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社会)介绍
ESG中的E(环境)受到大家特别的关注,但S(社会)议题也是特别重要的议题。S(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主要是考察企业对政府、员工、客户、债权人及社区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诉求的回应程度,关注企业在创造价值、遵纪守法、保护居民和雇员、减少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危机等方面的表现。
随着企业治理理论的发展,企业的价值不仅由企业资产决定,员工、股东、供应商、客户、政府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也影响企业的价值。S(社会)维度要求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能仅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还需要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加强对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随着时间的发展,S(社会)不仅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一部分,也成为投资者考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S(社会)
联洲信评(UCCR)ESG专项小组通过对企业官网及巨潮资讯网披露的ESG相关报告的情况进行统计,截至2024年9月5日,A股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主动披露2021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57家,主动披露2022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123家,主动披露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134家,(UCCR)ESG专项小组以此为样本,结合联洲信评ESG评级模型及标准,对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2021-2023年度的S(社会)绩效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
员工权益对比
员工是企业的财富,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之一。保护企业员工的权益就是为企业创造财富。
保护企业员工权益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保护员工权益,从员工福利、员工职业发展、员工薪酬等方面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这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运作效率,为构建和谐社会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在员工权益评价中,我们重点关注员工的结构、员工的福利、员工的劳动权益和员工的培训等。
(1)员工结构
通过分析发布了2021-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2022年度有37.40%的公司女性员工比例在45%以上,而2023年度有50.75%的公司女性员工比例在45%以上,占比上升了13.35%;2022年度有54.47%的公司女性员工比例在20%(含)-45%之间,而在2023年度则有48.51%的公司女性员工比例在20%(含)-45%之间,占比下降了5.96%;2022年度有8.13%的公司女性员工比例在20%以下,而在2023年度则有0.75%的公司女性员工比例在20%以下,占比下降了7.38%。
图1:女性员工占比情况对比
2022年度有44.72%的公司高层女性员工占比在30%及以上,而2023年度有35.82%的公司高层女性员工占比在30%及以上,占比下降了8.9%;2022年度有50.41%的公司高层女性员工占比在10%(含)-30%之间,而在2023年度则有60.45%的公司高层女性员工占比在10%(含)-30%之间,占比上升了10.04%;2022年度有4.88%的公司高层女性员工占比在10%以下,而在2023年度则有3.73%的公司高层女性员工占比在10%以下,占比下降了1.15%。
图2:高层女性员工占比情况对比
2022年度有18.70%的公司雇佣了残疾人员工,而2023年度有35.07%的公司雇佣了残疾人员工,占比上升了16.37%。
从员工结构分析,大部分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比较重视性别公平议题,员工性别结构相对合理,女性员工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但2023年度公司高层女性员工占比相比上一年有了一定的回落。在残疾人员工雇佣的问题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本年度的指标对比上两年提升明显,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还需上市公司进一步承担起照顾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
图3:残疾人员工雇佣情况对比
(2)员工福利
员工福利方面,我们关注员工的带薪假期、节假日福利、职业健康管理、员工关爱基金和员工生活等。
通过分析发布了2021-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员工福利情况,在带薪假期方面,2022年度带薪假期完整,按国家规定制定带薪假期,包含法定节假日、带薪年假、婚假、丧假、产假、陪产假、哺乳假和育儿假等的公司比例为46.34%,2023年度带薪假期完整的公司比例为57.46%,占比上升了11.12%;2022年度按国家规定制定部分带薪假期的公司比例为47.15%,2023年度按国家规定制定部分带薪假期的公司比例为42.54%,占比下降了4.61%;2022年度带薪假期仅有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公司比例为6.50%,2023年度带薪假期仅有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公司比例下降为零。整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近三年在保障员工假期,提供完整带薪年假方面的福利待遇呈持续上升趋势,但不少公司仍未设置育儿假等新型假期,未来还需要积极践行国家倡议,为员工提供假期保障。
图4:带薪假期情况对比
