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是创新引擎。今天,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总部面对面”系列采访走进科思创亚太创新中心、住友制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感受跨国企业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在上海深化“本土创新”,服务全球。
作为科思创全球三大创新枢纽之一,亚太创新中心为全球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研发支持,通过高科技塑料研发助力中国绿色转型,推动全球循环经济发展进程。科思创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雷焕丽介绍,截至2024年底,科思创在中国投资超过40亿欧元,中国也已成为公司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其中,上海承担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里不仅拥有科思创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公司工程塑料事业部的全球总部,以及亚太创新中心所在地。
何为“循环经济”?雷焕丽用两个“回收”案例来解释:一个19升的农夫山泉大水桶,经过回收处理后,可以变成20寸旅行箱,也可以是扫地机器人的外壳,或者是中性笔的笔壳;汽车报废的大前灯,经过回收处理后,可以成为汽车内饰,比如仪表盘。通过提高汽车零件使用消费后回收原料的比例,来实现减碳目标。雷焕丽说,这两个案例能证明一点:循环经济可以制造出高附加值的“二次生命”。
19升的农夫山泉大水桶,经过回收处理后,可以变成20寸旅行箱,也可以是扫地机器人的外壳,或者是中性笔的笔壳裘颖琼摄
其中,后一个案例就来自上海本土创新,如今已服务全球市场。日前,作为该项目的最新成果,科思创已成功推出采用汽车报废车灯回收制成的消费后再生(PCR)聚碳酸酯材料系列,并携手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以及蔚来、大众等汽车合作伙伴,打造车用塑料回收闭环商业模式。
科思创和中国的缘分,起源于2001年11月,科思创开始兴建上海一体化基地并成立聚合物科研开发中心,开启在华密集投资。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里,伴随着中国及亚太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对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科思创以上海为根基,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不断扩张产业版图。2010年,公司宣布增加投资10亿欧元大幅提升上海一体化基地产能。一年后,公司将聚碳酸酯业务部的全球总部从德国勒沃库森迁至上海,使决策更贴近市场和客户。
如今,上海一体化基地已成为公司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生产基地,拥有12座配备先进生产技术的工厂,覆盖公司主要产品线。上海基地也是科思创欧洲以外首个工艺技术中心的所在地,基于“本地为本地”及“本地为全球”的概念开发定制化工艺技术解决方案。除了规模和工艺,上海基地也积极拥抱绿色能源,绿电使用占比已超30%。科思创聚合物开发中心也已成为公司亚太创新中心,为电动出行、可再生能源、消费电子和建筑等充满活力的市场开发面向未来的可持续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新上海人”,雷焕丽有感于上海这座城市在不断蜕变:“在上海这片改革开放的创新热土上,科思创深切感受到上海‘有温度、有效率、有规范’的营商环境,见证和受益于持续推进的高水平制度创新,并不断为地区总部赋能。当前全球市场环境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我们依然对这里强劲的发展韧性满怀信心和期待。”
住友制药在苏州开设工厂
三年前的第五届进博会上,住友制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宣布作为中国地区总部正式揭幕并投入运营。在此之后,住友制药在中国地区的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速。为了加速对中国的产品投入,住友制药已在苏州开设工厂,将更多海外成品药物提供给中国患者。
住友制药中国董事长兼总裁纐缬义隆说,近年来,中国以更开放的姿态欢迎进口创新药,在审批提速的同时,给外资企业带来更多市场机会。比如,住友制药在华研发的抗生素“信乐妥”(醋酸来法莫林)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预计今年有望上市。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