,一旦形成,尤其是和K线同时形成,威力巨大,投资者看到就早点跑吧。

K线在走一波上升趋势,之后形成了两个高点,两个高点处的阳线上影线都很长,从K线指标上看,显示上方压力较大,不易突破,也显示多方力量疲软。而MACD指标在相对高位来回缠绕波动,形成了不甚明显的M头,也说明了多方力量的疲软,难以再继续上攻,MACD形成了死叉,白线大幅拐头向下走,蓝柱也出现了,且依次快速变长,说明多方力量基本都已经用尽了,K线也开始走下坡路,说明这波上升行情彻底终结了,投资者应该早点卖出。

MACD形成M头要点

1.白线、或黄线或交叉波动形成两个高点,两个高点价格相差不大。

2.MACD白线黄线死叉及以后,向下拐头明显。

3.K线出现相应的见顶信号(比如高位十字星、上影线较长、形成倒转锤子等反转信号),和MACD形成共振

仍以安泰集团600408为例

(转自:A股荟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