在节假日福利方面,所有上市公司都为员工提供了节假日礼品、生日礼品等福利。其中2022年度有43.09%的公司节假日福利丰厚,员工满意度很高,2023年度有58.96%的公司节假日福利丰厚,员工满意度很高,占比上升了15.87%。整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2023年度在员工节假日福利和员工满意度方面有所提升。
图5:节假日福利情况对比
在员工职业健康管理方面,2022年度有40.65%的公司的员工职业管理制度完善,公司为员工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并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及咨询,从身心上提高员工的健康状态,2023年度有37.31%的公司的员工职业管理制度完善,占比下降了3.34%;2022年度有48.78%的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较完善,为员工开展职业健康体检或者提供心理健康管理,2023年度有62.69%的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较完善,占比上升了13.91%;2022年度有10.57%的公司没有提供相关的健康管理福利,2023年度没有提供相关的健康管理福利的公司占比则下降为零。整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2023年度为员工提供职业健康管理水平的福利水平有所提升。
图6:员工职业健康管理情况对比
在员工关爱基金方面,2021年度有26.32%的公司设置了员工关爱基金, 2022年度有29.27%的公司设置了员工关爱基金,2023年度有61.19%的公司设置了员工关爱基金,占比上升了31.92%。整体上,2032年度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有较大提升。
图7:员工关爱基金设立情况对比
(3)员工的劳动权益
员工的劳动权益保护方面我们关注员工的劳动合同签约率、五险一金购买情况、员工民主管理情况。
通过分析发布了2021-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情况,2022年度有98.37%的公司劳动合同签约率达到100.00%,2023年度有91.04%的公司劳动合同签约率达到100.00%,占比下降了7.33%;2022年度有99.19%的公司其员工的五险一金达到全覆盖,2023年度有91.04%的公司其员工的五险一金达到全覆盖,占比下降了8.15%。
员工民主管理方面,2022年度有95.12%的公司设立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等相关组织,开展集体协商民主管理,听取员工的诉求,2023年度有100.00%的公司设立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等相关组织,开展集体协商民主管理,听取员工的诉求,占比上升了4.88%。
图8:员工劳动权益情况对比
整体上,2023年度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在员工劳动权益保护方面的指标对比前两年仍旧维持在高水平,比较完善,尤其员工民主管理方面水平较高,但员工的劳动合同签约率和五险一金购买情况略有下降。
(4)员工培训
人才是一个公司的财富,公司拥有优秀的员工团队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对员工人力资本合理有效的投资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有利于提高员工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对员工人力资本的投资,从更深层次分析也是在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通过分析发布了2021-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员工培训情况,2022年度有0.81%的公司员工人均培训时长在5小时以下,2023年度则没有公司员工人均培训时长在5小时以下,占比下降了0.81%;2022年度有65.04%的公司员工人均培训时长在5(含)-20小时之间,2023年度有69.40%的公司员工人均培训时长在5(含)-20小时之间,占比上升了4.36%;2022年度有11.38%的公司员工人均培训时长在20(含)-40小时之间,2023年度有10.45%的公司员工人均培训时长在20(含)-40小时之间,占比下降了0.93%;2022年度有22.76%的公司员工人均培训时长在40小时(含)以上,2023年度有20.15%的公司员工人均培训时长在40小时(含)以上,占比下降了2.61%。
总体上2023年度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对比上一年略有下降,主要体现在高人均培训时长的公司占比减少,未来还需要上市公司更加重视员工培训,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图9:员工培训情况对比
社会责任
企业除了需要承担起与内部连接的责任,如产品责任,员工责任等,由内到外延伸到企业外部,还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公益慈善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缩影,企业参加公益慈善的积极性也反映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视度。
通过分析发布了2021-2023 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在公益捐赠金额方面,2022年度有66.67%的公司捐赠金额在500万以下,2023年度有70.90%的公司捐赠金额在500万以下,占比上升了4.23%;2022年度有22.76%的公司捐赠金额在500万(含)-2000万,2023年度有16.42%的公司捐赠金额在500万(含)-2000万,占比下降了6.34%;2022年度有9.76%的公司捐赠金额在2000万(含)-1亿元,2023年度有11.94%的公司捐赠金额在2000万(含)-1亿元,占比上升了2.18%;2022年度有0.81%的公司捐赠金额在1亿元及以上,2023年度有0.75%的公司捐赠金额在1亿元及以上,占比下降了0.06%。
整体上,近三年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公益捐赠情况均一般且呈一定下降趋势,主要体现在高额捐赠的公司占比下降明显,未来还需逐渐提高,更加积极的回馈社会。
图10:公司公益慈善捐赠金额情况对比
《2025年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S维度结果分析:基于2021-2023年度数据对比(下)》将于下期推出。
申明:以上分析以上市公司披露的ESG相关报告和公司年报等公开信息为数据来源,评级信息存在不充分等局限性。联洲信评不对评级报告所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作任何保证,评级结果不作为任何投资决策依据,仅作为基本参考。
撰稿人:联洲信评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